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忠孝雅诚”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

2015-04-20刘其凤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政治课思想教育

刘其凤

古人云“忠则尽命,孝当竭力”“君子安雅”“诚者自成”,这是对“忠、孝、雅、诚”四个字最好的注解。这四个字是先人数千年殚精竭虑所凝结成的道德精华,是中华民族底蕴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灵魂,也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将“忠孝雅诚”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忠孝雅诚”教育的必要性

1. 教学性质决定了必须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忠孝雅诚”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德育工作能真正体现实效性,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忠孝雅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课更应该体现对“忠孝雅诚”教育的渗透,否则只有空洞的理论说教,达不到与学生的共鸣,更达不到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目的。

2. 教学原则决定了必须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忠孝雅诚”教育。知行统一原则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把传授课本知识同“忠孝雅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能达到知行统一的良好效果,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特别是在渗透“忠孝雅诚”教育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忠贞爱国、孝亲敬长、行为文雅、诚实守信”的情感,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 教学内容决定了必须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忠孝雅诚”教育。现行人教版思想政治课教材编排有“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大块内容。第一块内容“成长中的我”,要求学生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第二块内容“我与他人的关系”,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关心、尊重、宽容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等。第三块内容“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要求学生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激发社会正义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立志报效祖国等。对以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分类,也就是忠、孝、雅、诚四个方面的内容的拓展、升华。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忠孝雅诚”教育的具体措施

1.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要采用灵活多变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使用电影、电视、多媒体以及挂图、实物等手段,直观形象地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洗礼。例如在讲解《改革开放》时,我就以《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两首歌曲配合教学,使学生明白“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让学生从歌声中了解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 选取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在渗透“忠孝雅诚”的教育中,选取一些学生所关注和感兴趣的典型事例,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激起孩子的情感共鸣,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例如:在讲解民族精神时,我选择了讲述“刘翔完美实现了黄种人在直道径赛项目上的飞跃,李婷、孙甜甜的女双网球冠军,女排极度心跳的两次大逆转,再次激动人心地诠释了‘女排精神,孟关良、杨文军打破欧美人在皮划艇项目上的垄断……十几天中,奥运赛场上,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奏响,民心为之激越,士气为之振奋”。这一段话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更激发学生读书的斗志。

3.注重课堂教学氛围调动。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关注自己的课堂氛围,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配合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想接受教育的冲动,并不断地去努力实践,才能达到我们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当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时,我选择了《毕业歌》作为这节课的结束,“巨浪,巨浪,不断地成长,同学们,同学们,大家起来,肩负起天下的兴亡……”这豪迈的歌声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4. 运用特色的教学语言。在渗透“忠孝雅诚”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有特色的教学语言也是教育成功的保证,如讲解“维护国家尊严”时采用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的教学语言;讲解“新中国的发展”时采用扬眉吐气,兴奋不已的教学语言;在讲解“与父母架起沟通桥梁”时,采用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的教学语言等等。其达到的教学效果比那种平铺直叙的讲解更富有启发性,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将“忠孝雅诚”教育渗透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把课堂作为“忠孝雅诚”教育的主阵地,引导学生践行“忠孝雅诚”,懂得爱国爱民,懂得感恩回报,懂得礼仪交往,懂得诚信待人,我们的学生就一定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政治课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