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建构高效课堂”之策略

2015-04-20陶慧平王兴军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建构教材信息技术

陶慧平+王兴军

教师每天要面对好几个45分钟,因此怎样在这45分钟里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深刻、应用知识灵活,真正使45分钟的“能”与“量”得以充分体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在努力探索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构高效课堂。

一、研读课标、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是建构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学教无定法,教成则为好法。同样的教材,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思维训练目标选择的重点不同,教师处理教材的方法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标,精心备课,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定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并列出教学过程中相应的方法指导、能力培养、思想渗透、情感态度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

二、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就初中课堂教学而言,尤其是七年级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要从过去的那种僵硬、死板的“满堂灌”“满堂问”和“自问自答”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不仅允许学生站着举手,而且允许学生可以向老师、向其他学生提问,形成了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探究式”教学模式、“合作交流式”教学模式等。因此作为初中教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从点滴做起,从小处着手,积极探索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手段,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要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师首先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使他们迸发出强烈的学习激情,在教师的点拨下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比如,我在教学中经常创设“问题情境”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诱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

四、创设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快乐教学法是一种用愉快环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教育。它让学生把学习活动当成一种享受,并在“享受学习”中逐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这种教学理念正是当前我们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所应追求的教学境界。因此,只要我们立足于学生的快乐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多方激趣,优化教法,想方设法驱动学生的好奇心,灵活调控课堂生成,以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学习的潜能自然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五、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

做任何事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方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教师要投入到教材中,把握教材的内容,对教材充分理解、全方位认识;要明确课标要求,大胆地根据教育对象调整教材顺序,灵活教学;要从学生听课的神态、发言得到反馈的信息,果断选用教学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一个真正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总是尊重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学生是聪明还是愚笨、乖巧还是顽劣,教师都能够让自己的师爱阳光均匀地照耀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不仅使教师的人格大放异彩,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纯洁的心灵得以健康地成长,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

六、重视对学生的答问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成功不可或缺的举措

(一)在上课初期,精心设计一些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目,在学生的思维处于平静趋向活泼状态时,采用激发式提问,提一些回忆性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上,这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赞许,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新授课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教师诱导下,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给予补充评价。特别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阻塞时,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思维,疏通思维,或与同伴和老师交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顺利开展。当学生经过努力将问题解决后,教师要充当学生学习的欣赏者,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并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让他们找到自信。

(三)在课堂中对学生的答问进行评价,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对答对的给予表扬;对答错的决不讽刺挖苦,要对可能出现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这有利于调整学生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的学习积极性,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向老师提问,形成“学生问,老师答”的局面。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也可使教学相长,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促进高效课堂的建构。

七、恰到好处地应用信息技术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首选教学手段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一、课堂容量小、效率低。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多样而有趣,在引入新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等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是首选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和学生才能和谐互动,打造精品课堂。

猜你喜欢

建构教材信息技术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教材精读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