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两优1587配方施肥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5-04-17杜洪荣林因团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粒肥专用肥穗肥

杜洪荣,林因团

(1.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乡农业服务中心,福建大田366118;2.福建省大田县太华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大田366103)

福两优1587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用福eⅡS×兴恢1587杂交选育的中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2005)。2013—2014年在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和太华镇万湖村洋面田,进行单季稻配方施肥高产栽培示范,面积50.3 hm2。现将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

2013年配方施肥面积26 hm2,平均产量616.5~621.4 kg/667m2;习惯性施肥面积0.36 hm2,平均产量477.8~489.4 kg/667m2;配方施肥比对照习惯性施肥增产132.0~138.7 kg/667m2,增幅26.9%~29.0%。2014年配方施肥面积24.3 hm2,平均产量611.6~620.1 kg/667m2;习惯性施肥面积0.37 hm2,平均产量480.5~491.3 kg/667m2;配方施肥比对照习惯性施肥增产128.8~131.1 kg/667m2,增幅26.2%~27.3%。

2 农艺性状

配方施肥:全生育期145~146 d,有效穗数14.1万~14.4万/667m2,株高111.2~113.0 cm,穗长23.4~23.7 cm,每穗总粒数177.7~178.8粒,结实率83.4%~83.9%,千粒重30.0~30.1 g。习惯性施肥:全生育期144~145 d,有效穗数13.1万~13.4万/667m2,株高110.5~12.8 cm,穗长23.1~23.3 cm,每穗总粒数174.5~176.7粒,结实率75.2%~76.1%,千粒重29.9~30.0 g。配方施肥比对照习惯性施肥有效穗数增加1.0万/667m2、每穗总粒数增加2.1~3.2粒、结实率增加7.8%~8.2%、千粒重增加0.1 g。

3 经济效益

配方施肥平均产量611.6~621.4 kg/667m2,比对照习惯性施肥增产128.8~138.7 kg/667m2,产值增加386.4~416.1元/667m2。配方施肥肥料成本240.6~250.6元/667m2,比对照习惯性施肥节约肥料成本2.4~12.4元/667m2。

4 高产栽培技术

4.1 播种育秧

单季稻适宜播种期4月中旬,秧龄掌握在30 d左右,插秧期5月中旬,抽穂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收获期9月中旬。壮秧是水稻高产稳产群体结构的基础,采用露地湿润育秧,稀播培育多蘖矮壮秧。秧苗期掌握施好4肥:1叶包心的断氮肥,2叶包心的断乳肥,3叶包心的壮秧肥,插秧前5~6 d的送嫁肥。

4.2 合理密植

密植规格20 cm×25 cm,丛插2粒谷,基本苗达5万/667m2。依田间风向,采取宽行窄株插植方式,增强群体通透性,改善田间小气候,利于水稻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发生危害;便于农事操作和搁烤田,提高劳动效率。

4.3 施肥水平

示范田土壤质地,根据大田县农业局土壤化验资料结果:土壤有机质47.7~50.0 g/kg、碱解氮138~142 mg/kg、有效磷14.3~86.7 mg/kg、速效钾104~121 mg/kg、酸碱度(pH)5.1~5.3。

配方施肥量:水稻专用肥85~90 kg/667m2、过磷酸钙20 kg/667m2、氯化钾10 kg/667m2、尿素10 kg/667m2,氮磷钾比例为1.2∶1.1∶1.0。基肥用水稻专用肥、过磷酸钙、氯化钾施用量的70%、80%、80%;分蘖肥用水稻专用肥、过磷酸钙、氯化钾施用量的20%、20%、20%;穗肥用水稻专用肥、尿素施用量的10%、90%;粒肥用尿素施用量的10%。

习惯性施肥量:水稻专用肥110~120 kg/667m2、尿素10 kg/667m2,氮、磷、钾比例为1.3∶1.0∶1.0。基肥用水稻专用肥施用量的60%,分蘖肥用水稻专用肥施用量的40%,穗肥用尿素施用量的80%,粒肥用尿素施用量的20%。

4.4 施肥方法

配方施肥方法:基肥在移栽前1~2 d,田间控制浅水层,撒施肥料耙田整地;分蘖肥在移栽后10~15 d,结合中耕除草,一次性追肥;穗肥在始穗前8~10 d,一次性撒施;粒肥在齐穗后1~2 d撒施或喷施。基肥采用全层施肥,使肥料在土壤层上中下匀均分布,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保证水稻生长发育长足需要。沙质田不宜全层施肥。

习惯性施肥方法:以面肥施用基肥,在移栽后7~8 d,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施肥;分蘖肥在移栽后20~25 d,结合第2次中耕除草进行追肥;穗肥在始穗前8~10 d,一次性撒施;粒肥在齐穗后1~2 d撒施。

4.5 科学田管

插秧时保持田间薄水层,薄水浅插,浅插不过寸,利于立苗扎根,促早分蘖;插秧后保持田间寸水3~4 d,促返青;分蘖期以浅水活蔸,促早发苗、早分蘖、多壮蘖,达到群体稳健。

6月下旬幼穗分化初期进行搁田或烤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有效分蘖的成穗率,增加植株发根量、扎深根,保持根活秆壮,促幼穗分化,争穗大粒多。搁田或烤田掌握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质地,搁田或烤田程度由轻至重,先排水落干1~2 d,再复水2~3 d,再排水搁田或烤田4~5 d。

穗肥坚持三看原则,即看苗、看天、看田。叶色落黄早的烤田轻,早复水,早施促花肥;若长势旺,叶色浓绿,提早烤田,烤田重些;烤田复水后,叶色转色慢的田块,酌施平衡肥;烤田复水后,叶色自然转绿,适量施用保花肥和粒肥。

幼穗分化中后期看叶色补施保花肥和粒肥。7月下旬至8月份,抽穗扬花灌浆期间掌握浅水层至齐穗,灌浆期保持田间湿润状态,乳熟后田间干湿交潜至收获前3~4 d,以延长叶片功能期,维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增加千粒重。齐穗后喷施1.5%~2%腐熟人尿液,使穗粒灌浆饱满和成熟均匀。同时做好田间病虫害防治。

猜你喜欢

粒肥专用肥穗肥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粒肥施用时期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初探
灯塔市玉米专项试验报告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控(缓)释配方肥和粒肥在粳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专用肥与种植密度对甜菜的影响
复混专用肥对高寒阴湿区蚕豆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
东北寒地单季稻区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减少氮磷、优化钾肥用量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