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困境的自述
——浅析《局外人》中的“审判”主题

2015-04-17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周俊平

法语学习 2015年5期
关键词:奥利维托德默尔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周俊平

道德困境的自述
——浅析《局外人》中的“审判”主题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周俊平

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后,西方苦心经营几千年的价值体系遭受空前质疑。虚无主义弥漫开来,人类失去了精神支柱。随之而来的两次世界大战更是加剧了西方知识分子的彷徨和无助。重新建立一种新的价值体系成为一个最必要、最急迫的时代问题。《局外人》是加缪小说创作迈出的真正第一步,此一体裁形式下的“审判”主题叙事也由此开始。“审判”在不同层面的展开,也是他对价值重建从不同角度做出的探询。本文通过分析《局外人》中的“审判”主题,以发掘此题与作者本人的隐秘关系,以求展示作者及其作品与他的时代之间的回响。

审判,被审判,自我审判,道德困境

加缪终生思考的问题是:“当人既不相信上帝,也不相信理性的时候,如何在一般情况下以及眼下的黑暗年代里处世?”(奥利维耶·托德,2010:303)他试图寻找意义,确立价值,让世人有所依。这也就是为什么“审判”主题或隐或显地出现在他几乎所有的作品中。《局外人》是他第一部以“审判”为母题的叙事作品,从这个角度而言,后来的其他作品都只是它的再次演绎。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将审判从三个层面展开:审判、被审判、自我审判。

一、被审判

1.1 被审判的默尔索

作品由均等、平行的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所为,第二部分为社会审判。为避免混乱,有必要先从整体上按常理做以下界定:杀人犯默尔索是被审判者,法庭(或者说社会)是审判者。从法律层面讲,默尔索是从小说第二部分,亦即被捕入狱后成为被审判者的。然而事实上,与他首次相遇,读者便可看到他所背负的无法摆脱的他者的审判。

小说肇始于母亲的死。从此他在做,“他者”在看。而他对此也异常敏感。养老院门房“站在我后面。背后有一个人,使我很不自在。”(加缪,《加缪文集(1)》,2011:6)面对前来守灵的母亲的朋友,“我有一种可笑的印象,觉得他们是审判我来了。”(加缪,《加缪文集(1)》,2011:8)他注意到,如同后来他在法庭观察到的众法官,他们的外貌举止及表情都几乎一样,彼此间看不出什么区别。入狱前,他的话语充满猜测和不确定感,“被审判”也似乎只是一种“可笑的印象”。入狱后,印象成为事实,他的话语也显得异常肯定。在法庭上,检察官“带着这样一种得意洋洋的目光望着我,使我多年来第一次产生了愚蠢的想哭的愿望,因为我感到这些人是多么地憎恨我。”(加缪,《加缪文集(1)》,2011:56)作为一个社会人,默尔索无法逃脱他者的目光。他对此始终都有意识,只是有轻重浓淡之分而已。

默尔索所追求的个人的、本真的生存方式和社会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规范法则在文中形成对照,甚至对立。人类似乎天性喜于以自己的价值观为准则去评判他者。在《海伦的放逐》里加缪写到:“它(欧洲)否定美,正如它否定一切它不赞扬的东西。”(加缪,《加缪文集(3)》,2011:131)在默尔索的世界里,人人都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都急于先入为主地评判,而非理解。法庭的所为便在于捍卫社会的价值体系。这本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众法官却先入为主,拒绝沟通,拒绝理解,力图将自己冠冕堂皇的逻辑强加于人,直接抹杀了个体的个人存在。默尔索对此深有体察并声言:“他不理解我,他有点怨恨我。”(加缪,《加缪文集(1)》,2011:41)唯有他零星的几个朋友似乎在尝试着理解他。但当邻居萨拉玛诺在法庭上重复道应该理解时,却被强势的法庭剥夺了话语权,“他被带了出去。”(加缪,《加缪文集(1)》,2011:41)这种思想暴力是默尔索“冤案”的根源,恐怕也是整个人类悲剧的一大根源。

1.2 被审判的加缪

对他者的审判,加缪有着切肤之痛。每部作品的发表都会招来批评界或褒或贬的判决,对作家而言这本再自然不过,可对生性敏感的加缪而言,却是不可承受之重。他总感到自己的思想不被理解,自己总在受到世人不公的审判,外界对自己作品的评论“都建立在误读的基础上”。(奥利维耶·托德,2010:314)《反抗者》的出版引起了思想界的震荡,同时也将作家本人推上了风口浪尖,巴黎知识界对他群起而攻。他的无党派作风使他没有阵营,没有战友。理解支持者仅限于零散的几个亲近的人,发出的声音微乎其微。言辞恶毒、带有人身攻击的口诛笔伐久久不息,以至于这位时代的孤独者甚至有点神经质。像晚年的卢梭一样,他觉得周围的人都以仇视的眼光看着他,觉得自己“感到自己受到众人的围攻”。(奥利维耶·托德,2010:591)卢梭晚年以自己为读者写《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以抒发胸中愤懑。加缪则在受到萨特和其门徒让松的恶意攻击后写了回应文章《捍卫〈反抗者〉》,却并未付梓。或许正是由于令他无法承受的他者的目光,他在翻阅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时才“着重划出:‘我看见了自己是因为别人看见了我。’”(奥利维耶·托德,2010:505)他企图逃离他人的审判,觅得“可以信赖而不用担心会被评判、被伤害和被背叛的人”。(奥利维耶·托德,2010:501)他想保持沉默,以图“不再增加别人对他的愚蠢的评论”,(奥利维耶·托德,2010:652)为此他远离巴黎,退居普罗旺斯的一个小山村。

他企图避开政治、避开他者的审判,同时尝试通过艺术创作的途径求得到世人的理解。未完成的、带自传性质的遗作《第一人》则是作家最彻底的一次自我展示。这部野心勃勃的作品上溯源头,试图重构处于社会下层的阿尔及利亚法国人的历史。这段民族集体记忆也是加缪个人的历史。它“是加缪对往昔清晰得令人心碎的一次回忆”。(伊丽莎白·豪斯,2011:325)在其中他写到:“人生来就是为了相互理解的。”(Camus,1994:199)但思想已被暴力挟持,对话难以建立,“艺术家坐而论道的时代结束了”。(奥利维耶·托德,2010:593)在他的时代,“我们用通告代替了对话。‘这就是真理,我们说,你们尽可以讨论,这我们不感兴趣。但是,几年以后,将有警察,它将向你们表明我有理。’”(加缪,《加缪文集(2)》,2011:25)在加缪的世界里,一如在默尔索的世界里,人人都急于兜售自己的思想,急于否定与之相异者;在评判、否定之前都懒于理解,或者直接拒绝理解。沟通渠道的堵塞,理解的缺乏正是加缪成为孤独者的根源之一。

二、审判

2.1 审判者默尔索

表层看,默尔索为被审判者,作为社会价值法则代言者的法庭为审判者。但在深层,这组对立关系却发生了对调。默尔索抽身一变,成为了社会的审判者。

他一直对他人及社会价值进行着有意或无意的审判。他的审判有时直截了当,如当头棒喝。玛丽跟他谈及爱情——人类的永恒追求之一时,他说道:“我说我已经说过一次了,这种话毫无意义。”(加缪,《加缪文集(1)》,2011:27)意识到自己被排除在案件之外时,他对法庭发出了厉声审判,愤然之情溢于言表:“一切都在没有我的干预下进行着。我的命运被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加缪,《加缪文集(1)》,2011:61)他甚至将审判对象扩至整个人类,有如最后的审判:“这是毫无意义的。反正,人总是有点什么过错。”(加缪,《加缪文集(1)》,2011:14)而人类的审判,“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游戏。”(加缪,《加缪文集(1)》,2011:40)临刑前对神甫的怒斥更是振聋发聩,是他对他人的不公审判、法庭的荒诞逻辑、基督教道德观的集中审判:“其他人也一样,有一天也要被判死刑。被控杀人,只因在母亲下葬时没有哭而被处决,这有什么关系呢?萨拉玛诺的狗和他的老婆具有同样的价值。那个自动机器般的小女人,马松娶的巴黎女人,或者想跟我结婚的玛丽,也都是有罪的。”(加缪,《加缪文集(1)》,2011:76)

他的审判有时又旁敲侧击,迂回曲折。运用反讽修辞是他间接审判的重要手段。有评论者认为:“主人公仅仅是在记录、在复原他周围的所言及所为。”(Kamdem,2010:47)笔者认为,这一论断仍有待商榷。他并非一味地拒绝意义,并非仅仅满足于事物的外在性。他的注视里暗藏着理解世界、获取意义的渴求,暗藏对社会的审判。对周围的人,他总是乐于细致入微地勾画出一幅幅漫画式肖像,其中的嘲讽意味鲜明浓烈。在此我们仅举一例,他星期天于阳台上所观察的出门散步的一家:首先是全家出来散步的人,两个穿海军服的小男孩,短裤长得过膝盖,笔挺的衣服使他们手足无措;一个小女孩,头上扎着一个粉红色的大花结,脚上穿着黑漆皮鞋。他们后面,是一位高大的母亲,穿着栗色的绸连衣裙;父亲是个相当瘦弱的矮个儿,我见过。他戴着一顶平顶窄檐的草帽,扎着蝴蝶结,手上一根手杖。看到他和老婆在一起,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一带的人都说他仪态不凡。(加缪,《加缪文集(1)》,2011:14-15)将“高大”的母亲和“相当瘦弱的矮个儿”的父亲并置、对比,产生出一种滑稽的喜剧意味。“仪态不凡”一词饱含着强烈的反讽。

具体的个人其实只是他审判的表层对象,深层对象则为社会价值体系。他的观察对象时常因衣着而显得滑稽,而他们的衣着又多为制服,亦即社会法则的象征。僵化的价值体系把人压缩成了干瘪的符号,人的行为成了仪式化的机械程序,精准,但缺乏自主性、缺乏真性情。追求本真存在的默尔索对此深有洞见,嗤之以鼻。他的审判虽为间接,但正因为隐,才愈加发人深省。

通过审视,他试图理解周围的人,理解法庭,理解他的世界。但是他面对的是一个并不明晰的世界。他和他的世界是疏离的,他们之间似乎竖起了一层厚厚的玻璃,另一边的人的行为都变成了一连串难以解读的动作,默尔索的解读也只能流于一厢情愿的猜测:“女护士也坐在里边,背对着我。我看不见她在干什么。但从她胳膊的动作看,我认为她是在织毛线。”(加缪,《加缪文集(1)》,2011:7)这也正是作者在《西西弗神话》里描述的世界的荒诞性的另一图解:“一个人在玻璃隔墙后面打电话,人们听不见他说话,但看得见他的无意义的手势:于是就想他为什么活着。这种面对人本身的非人性所感到的不适,这种面对着我们自己的形象的无法估量的堕落,这正如当代一位作者所说的‘恶心’,也是荒诞。”(加缪,《加缪文集(1)》,2011:97)

2.2 审判者加缪

加缪的时代被虚无主义思想所笼罩,他力图构建某种价值体系,重拾道德。这一道德家的焦虑使他成为了时代的审判者。他曾多次涉足新闻行业,他的文章一反新闻报道冷静客观的笔调,饱含个人的主观评判,“平时个人的反讽化入记者的笔端,形成了论战的风格”。(奥利维耶·托德,2010:195)他深入调查,揭露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殖民统治的种种不公;后又以社论作者的身份积极投身抵抗运动,以清醒的态度审视肃清运动、阿尔及利亚独立、苏联集中营等时代重大问题;最后又担任专栏记者,严厉谴责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中激进分子的恐怖主义活动。在文学创作中,戏剧《正义者》则以1905年2月的俄国革命恐怖活动为原型,对革命恐怖主义进行了反思审判。随笔创作中,收于《夏》的作品则对当下的虚无主义、历史决定论、独裁主义、极权体制等进行了批判;经过了漫长的创作期的《反抗者》则是阐发他政治伦理的鸿篇巨著。这部备受争议的作品将他对时代的审判推向了顶峰,同时也将他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思想孤独,招致了思想界的围攻。在叙事作品里,出版于1956年的《堕落》极尽讽刺之能事,是他对时代及其当代知识分子审判的巅峰之作。

三、自我审判

3.1 默尔索揽镜自照

默尔索并非只是在审判他者,他也在审视自己,拿捏自己的行为。当门房递给他烟时,“我不知道能不能在妈妈面前这样做。”(加缪,《加缪文集(1)》,2011:7)他甚至谨小慎微,话语中带有分寸感。“从某种程度上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方面,另一方面”等是他频繁使用的表达方式。

从“看”的角度来说,默尔索的自我审视始于狱中的那次揽镜自照。“我对着我的铁碗,看了看自己。我觉得,就是在我试图微笑的时候,我的样子还是很严肃。我晃了晃那铁碗。我微笑了,可碗里的神情还是那么严肃、忧愁。”(加缪,《加缪文集(1)》,2011:50)默尔索不仅在镜中看到了作为他者的自我,还发现了两者间不可弥合的深层断裂。从此,那个怪异的自我便成了他的审视对象。类似的“照镜子”在之后更是反复出现。法庭旁听席上有名记者,“他把笔放在前面,望着我。在那张不大匀称的脸上,我只看见两只淡淡的眼睛,专心地端详着我,表情不可捉摸。而我有一种奇怪的印象,好像是我自己看着我自己。”(加缪,《加缪文集(1)》,2011:53)记者对默尔索的审视转换成了后者的自我审视。临刑前,默尔索想象自由后的他作为看客观看处决死刑犯,而他自己即为死刑犯。于是,默尔索在观看被处决的默尔索。而此场景出现在他的想象之镜上,于是一个无限延伸的观看链条就形成了:默尔索观看镜子中的在观看被处决的默尔索的默尔索。作品中似乎充满镜子,观看者与他的影像无限增多。镜子一闪,甚至将读者也照了进去。至此,默尔索的自我审判达到了最大值。

默尔索是为社会法规所杀,但他并非法规的无知者。相反他谙熟游戏规则,时时审视着被置于规则中的自我。在狱中,他通过镜子游戏更加自觉地进行自我审判。而镜子之后的镜子更是将这种自我审判推向了最高峰。和世界的不协调促使了默尔索的自我审视。而自我审视并没有使他和世界和解,相反,使他更清晰地认识到了世界的荒诞。对荒诞的清醒认识将他导向了“反抗、自由、激情”:不耽于虚妄的未来,不沉溺于已逝的过去,用生命的全部激情抓住可触的当下的自由。这便是对荒诞的不思未来的反抗。

从他对被审判的意识及他对社会、对人类的审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默尔索由自我不确信、自我怀疑到自我肯定的转变。再通过揽镜自照,他最终完成了向不屈的反抗者的转型。

3.2 加缪的自行省察

每个时代都不乏审判时代的思想家,尤其是他的那个时代。加缪的可贵之处在于他那同样持之恒久的自我审判。在众多思想家以预言家自居,指手画脚信口雌黄时,他却时时进行着自我审判。他时常在给朋友的信件中坦露:“我又陷入盲目和持续的自我怀疑之中。”(奥利维耶·托德,2010:769)文学创作中,《第一人》“是加缪对自己的最后一次审视,是他最后一次把自我身份的认同作为他艺术追求的一部分尝试,无论它将向世人展示他的何种事实。”(伊丽莎白·豪斯,2011:325)他摸索中的踌躇不前正是他的闪光之处。思想家的伟大并不在于建立某种思想体系,而在于持久的思考状态本身,及自行省察的姿态。思想家应慎言,应勤于自省。那些视自己的理论为神谕的思想家是可笑的,利用别人的鲜血来豪迈抒情的思想家更是可耻的。加缪勤于自省,勇于认错。这或许才是他更为闪光的地方。

默尔索完成了从自我怀疑到自我肯定的蜕变,而加缪却终生摇摆其中,并时时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默尔索的揽镜自照使他更自信,并最终使他完成向反抗者的转型。加缪终生都是不屈的反抗者,但他的自我审视却使他在自我怀疑的泥沼里越陷越深。他“从不自信,甚至对自己的才华也不自信”。(奥利维耶·托德,2010:506)他有时表现出来的自信也是表面的、脆弱的。他的内心深处总是盘踞着不可抵御的不自信。《反抗者》是他引以为豪的著作,但面对口诛笔伐,“我简直对它产生了怀疑(也是对我自己产生了怀疑),我和它毕竟太相似了。”(奥利维耶·托德,2010:588)自信和自我怀疑共同构成了加缪的生活,也构成了他的双重心理特性。如果说“默尔索表现出了超越犹太这基督教一般道德观的自信”,(奥利维耶·托德,2010:251)加缪却在自我怀疑中艰难跋涉,不见出路。

结语

《局外人》有如镜子,映照出了生活中的加缪。人物默尔索重重地打上了作者的烙印。他们都在审判世界,同时又接受着世界严厉的审判。默尔索因他异常的生存方式而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同,最终被判极刑。同样,加缪也因他“不合时宜”的思想而被他的时代审判、排斥。在精神上,他已被判处死刑。断头台的意象如同魔咒,在《局外人》、《鼠疫》、《堕落》等不同作品中不断出现;现实生活中,他“多次因为失望而有自杀的冲动”。(奥利维耶·托德,2010:423)如果说默尔索最终完成了由自我怀疑到自我肯定的转变,加缪却始终跋涉在自我怀疑的泥沼里难以解脱。文学上的成功带给过他自信,但更多的却是带给他自我怀疑。他的自信是脆弱的、暂时的,他的自我怀疑却是难以抗拒的、持久不灭的。他远非一个洒脱的人,他总是把别人的看法和把自己的失败看得太重。关键在于,他似乎总把自己的失败与别人的看法紧密相连。他注定要成为一个孤独的流亡者。从加缪和他的时代来看,他的困境也是当时整个西方知识分子的困境。他在作品中从不同层面展开的“审判”是他对西方传统价值的一种审视,以及他对价值重建做出的多种探询。

奥利维耶·托德,《加缪传》[M],黄晞耘、何立、龚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加缪,《加缪文集(1)、(2)、(3)》[M],郭宏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伊丽莎白·豪斯,《加缪,浪漫的传奇》[M],李立群、刘启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CAMUS Albert,Lepremierhomme,Paris:Éditions Gallimard,1994.

KAMDEM Pierre Eugène,«La minimalitédansL'Etranger»,SynergiesInde,N°5,2010,pp.37-52.

猜你喜欢

奥利维托德默尔
卖梦的人
Todd’s New Friend托德的新朋友
小河
下 楼 梯
黑莓
速战速决经济战
永远不要停止相信
曼胡默尔:曼牌和昊业再度携手亮相
曼胡默尔全面升级中国研发能力
Flavia de Oliveira芙拉维亚·德·奥利维拉【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