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营林技术初步研究

2015-04-16赖萍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3期
关键词:营林林业病虫害

赖萍

(上杭县林业局)

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营林技术初步研究

赖萍

(上杭县林业局)

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更多侧重于“治”,对病虫害发生的“防”重视不够,特别是采取营林措施综合防治技术深入研究不多。本文简要分析了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方面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利用营林技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展开探讨,以期为合理选择营林措施,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发生,降低有害生物危害程度提供依据。

营林技术;有害生物;应用现状;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木材需求量大幅度提升,大量树木被砍伐,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除了人类的砍伐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危害森林,其中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最为严重。当前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多侧重于“治”,对病虫害发生的“防”重视不够,特别是采取营林措施综合防治技术深入研究不多。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加强保护森林资源,本文就如何利用营林技术来控制有害生物,展开深入探讨。

1 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控制的应用现状

1.1营林技术现状分析

从目前来看,我国营林技术发展较快,营林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涉及到种子选择、苗木培育、幼林抚育、抚育间伐等环节。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资金投入较低,缺乏科学规划,营林措施针对性不强,从而导致营林技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1.2有害生物现状分析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影响树木发育及成长,甚至造成树木死亡的病虫害生物。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有两种:①我国国内的林业有害生物,例如社会经济及生产生活产生的环境污染,给林业有害生物提供了滋生的空间;自然灾害所引发的林业有害生物;②来自国外的林业有害生物,这类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更大、影响程度更深。

1.3实际应用的现状

营林技术主要应用于林业,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营林技术主要应用于中、幼林,成熟林中应用很少,营林技术的设计较少考虑防治林分病虫害,专门针对防治病虫害的营林技术措施较少。这些都不利于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总之,营林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客观问题有待解决,但是总的来说,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良好的。

2 改进并提高营林技术应用水平

2.1提高良种使用率

提高良种使用率的关键是选择优良种源生产的种子,种子发芽率等各项指标合格,并对种子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种子一般摘自成年健康的母树或种子园,育苗的前一年秋天摘采时间最佳,在采摘完毕后,需要将种子晾晒风干,做好储藏工作,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种子出现发霉的现象。在育苗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拌种、浸种等一系列处理工作。对于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必须在播种前,用消毒液浸泡种子半天以上,浸泡之后再进行播种,这样能够有效杀灭种子上的细菌及虫卵。除此之外,浸种还能够加快种子发芽,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及树种的成活率。

2.2加强育苗管理

在育苗过程中,必须要做好苗圃的消毒施肥工作。通常要在育苗前一年冬天进行深翻,寒冷的天气能够将深翻土中的虫卵、幼虫杀灭。苗圃地势要平整、排水性能良好,在土壤上洒上草木灰及生石灰进行消毒,以保障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此外,需要根据苗木的种类来选择透气性好、蓄水性强的土壤,良好的土壤能够培育免疫力强的树苗。一般情况下,育苗基地需要远离成有发生病虫害的林区,这样能够避免幼苗遭到成林中有害生物的侵害,树苗出土后需要做好中耕除草、施肥、间苗等管理工作,及时喷洒消毒药品以消灭有害生物。以马尾松幼苗为例,其出土后会患有立枯病,因此需要半个月喷洒一次波尔多液进行防病养护。出圃时,把好苗木质量关,确保合格苗上山造林,杜绝病苗、弱苗出圃。

2.3设置隔离带阻隔害虫

林业有害生物通常具有迁飞、扩散的能力,为了实现生态平衡、保护森林质量,我国设置了多个“害虫避难所”隔离带,由害虫栖息,然后通过喷洒害虫讨厌气味的液体来避免树木遭受虫害的侵害。幼虫期食物馈乏时需要大批转移,而幼虫不适宜长距离转移,因而隔离带的设置能够有效控制幼虫的转移范围。营林工作中需要栽植多种种类的树木,对于害虫发生率较高的地区,林区人员可以栽植50m宽的非寄主隔离林带,从而有效避免有害生物的扩散。

2.4幼林抚育

俗话说:“三分造林,七分管理”,因此抚育管理工作极为重要。随着科学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及管理逐渐规范化、主动化,预防模式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较快,特别是食叶的害虫,其能够在短期内能损失70%的针叶,对林木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必须要设置隔离带、严格控制病虫的传播。此外,在抚育幼林时,必须要做好预防检疫工作。林业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准确掌握各种林木的特点及生长规律,根据林木各生长期的病虫害情况,提前做好喷药预防工作,以扼杀病虫害。一旦发现幼苗发生病变,必须要立即将病苗清除干净,育苗人员可以通过喷洒生石灰来做好病穴的消毒工作,以此来避免病虫害发生蔓延。如果是出现病枝,需要立即将病枝砍除。如果病虫害的影响程度较深,那么林业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及时喷洒采用有效药剂,以此来消除病虫害隐患。在抚育间伐的过程中,林业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间伐,先将病木、弱木砍除,从而提高森林抗病抗虫的能力,不得切断林中的食物链,破坏生态环境。

2.5营造混交林

混交林是选用习性不同的树种进行混交,混交林的种植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节约造林时间,充分提高造林区的土壤营养值。此外,营造混交林也能够有效控制林业有害生物。混交林内的生态系统较为复杂,林内的鸟类种类较多,鸟类以虫子为食,因此能够有效控制林中的病虫害。例如,鸟类会捉食瓢虫、螳螂等害虫,因而能够有效控制林中的病虫害。例如混合种植马尾松、枫树,有助于降低松毛虫的发生率。因而,混交林中的病虫害危害程度较小,如果有病虫害,育林人员可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不得随意喷洒药物,主要以生态调控的措施来控制林业有害生物。

3 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

营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除了采取上述措施来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之外,还可以通过管理措施来加以预防,以此来有效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全方位保护林业资源。

3.1完善森林法制体系

山区林地周边地区的百姓,大都有“靠山吃山”的观念,他们缺乏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过渡砍伐现象较为普遍,因而水土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林业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周边百姓的环保意识及法律意识,使其能够从长远角度看待林业资源,使其规范自身的行为,减少对树木的看法。与此同时,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完善森林法制体系,对于毁林开荒、滥砍滥伐行为,必须要严格惩处,惩处措施需要严格参考《森林法》、《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林业政策法规,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尤其要做好纠纷调解工作,加大对森林火灾肇事者的惩罚力度。因为火灾会给森林造成毁灭性的伤害,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监管,严防火种上山入林、避免人为因素对林业造成严重损失,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及补救预案,以提高自然火灾的抢救率。

3.2完善基础设施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以此来保障护林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投入资金及技术来提高生活设施建设水平,为林业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及生活环境,不仅要达到遮风挡雨的目的,还要尽力满足工作人员的生活的需求;相关部门需要在林区修筑道路,这样能够改善恶劣的环境条件,提高护林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另外,可以在林区设置电子监控装置,这样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加强监管,利用信息技术来全面监管林区,弥补传统监管方式的不足之处。除了上述之外,还需要配置齐全的林业基础配套设施,例如建设种源基地、幼苗培育基地、护林站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应急反应体系。最后,需要进一步做好全体动员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大众的力量,开展公益造林活动,根据统一规划来植树造林,提高林区的覆盖面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有害生物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会直接影响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营林技术种类较多,例如精选良种、营造混交林、设置隔离带、适量间伐等等,林业工作人员要能够结合林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为适用的营林技术,将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将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营林技术的作用,切实做好有害生物的控制工作,最终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张凤玲,候广有,等.浅析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J].林业勘查设计,2008(3):72~73.

[2]李淑珍,王洪晶.浅谈营林技术与天牛治理[J].林业科技情报,2007(2):28~29.

[3]李连锋.利用有效的营林措施控制和抵御病虫危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115~116.

[4]苑国.浅议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J].山西林业科技,2011(1):225.

S763

A

1673-0038(2015)23-0205-02

2015-5-20

赖萍(1977-),女,福建上杭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绿化、种苗、花卉栽培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营林林业病虫害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land produces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