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级稻两优616在闽清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5-04-17魏秀珍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螟虫卷叶螟稻飞虱

魏秀珍

(福建省闽清县池园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闽清350807)

两优616是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广占63—4S与自育恢复系福恢616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2003),2014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1]。2013年引进在闽清县池园镇店前村作中稻示范栽培,并与当地主推品种进行比较,产量表现突出;2014年在池园镇东前村、店前村、九斗村扩大示范种植面积,表现高产、稳产,全生育期稍长,群体整齐、株型集中、叶片较直立、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且结实率高,米质优等特点,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表现较好。

1 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平均产量630.87 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6.31%;2010年续试,平均产量604.86 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13.88%;2011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0.2 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7.68%,均达极显著水平[2]。

2013年闽清县池园镇品种引种两优616示范1.6 hm2,实割平均产量608.6 kg/667m2,比同类田中浙优1号增产10.1%;2014年扩大示范种植面积,并在池园镇东前、店前、九斗3个村设立3个大田简比示范点,其中,店前村农户黄仁发种植0.42 hm2,实收稻谷4 003.6 kg,平均产量635.5 kg/667m2,比同类田当地主栽品种中浙优1号增产8.8%;东前村农户杜大崧种植0.6 hm2,实收稻谷5374.8 kg,平均产量 597.2 kg/667m2,比同类田中浙优1号增产7.1%;九斗村农户刘功增种植0.8 hm2,实收稻谷6 921.6 kg,平均产量 576.8 kg/667m2,比同类田中浙优1号增产6.3%,表现高产稳产。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池园镇海拔110 m,店前村5月10日播种,6月9日插秧,秧龄30 d,8月30日齐穗,10月4日成熟,全生育期147 d;东前村5月14日播种,6月13日插秧,秧龄30 d,9月1日齐穗,10月6日成熟,全生育期145 d;九斗村5月19日播种,6月18日插秧,秧龄30 d, 9月2日齐穗,10月8日成熟,全生育期142 d,平均144.7 d,比当地主栽品种中浙优1号早1~2 d。

2.2 农艺性状

两优616群体整齐,株型集中,前中期叶片直立,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好。株高128~135 cm,有效穗 13.1万~14.3万/667m2,每穗总粒数 182.1~185.3粒,结实率85.6%~90.2%,千粒重 29.3 g。

2.3 抗逆性

两优616品种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 a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在闽清县示范种植,2 a均无发生稻瘟病,植株长势较盛、偏高,抗倒性稍差。

2.4 稻米品质

两优616米质较优,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糙米率80.4%,精米率73.0%,整精米率64.9%,粒长7.1 mm,长宽比2.9,垩白粒率39.0%,垩白度8.5%,透明度1级,碱消值5.3级,胶稠度86 mm,直链淀粉含量15.6%,蛋白质含量7.6%。两优616稻谷加工品质好,外观优,米饭软香可口,食用口感好,且有清香味。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稀播培育多蘖壮秧

两优616在闽清县池园镇作中稻栽培,生育期稍长,宜适时早播,一般掌握在5月10—15日播种,6月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 d左右。选择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块作秧田,秧田播种量10~12.5 kg/667m2,大田用种量0.75 kg/667m2。浸种前将种子翻晒4~5 h,以提高种子活性。浸种时先用清水浸种4~6 h后,捞去浮秕,再用强氯精500倍液浸种消毒8~10 h,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继续浸种12 h后进行催芽。

采用湿润育秧方式整畦,结合整地耙平时施足基肥,施水稻专用肥 20~25 kg/667m2;秧苗2叶1心时施断奶肥,施尿素、氯化钾各5 kg/667m2;移栽前3~5 d施送嫁肥,施复合肥7.5 kg/667m2。

秧田水分管理前期应保持畦面湿润,出苗后到移栽前保持浅水层。秧田期主要防治稻飞虱、螟虫,在秧苗2~3叶时和移栽前3 d各施药1次,每667m2用15%阿维·毒死蜱50~70 ml加25%烯啶吡蚜酮20 g对水60 kg喷雾。

3.2 合理密植,确保基本苗

两优616株型叶片均较为紧凑,适宜高产栽培,可合理密植,种植规格(21~23) cm×23 cm,丛插2粒谷 ,每667m2插1.26万~1.38万丛,保证基本苗达5万以上,确保足够的有效穗,为培育高产、稳产的群体结构搭好苗架。插秧时做到薄水、浅插、匀栽,促进秧苗低节位分蘖。

3.3 科学施肥

两优616植株生长较盛,全生育期略长,科学施肥是高产栽培的关键,应采取“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粒肥”的施肥方法,施纯氮11.5~12.5 kg/667m2,N、P2O5、K2O 比例为 1∶0.3∶0.7为宜,N肥基蘖穗肥比例4∶4∶2,P、K肥基追肥各50%。

3.4 合理灌溉

两优616植株偏高,栽培上要重视落实抗倒措施,大田水分管理,掌握插秧后寸水返青、浅水促蘖、够苗及时烤田,采取一次烤田多次搁田,促进根系深扎,控制植株高度,幼穗分化初期保持浅水层,后期干湿交替的原则进行水管,成熟前5~7 d断水,便于收割。

3.5 及时防治病虫害

大田生长期水稻病虫害主要有“三虫两病”,主要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螟虫,纹枯病轻度危害,稻瘟病基本没有发生。在病虫防治上,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测报情况,及时深入田间观察,抓住防治适期,对症用药防治。移栽后5~7 d进行化学除草,每667m2用14%稻草畏35 g或50%丁草胺100 ml,拌细土10 kg均匀撒施。移栽后15~20 d和40 d左右各用药防治1次,主要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破口期再全面防治1次,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兼防穗颈瘟。防治稻飞虱用25%烯啶吡蚜酮20 g/667m2,螟虫用15%阿维·毒死蜱50~70 ml/667m2,稻纵卷叶螟用1.8%阿维菌素50~70 ml/667m2,稻瘟病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100 g/667m2,纹枯病用3%井冈霉素水剂150~200 ml/667m2,对水60 kg喷施。

[1]严少妹.超级稻两优616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4,32(3):80-81,95.

[2]张生毅,董瑞霞,游晴如,等.两优616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5,33(1):51-53.

猜你喜欢

螟虫卷叶螟稻飞虱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水稻螟虫为害烈多措并举防效好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桑树螟虫性诱绿色防控技术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水稻螟虫防治与思考
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