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与实践

2015-04-20李金玉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差生设置思维

李金玉

前言

高中数学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性和主动性、信息数据搜集整理以及合作探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好的问题设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课堂提问真正成为联系师生思想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增加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巧妙

新课改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只有在真实、紧张、愉快、积极地参与的情景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他们的思维活动。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要遵循以下三个技巧:

第一,要创造一个切合学生实际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使人紧张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不能切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学生就犹如“雾里看花”。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各自不同的起点行为而定,如果不清楚学生的起点行为,那么就会出现学生“不想听”或“听不懂”或“不愿参与”现象,则以后的教学不管有多“好”、课堂提问有多“巧妙”,学生最后的所得也可能是一个错误,像这样建在沙丘上的问题要彻底避免。

第二,要创造一个连续的、使学生感到饶有兴趣的问题。数学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并且要一环扣一环,随着这个悬念的一步步揭开,教材中的问题也在一步步解决,悬念的揭开也就是问题的解决。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第三,要创造一些学生能实际考察、搜集数据信息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或一些搜集信息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提前设计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来完成的问题,让学生去实际考察,记录数据,设计模型或到网上去查找信息。

通过巧妙地设计一些切合实际的、有悬念的、有趣味的问题,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要讲究策略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在教学中不但要会设计巧妙的问题,还要注意提问策略:

第一,提问语言精练,指向明确。 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就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把本节课最关键的问题首先摆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主动求证的学习状态。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变式和肤浅的问答形式上,而应把数学知识方法贯彻到每一次探索活动中去,使学生在“观察、联想、类比、归纳、猜想和证明”等一系列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

第二,提问时机恰当。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课堂的设问不是为问而问的,应把握时机诱发思考。

第三,问题要难易适度。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控制难度要考虑三个因素:一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三要考虑问题的解答距。教师设置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阶梯性的系列问题,在课堂里,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层层深入分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由表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步步展开,它具有锁链性、延展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几个原则

第一,要注意提问的语气、语调。提问时的语气和语调不能生硬,吐词要恰当、合理,决不能出现教师一提问,学生就紧张、害怕的现象,否则就失去了提问的目的,达不到好的提问效果,甚至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凝固状态。

第二,要注意提问的数量及对象。提问的数量要尽可能多一些。45分钟的课堂教学提问不能少于10—12次,提问次数太少了,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要注意不能把课堂提问变成“满堂问”,这样的提问无疑将回到“满堂灌”了。要处理好对优差生、对前后左右位置的学生的提问。特别要加强对“差生”的提问,因为“差生”的学习意志较差,不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如果你习惯对“差生”多提问,“差生”就不会有“反正不会问我”的想法,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

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提出有效的问题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既要勇于提出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也要勇于提出自己进一步思考所产生的新的困惑、新的问题。前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活动的参与性;后者可以使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并带动其他同学积极思考和参与。在新课导入时,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也要给学生留有质疑问难、互相提问的机会和时间,让质疑问难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总之,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进行问题的设置,提高提问的技巧,创造提问的良好氛围,提供多种提问的类型,对学生思维的引发,对学生思维的良好品质、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设计问题这一课堂教学环节,要加强“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问。只有让有效问题贯穿课堂教学,才能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

猜你喜欢

差生设置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