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科馆成为米兰世博会第一的秘诀

2015-04-21罗娜

中国名牌 2015年9期
关键词:世博会万科米兰

本刊记者/罗娜

万科馆成为米兰世博会第一的秘诀

本刊记者/罗娜

How Vanke Pavilion Became the First to 2015 Milan Expo

2015米兰世博会开幕进入倒计时。世博园区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就在人们纷纷猜测许多场馆在开幕时可能无法如期完工的时候,来自中国的万科馆身披闪亮的红色铠甲,犹如一条盘龙冉冉升起,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成为世博园区内第一个顺利完工的场馆。

从容筹备 淡定亮相

万科馆的工程建设进度一直领先于园内其他场馆,同时作为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它早就成为意大利媒体以及其他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继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万科出征意大利,开创了中国首家企业独立海外自建场馆参与世博会的先例。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丁长峰说:“米兰世博会是万科与意大利乃至欧洲建立关系的良好契机,能让更多西方游客了解万科,对在欧洲地区提升品牌形象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万科也能通过这个平台观察欧洲投资形势,学习如何在欧洲做生意。”

在被问到万科馆为何能够成为首家亮相的场馆时,丁长峰表示,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我驻意使领馆的大力支持下,万科馆项目团队细化并严格遵守工程进度,充分预估工程风险,控制造价预算,“实现‘第一’并不是件难事”。

精确定位 呼应主题

世博会是展示宣传各国经济实力和软实力的窗口,就好比一个巨大的集市。如何跟别的场馆竞争,策略和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场馆不能给游客特别强烈鲜明的印象,没有传播性,不吸引人,游客就不会选择你,”丁长峰说,“万科的做法是以市场竞争为导向,定位于‘做最好的企业馆’。”

万科馆的建筑设计灵感源自国画艺术以及梯田这一农业符号,呈现出的盘龙造型蕴含了农耕社会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寓意,尽管建筑风格十分现代,表现的却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积淀和传承。

从展览内容上看,中国国家馆以“天、地、人、和”作为设计理念展现了纵深5000年的灿烂农耕文化,万科馆则通过200块屏幕调谐播放的视频短片凝固了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横切面:以“食堂”为载体,通过普通社区居民的生活,表达以食物为主题的朴素故事,赋予建筑物理属性以外的情感属性,借助西方的视角唤起游客的情感共鸣。这不仅是国家馆主题的有益补充,也是对米兰世博会“滋养地球、生命能源”主题的呼应。

入乡随俗 全球融合

万科馆作为一个企业馆,在建造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与挑战,例如机构注册、土地取得、税金缴纳以及雇员聘用等法律和财务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都是“走出来”的中国企业在欧洲会遇到的典型问题。

“万科的经验是‘入乡随俗’,充分理解当地文化和运作规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丁长峰说。

馆内家具由中国人设计、意大利工厂制作,建筑师和策展公司来自美国,财税事务由荷兰公司处理,法律事务、项目管理、工程总包和材料供应商都来自意大利,全球资源的整合在万科馆身上得以充分体现。

丁长峰认为,现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在各个领域崛起。原来,中国都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现在西方的企业、学者逐渐把目光转向成功的中国企业。未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甚至是中国管理,也会在世界拥有一席之地。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万科馆设计方案在意大利米兰正式亮相,万科馆以“中国人的食堂”为主题,从普通社区居民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一幅真实、完整的中国城市生活景象,以及企业对于“以食堂构建和谐社区关系”的思考与实践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万科馆资料照片

猜你喜欢

世博会万科米兰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重庆万科璞园
万科:楼市进入深水区,万科这样做! 万科2020年经营策略披露
万科未来之光售楼处
万科变身“技术控”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喜游世博会
世博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