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管理

2015-04-20李宏伟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400015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8期
关键词:外加剂强度混凝土

李宏伟(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0015)

浅谈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管理

李宏伟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0015)

预拌混凝土是市政工程建设中使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质量控制最难、出现质量问题最多的建筑材料。同时,该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发展速度较快,由此也带来质量管理上的较多问题。因此,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管理,对工程实体质量的保证将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

一、预拌混凝土的特点

混凝土在没有成为商品以前,其生产过程只是生产方的内部工序,某些质量问题被掩盖了,尤其是强度问题。随着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大范围使用,混凝土的强度问题特别突出和复杂化,还包括工作性能问题、不断发生的裂缝问题等。

1 预拌混凝土具有半成品属性。混凝土拌合物时效性要求极其严格,并不是最终产品,且其性能处于动态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中,这一属性要求混凝土工程必须以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作为控制基础,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实施延伸的前移管理势在必行。

2 预拌混凝土具有复合材料属性。混凝土是一种高度不均匀、不连续材料,各组成材料的比重、形态、形状不同,其内部可能存在各种缺陷,特别是大流动性泵送混凝土的离散倾向是非常大的。对此,生产与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不规范行为,生产环境与浇筑条件影响都会增大混凝土离散倾向,直接导致结构构件各部位强度的差异,这一强度差异有时是很大的,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强度评定。

二、建立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管理体系

鉴于预拌混凝土的特性,在实施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中,必须将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生产方、使用方均应建立长效的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使用方应主动将对预拌混凝土的管理工作前移,并从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及验证、混凝土开盘鉴定、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验收与质量跟踪等方面进行管控,以实现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供应、从准备、实施至交付使用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通过工程实践,只有坚持“工作延伸、管理前移、全面深入”的质量管理理念,把生产方的自身管理体系纳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才能真正确保整个体系的一体化运行并实现积极、主动的质量控制。

三、突出原材料及配合比的管理

1 由于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种类较多,如质量和性能波动较大,常常会造成混凝土质量不稳定。同时,预拌混凝土强度检验规则与所有建筑材料都不同,它不能在使用前完成强度合格检验以决定是否能验收,强度试验至少要达到28天龄期后才能进行,此时一但试验结果或评定不合格,混凝土结构已经定型,几乎无法挽救,将给工程带来经济及工期双重损失。对此,突出混凝土每批次原材料的动态检验环节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包括快速判定合格与否的进场检验和浇筑前检验、按规定的项目和频率进行的批次检验、定期与不定期的批次抽检等。

2 混凝土外加剂具有掺量小、影响大的特点。目前,生产方使用的大部分外加剂是复配制成的水剂产品,复配的外加剂组分较复杂,通常加入了不同化学成分的缓凝剂、引气剂、早强剂、保塑剂等组分,对于这些掺加的组分,生产厂家往往不在说明书上专项说明,势必造成使用上的把控难度。因此,在进行外加剂的选择和生产质量控制时,不仅应考虑外加剂的品质、价格,更重要的是考查外加剂质量的稳定性、生产厂的质量保证体系及成功使用的工程业绩。

3 规范预拌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使用,未经批准的配合比一律不得使用且在生产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首先,配合比设计应适当提高配制强度,确保混凝土强度有富余保证,以消除材料、环境、施工等不利因素对强度的影响。其次,健全混凝土配合比审批制度,做实技术审查环节的把控,未经监理审查及批准、不得使用。最后,生产前应由生产方、使用方和监理单位共同参与开盘鉴定,逐项检查各项控制指标,并形成开盘鉴定记录,确保检查到位,为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控制夯实技术管理基础。

三、预拌混凝土的生产管理

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是生产方重要的自控环节,特别是搅拌设备的计量准确性及搅拌的均匀性是影响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实施严密的环节控制才能生产出优质、稳定、可靠的混凝土。预拌混凝土中各种材料在结构体系中分布的均匀性对混凝土的实体质量至关重要,通过机械搅拌将各种材料均匀拌和、拌熟是关键。对此,加强投料、计量、搅拌、出料等生产环节管理,对于混凝土的生产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设备管理。定期对称量系统用砝码校验,遇生产质量异常波动时应即时复验,以保证混凝土按配合比精确计量。同时,认真做好搅拌机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搅拌叶片及其附件的完好,保证搅拌系统各项使用功能的正常。在生产中应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搅拌时间,切忌一味提高产能,随意缩短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2 准确无误的投料,是控制混凝土生产质量的重要环节。(1)生产前应先检测砂、石的含水率,同时目测砂的细度模数、级配及碎石的粒径、粒形、级配等情况,对生产配合比进行相应调整。(2)认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如上料系统的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尤其要注意外加剂秤斗的下料闸门是否关严,以避免因外加剂超掺而造成混凝土质量事故。(3)精确的计量,是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实施的关键,并减小混凝土的离散性。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经批准使用的配合比进行生产,并由电脑控制系统准确控制生产。同时,每月定期用砝码对电子称量系统进行校验,以确保达到规定的计量精度。(4)根据搅拌机的类型、实际搅拌效果、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搅拌时间,宜充分利用搅拌车在搅拌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搅拌效果,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缩短搅拌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搅拌叶片、衬板的磨损程度,但应确保掺加了聚羧酸混合料的搅拌时间。

结语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质量需要生产方与使用方相互配合,共同保证。对于生产方而言,预拌混凝土虽是半成品,但对工程实体质量的控制具有关键作用。因此,规范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促进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只有从混凝土的试配、配合比验证及审查到混凝土的生产、浇筑、验收等环节均实施严格的“抓源头、抓细节、细检查”等技术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源上杜绝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问题的发生。

[1]罗富荣,马昕,尹兆旭.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预拌混凝土管理手册[M].

F253.3

A

李宏伟,男,大学本科(道路桥梁专业),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从事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外加剂强度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基于DEFORM-3D的300M超高强度钢切削性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