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5-04-20李云云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课堂应用

李云云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奥尔夫,该音乐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学校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以往的方法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它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在小学课堂中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且利于创新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进而推动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小学课堂 应用

音乐教学在小学课堂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塑造学生的艺术气息,提高人们的思想修养,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怎样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成为主要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运而生,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概述

研究表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以往的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通过对传统音乐教学的分析,不难发现其在课堂上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唱歌,之后再逐渐学习乐器,并且学生主要练习的作品都是教材规定好的,老师的工作就是监督学生学习。然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性格特点,文化教育背景不同,掌握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甚至出现部分学生厌倦音乐课的现象。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突出内容就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内心世界及对音乐的感悟。在表演中,人身体的各部位均会发出声音,因此被称为“人体乐器”。在教师的指导教育下,鼓励学生的各部位的灵活运动,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多种音乐能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课堂的应用

(一)重视节奏的特性

音乐的节奏能独立地表达特定意义,它作为舞蹈、语言和音乐的共同部分,可以从节奏着手,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成一个集体。在小学课堂中,节奏在基础教学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和学生的心理、生理产生共鸣,运用单纯的感官感受,通过肢体表现出来,既有利于学生的领会,同时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各种身体、语言、舞蹈等节奏,增添学习乐趣,在欣赏课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包括独奏、齐唱、舞蹈、声势等方法,充分使用一切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即兴表演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因为乐器的操作简单,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单纯的和声特点,完全可以放任学生,让他们开始学习音乐时就能体会即兴表演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奏乐的灵活技巧。由于小学生刚接触社会环境,受影响较小,所以对音乐有着天生的创造性,当接触到全新的乐曲时,可以按照个人的体会,用简单的乐器敲奏出表达自己想法的音乐。

音乐创造力的培养,能带动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对音乐结构原则和表现方式的认知。

(三)表达内心感受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培养小学生情商的主要途径,通过视觉、触觉、听觉,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器官,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音乐此时的作用是让学生成为参与者和创造者,而不是担任聆听者的角色。当一首音乐响起时,小学生会通过肢体动作和哼唱的形式,表达出内心的感受。这种随意性强、自娱自乐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宣泄。因此,无论何种教学方式,都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从传统文化着手

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中,应该把奥尔夫教学法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尤其是一些特色的文化形式,比如民歌、方言、童谣等,这种本土气息的文化通俗易懂,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在实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时,虽然理论概念相同,但是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自身的民族特色,制定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音乐语言的规律,不断传承发展下去。

(五)注重趣味性

玩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观点,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教材中选入的题材内容要容易被学生接纳,站在小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例如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结合这种观念,在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中,引入奥尔夫教学法游戏的概念,使教学不止局限在学科本身,另外还注重学生美感、创造力、空间感、注意力等非智力的培养训练。尤其是教材和游戏的结合,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小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要点,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效率,加强了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信心。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的案例,在节奏教学中使用游戏的方法,首先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三个部分:第一步是练习整体的节奏把握;第二步是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最后是练习拍腿和拍手。当每个分步骤都学会后,最后同时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把一首作品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学习,降低了记忆难度,增强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把它当成游戏环节,在玩耍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知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课堂中的使用,主要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素质和创造性的培养,努力挣脱音乐技术性的约束限制,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进而增强小学生自觉探索音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曾群,曾洁.农村小学课堂中的“主动参与”——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1):174-176.

[2]张素格.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11):57-58.

[3]陈晓丹.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音乐时空,2013(02):106-107.

[4]孙立平.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课程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4(07):82-83.

[5]乐玫.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01):90-91.

猜你喜欢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课堂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课程中的运用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