APP下载

对吉林省通榆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认识

2015-04-21王家珣

时代金融 2015年10期
关键词:通榆通榆县电子商务

王家珣

(山东大学(威海),山东 威海 264209)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一个重大课题。吉林省是农业大省,通榆县发展定位是基础在农业。为实现农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和农产品相关市场的繁荣发展,通榆县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持续增收。经过近两年的实践,通榆县农产品电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修正。

一、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对通榆创新发展的重要影响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配送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在网上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与发布,同时依托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购买、销售和电子支付等业务的过程。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对传统交易模式的变革,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活动模式,也是一种新的农产品交易制度安排。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全面进步,对通榆县新一轮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动力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农产品交易模式的重大创新。传统的农产品流通环节比较长,一般要经历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消费者等五个流通环节。利益被中间环节截留,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直接沟通成为现实。原产地直供,使农产品从生产者直接到消费者,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

(二)有利于认清农业资源优势,树立发展自信

通榆县作为农业大县素来就有“葵花之乡”、“绿豆之乡”的美誉,并盛产杂粮杂豆、打瓜、牛羊肉等特色优质农产品。通榆县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全面启动实施了“农产品原产地直供计划”,本是吉林省西北部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借助电子商务,如今已经成为与浙江遂昌齐名的“淘宝县”。这让通榆农民有了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的决心和信心。

(三)有利于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增强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

全国首创的以原产地直供为核心理念,以“电子商务+基地化种植+科技支撑+深加工”为运作模式,即“通榆模式”已初步形成。截至目前,通榆县依托电子商务已在互联网上销售了450万斤的农产品,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电子商务为农民、企业等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解决农业生产和流通中信息闭塞、滞后、分散经营等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农产品交易手段单一、交易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为农产品生产流通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创造了新的条件。网上交易公开、公平、透明,成交价格真实地反映了市场中的供求,以此引导广大农户科学安排生产,以销订产,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

二、通榆县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面临新的挑战

(一)信息流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第一个挑战

农村信息化程度较低,很难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通榆县网络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光纤只通达到县城附近的几个乡镇,大多村屯农户无网可触。农村上网费用高,多数农民买不起电脑,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信息流最为重要,它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实现对流通过程的有效监控,能有效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流通效益。

(二)资金流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第二个挑战

由于农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做农产品上线运营短期内很难看到资金回报。同时,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链建设,无论是从基础设施、边际产业发展、人才培训、支持第三方运营商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

(三)物流体系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第三个挑战

通榆目前只有一家同城快递,绝大多数快递企业考虑当前经济效益,布点只是停留到县城周边的大乡镇,没有向较远的乡镇和村屯延伸。同时,基层百姓网络知识相对贫乏,对网上购物信任度低,加之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不适应电子支付和电子结算,很难让农民自主融入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去。

(四)诚信安全交易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第四个挑战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运作依托诚信,更应关注农产品安全问题。由于国家严管食品安全,当前网上销售农产品大多需经QS等质量认证,且认证程序繁琐复杂,农民的自产产品、土特产品产量低、体量小,不可能办理质量认证等手续,因此很难实现上线销售,限制了小微电商的发展。

(五)专业人才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第五个挑战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门的人才。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计算机网络缺乏基本认识,认为产品卖出去就行;许多涉农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商机,认为风险大、投资周期长,维护难,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三、通榆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进一步发展要有新举措

(一)健全信息化体系,完善信息流

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现有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构建覆盖乡村的多级农业信息网络。全面实现光纤到楼、进村、入户,构建覆盖城乡、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带宽接入网。

(二)健全金融支持体系,完善资金流

利用现有农村金融网点,逐步扩大农民支付宝、余额宝、信任宝的使用范围,积极发展农民小额贷款。推动中国开发扶贫协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注资通榆县物权融资公司,增加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贷款品类,解决小微电商融资难问题。

(三)整合信息资源,完善物流配送

在与邮政速递充分合作基础上,整合现有工业、商业、仓储和运输等物流信息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第四方物流。推动快递企业向较远乡镇和村屯布点,构建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四)提高对社会的信誉,依靠诚信发展

做到保证网络环境安全,加强市场监管,使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上网产品做到无虚假宣传,保证质量。

(五)加强培训,壮大电商人才队伍

着力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商务知识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农民,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得以推广的前提。首先要逐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其次,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信息人员素质。

前景展望:农产品电子商务已成为县域发展农业的大趋势,为农业大县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后,通榆县将积极培育打造电商集群,利用5 年时间,形成“三千禾联合社”、“农村淘宝购销商”、“墨宝园文化网商”、“兴东网上商都”及“通榆小微电商”五大集群。

[1]中农网《关于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思考》2010.

[2]王红春《电子商务概论》2014.

猜你喜欢

通榆通榆县电子商务
吉林通榆:秸秆离田率达95%
白城市通榆县召开“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表彰暨教育2.0大数据平台启动会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风力发电发展SWOT分析
关于通榆县风力发电的调查分析报告
不忍舍弃又不能释怀的一副对联
通榆河贯通前后盐城市“四大港”水情变化特征及调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