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与饮料》的教学设计

2015-04-20康海燕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利与弊实践化学

康海燕

【摘 要】我们的饮食,关系着我们的健康 。本节课是通过身边的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团结合作意识,通过学生小组的实验验证碳酸饮料中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往碳酸饮料中加薄荷糖加盐的化学反应、碳酸饮料对人的牙齿的影响来探究碳酸饮料对我们身体的利与弊;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来了解身边的橙汁。

【关键词】 碳酸饮料    利与弊    实验     实践     化学

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我们的饮食,关系着健康。饮料在我们的饮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饮料是指以水为原料,采用不同的配方制造方法生产出来供人们饮用的液体。本节课就通过几个小实验来认识我们身边的饮料。本节课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高二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孩子处于由记忆思维转为理解思维的阶段。高中化学内容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这一节课就可以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认识碳酸饮料,通过小组的实验验证碳酸饮料中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往碳酸饮料中加薄荷糖加盐的化学反应、研究碳酸饮料对人的牙齿的影响来探究碳酸饮料对人身体的利与弊;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来了解身边的橙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取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小组合作的分组实验,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教师充当引路者,指导点拨,师生共同学习的策略,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师生共同探究、合作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课堂采用powerpoint、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为支持学生的学习,选择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软饮料是指无醇饮料,是以充碳酸气的矿泉水为基础制得的饮料。碳酸饮料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饮料,它是通过加压使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增大。人们之所以喜欢夏天饮用碳酸饮料,就是因为逸出的CO2气体,从人体吸收大量热,并扩散到空气中,会使人觉得凉爽。

(二)学生分组实验

碳酸饮料利与弊的趣味实验。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可乐、雪碧等饮料做小组分组实验意在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实验材料: 可乐3瓶、雪碧2瓶、鱼刺若干、鸡蛋壳2—3个、盐1袋、薄荷糖

实验一: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检验。

将碳酸饮料倒入锥形瓶中,塞上塞子,用导管连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振荡锥形瓶会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再往浑浊的溶液里面加入稀盐酸,看到的现象是沉淀溶解,通过此小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

实验二:往可乐和雪碧中加入薄荷糖和盐出现的化学反应。

(1)薄荷糖+可乐,在一瓶可乐饮料中,放进5颗薄荷糖。瓶中瞬间释放出了气泡,并伴有饮料涌出,形成“喷泉”状。

(2)薄荷糖+雪碧,将5颗薄荷糖放入雪碧中后,瓶中同样释放出气泡,并伴有饮料涌出。

(3)盐+可乐,往可乐中倒入少许盐,当两者混合后顿时产生大量气泡,并出现了喷泉现象。

实验三:碳酸饮料对人的牙齿的影响。

用鱼刺、鸡蛋壳代替牙齿,将其放进碳酸饮料中,半天后取出,会发现鸡蛋壳和鱼刺变软。

碳酸饮料与薄荷糖和盐之间产生大量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导致气体喷出,形成喷泉现象。因为薄荷糖易引发碳酸饮料和啤酒的喷涌,最好不要同时吃这两种食品,以免引起胃胀、二氧化碳中毒等不良反应。鱼刺和鸡蛋壳易被碳酸饮料腐蚀,所以喝碳酸饮料会腐蚀牙齿,牙齿中主要成分是钙,鸡蛋壳和鱼刺的成分也是钙。结合日常生活的具体实例,得出碳酸饮料的弊大于利,它容易造成肥胖、影响消化、损害我们的牙齿、导致骨质疏松、易患肾结石等危害,虽然碳酸饮料可口,但我们要减少摄入,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

另外一种常见的饮料就是果汁。果汁饮料分为:纯果汁、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果汁类汽水、果味型汽水等,不同种类的果汁所含的果汁成分相差很远。维生素C就是橙汁饮料中主要的成分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新鲜的水果、蔬菜等都富含维生素C,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在500mg/L左右。学生根据学习过的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来测定我们身边某品牌橙汁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四

本实验目的:测定橙汁中Vc含量

维生素C与碘发生C6H806+I2=C6H606+2HI这样的反应;用到的主要实验用品及试剂有:酸式滴定管、锥形瓶、滴定管夹、淀粉溶液 、6.0×10-3mol/L碘溶液、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如下:

(1)洗涤仪器,检查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2)用酸式滴定管向锥形瓶中移入25.00mL橙汁,滴入3滴指示剂。

(3)用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摇晃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蓝色且30秒内不褪去。通过数据的处理得出身边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将书本知识化为实践课堂,体验生活,增加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生活中的问题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可以把生活搬到课堂里来,还可让学生多观察生活的饮食与化学的联系写出专题报告,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提出合理的建议。

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探究活动求真务实,学科特点鲜明。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流畅,师生积极互动。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能更好地将问题权进一步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化学教学迸发出更多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应礼文.化学与营养保健[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10.

[2]马永昆, 刘晓庚.食品化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利与弊实践化学
线上美术教学的利与弊
试论微博对公共管理的利与弊
图书出版以市场为导向的利与弊
如何看待沙尘暴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