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油企为油价回暖热身

2015-04-20鲁东侯

中国石油石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国际石油油价油气

○ 文/鲁东侯

跨国油企为油价回暖热身

○ 文/鲁东侯

当前石油公司普遍采取“降本”策略应对油价风险,除此之外,对未来油价回升后,如何加大投资的准备工作也已悄然启动。

●市场如何度过寒冬?是跨国油企时刻要思考的问题。 供图//CFP

2014年6月起高位暴跌的国际油价,给包括我国三大国家石油公司在内的全球各大石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为应对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带来的不利影响,国际石油公司纷纷采用减少投资、压缩成本的策略降低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

因此,研究国际石油公司近中期“降本”策略,对我国石油公司安度“油价寒冬”具有借鉴意义。

压缩成本作为优先战略

2014年下半年持续以来的低油价,对对全球各大石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冲击。埃克森美孚、BP、壳牌、雪佛龙和道达尔五大国际石油巨头2015年上半年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同比“双降”局面。减少投资、压缩成本,是国际石油应对低油价普遍所采用的策略。根据伍德麦肯兹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前三季度,全球石油行业共有约22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被削减。

从地域角度看,国际石油公司在北美和俄罗斯两大区域资本投资压缩比例最高,降幅普遍高达40%~60%;在非洲、拉美和欧洲地区投资降幅约为20%~40%;在亚太地区投资减少比例相对较低,但平均幅度也接近20%。其中,由于北美地区近十年来投资热点以美国页岩油气和加拿大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产为主,一批相关非常规、深水和LNG建设项目投资大、成本高,在此区域内经营的石油公司受油价风险影响更为突出,初步预测约有1.5万亿美元的油气投资在50美元/桶的国际油价水平下难以获得有效回报。因此,国际石油公司在北美地区压缩投资的效果最为明显。约有一半以上北美陆上项目的投资支出降低超过45%,特别是一批效益相对较差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项目和未开发常规油气项目。伍德麦肯兹还披露,在北美以外地区,共有46个重大油气项目受油价持续走低影响被推迟动工或减少投资。

从石油公司角度看,包括几大国际石油巨头在内的各个国际石油公司都将压缩成本作为当前公司生产经营的核心优先战略。其中,雪佛龙公司表示,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尽可能将钻井和完井成本降低20%~50%;BP公司表示,将通过在公司作业中实施标准化、规模优化以及成本管控,确保超过90%的资源开发项目投资压缩至去年50%左右的水平,并特别强调2017年前后其新项目的开发成本较2015年水平再降低20%~30%;壳牌公司表示,计划通过作业设计标准化、项目规划优化及与最优质的供应商合作,将未来勘探开发成本降低20%以上。此外,一批行业内领先的独立石油公司也采取了“降本”策略应对油价风险。美国先锋油气资源公司则表示,低油价下公司的钻完井成本已较2014年同期降低了20%~25%,并计划通过管理优化等手段,将2016年资本成本降低30%以上。

“降本”策略实现的两个途径

根据2015年前三个季度各大国际石油公司的经验,“降本”策略实现的核心途径是从全产业链上压缩上游成本。特别是在上游勘探开发业务中,低油价导致石油公司新项目开工率普遍下降,为获得相关服务合同,油气田服务公司分别降低报价,积极争取施工项目,客观上有力的支撑了石油企业“降本”策略的实现。根据伍德麦肯兹等权威调查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国际石油公司陆上非常规油气开发项目和深水、超深水油气开发项目的钻井成本平均分别下降30%和25%;浅水油气开发项目钻井成本平均下降20%;非常规油气项目完井成本平均下降15%;公司一般费用与行政费用平均降低15%;配套管道等其他设施运营成本下降5%。此外,部分石油公司选择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裁员计划,持续压缩经营成本。其中,BP公司在2014年底斥资6.4亿英镑裁减上千个工作岗位;壳牌公司2015年7月宣布在全球裁减员工6500人;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停止旗下生产、冶炼和石化部门的新员工招聘活动,到2017年将削减2000个工作岗位;全球第四大油田服务企业威德福国际也表示,2015年6月底前裁员8000人。受此影响,预计国际石油公司在美国本土项目的平均经营成本2016年会下降30%。但从长远看,石油公司从全产业链上压缩生产成本对其未来发展必将造成不利影响。首先,服务公司持续压低成本不利于成本相对较高的新技术的使用与后续研发,将影响未来的开发效率与投资回报,并最终影响整个油气行业的技术进步与长远发展;其次,石油企业降薪和裁员等成本控制措施可能导致技术熟练的工人离职,并将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国际油价将在2017年和2018年间出现复苏,并在2020年前后上升至90~100美元/桶的水平。

除压缩上游成本外,优化设计方案提升开发效率是石油公司“降本”策略实现的又一重要途径。在高油价时期,石油公司往往注重新技术对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促进作用,但对项目的设计方案优化等聚焦不足。在低油价下,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升开发效率则成为石油公司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以壳牌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的Appomattox海上开发项目为例,2015年为应对油价持续走低对项目的不利影响,该项目通过全产业链压缩成本和优化设计方案供给降低了约20%的项目开发成本,总计约21亿美元。其中,通过项目开发方案的设计优化,在其新开发方案设计中取消了一口钻井的作业并减少了一台水下作业设备,仅此两项共降低开发成本16亿美元,约占项目成本节省的75%;而其他全产业链成本压缩总额仅5亿美元,占成本节约的25%。可见对项目的总体设计及其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低油价下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作用同样重大。

如果油价回升

其实,从石油公司的角度来看,上游油气投资的金额与国际油价的走势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石油公司对国际油价的预判将直接影响其投资计划以及相关的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根据伍德麦肯兹等权威机构预测,国际油价将在2017年和2018年间出现复苏,并在2020年前后上升至90~100美元/桶的水平;而壳牌石油公司总裁Ben van Beurden 10月6日在伦敦石油行业会议期间称,国际原油市场已呈现复苏迹象,美国页岩油产量可能出现反弹的预期和较高的库存规模决定了原油市场供需再平衡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然而低油价下石油公司普遍采取压缩投资的经营策略,将影响未来全球原油供给并导致油价飙升。因此,尽管当前石油公司普遍采取“降本”策略应对油价风险,但石油公司对未来油价回升后,如何加大投资的研究和准备工作也要悄然启动,主要目标是油价复苏后的核心投资区域以及相关的投资成本分析。

根据各大石油公司近期信息披露和权威咨询公司分析,北美非常规油气资产、北海油气资产、美国墨西哥湾区油气资产和非洲部分油气资产将成为油价回升后石油公司的投资热点:在北美非常规油气资源领域,石油公司预计2016年平均开发成本较2014年下降30%,其中油田服务公司将贡献节省成本的30%~40%;而这种低成本的开发模式在未来油价回升时期也将延续,能够有效增加石油公司利润,持续激励其加大投资、扩大生产,预计油价回升至60美元/桶以上区间后,至少有超过30%的国际石油公司将扩大对北美非常规油气资产的投资规模。Nascat等咨询公司则认为,一旦油价回升拉动石油企业在北美非常规领域投资加大,相关的服务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将加大,设备高效、用料节约和钻完井速度提升将成为业界的“新常态”。

在英国和挪威附近北海区域,2015年石油公司在此区域内项目平均降本33%,工艺设备和钻井成本都大幅下降,分别高达45%和33%;但随着国际油价的复苏,预计部分面积较小但开发成本低、经营效益好的区块会迎来投资机会。此外,部分基础设施较好但尚未完工的前期开发区块也将被国际石油公司所青睐。

美国墨西哥湾区油气资产资源量较为落实,投资环境也较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稳定,但缺点是海上勘探开发成本相对较高,且对石油公司的技术要求更为严苛;但Appomattox海上开发项目等在先前已展示了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升开发效率大幅增加石油公司的收益,因此在未来油价回升后仍有望吸引大量投资进入。

非洲地区近年来屡有资源潜力巨大的油气田被发现,特别是深水天然气方面。随着国际石油公司对未来替代储量的追逐,即使非洲地区勘探开发成本相对较高,但国际油价复苏仍将吸引大量投资进入非洲油气领域。而从项目成本角度上看,在配套设施和市场相对较差的非洲地区发展油气资源,同样有“降本增效”的广阔空间。以西尼日尔三角洲区域为例,通过实施开发方案优化和全供应量成本压缩,120亿美元的一期项目投资预算最终仅花费了113亿美元,并将项目的回报率由6.7%提升至15%。此外,预计2016年非洲地区的安哥拉Cameia项目、莫桑比克Coral浮式LNG项目和赤道几内亚的Fortuna浮式LNG项目等一批重大油气投资项目有望获得当地政府批准,并带动相邻区域油气投资的增长。

从两方面向国际公司学习

在国内,低油价同样对我国石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影响。因此,研究国际石油公司近中期“降本”策略,对我国石油公司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安度“油价寒冬”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终端油价过低,国际石油公司开始大幅裁员,员工何去何从陷入迷茫。

首先,从降低经营成本的实现途径看,我国石油公司应该从两个方面向国际石油公司学习经验。第一,要从全产业链上降低投资额度,包括适度压缩上游投资,严控海外一批经营效益较差项目的后续投资,降低工程技术板块的作业成本,降低相关装备设备的生产和采购成本以及减少其他相关环节的管理成本等。第二,要努力学习国际石油公司通过优化开发方案、优化项目整体设计等方法实现“降本”策略。此外,尽管国际石油公司从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节衣缩食”,但研发费用并没有出现大幅降低,我国石油公司也应该保持甚至适当加强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进步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此外,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属于国家石油公司,肩负着保障国家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责任,无法学习国际石油公司通过“简单粗暴”的裁员措施压缩成本,但可以学习其从人力资源入手,通过其他激励和惩罚措施提升调动旗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提升其在低油价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盘活存量资本”,为企业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另辟蹊径。

其次,我国石油公司要学习国际石油公司在低油价时期策略制定的前瞻性,未雨绸缪,积极着手准备油价回升时的公司策略调整。一是要加强研究。要做好国际油价近中期的走势预测研究,清楚认识油价回升的时间窗口;要利用现有资料材料研判海外目标战略区内可能获得资产的资源情况、项目可获得性以及各类油价情景下项目的经济性;要对国内现有油气田根据资源条件和经济性进行细分,对在不同油价区间的投资顺序进行细化,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加强跟踪。要跟踪分析国际石油公司低油价下实施的各项“降本增效”策略,加以吸收和利用;要跟踪分析国际石油公司对未来油价走势和石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判结论,与我国石油公司的研究结果对比分析,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要跟踪分析国际石油公司对全球油气资产的聚焦热点,重点是研判我国石油公司对有关资产的可获得性和获得后的经济性;要跟踪国际石油公司在低油价下的技术发展趋势,特别是如何利用相关技术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提升经营效益。

责任编辑: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

猜你喜欢

国际石油油价油气
《国际石油经济》期刊征订
《国际石油经济》30周年征文通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