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筑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策略

2015-04-16李传华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3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建筑工程水平

李传华

(德阳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四川 德阳 618000)

基于建筑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策略

李传华

(德阳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四川德阳618000)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推动下,我国建筑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建筑项目工程量及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与此同时,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筑管理质量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管理者在建筑管理工作中提高管理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建筑管理质量的因素,根据目前建筑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以提高建筑管理质量水平。

建筑管理;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提高策略

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其发展水平及施工水平能够反映出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建筑施工质量及管理质量的提高,能够增强建筑行业的整体信誉。由于建筑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其质量要求较高,要想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就必须要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水平,保障正确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与建筑施工技术共同发展,最大化利用各项资源,做好施工现场的协调工作,以优化建筑施工效果。

1 加强建筑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建筑业的稳健发展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建筑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一些管理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筑管理工作不但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及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而且还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市场竞争力。所以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对建筑管理工作予以重视,密切关注各个环节,完善管理机制及制度,提高建筑企业管理层次及水平,结合实际情况来切实做好建筑管理工作,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大幅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使其迎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2 建筑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

随着技术水平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并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来,这就对建筑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具体来说,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及其特点,建筑管理影响因素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但是也存在一些固定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大类,具体如下:

2.1主观因素

主观认识对于建筑管理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如果从主观上对建筑管理缺乏正确认识,那么将直接导致建筑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质量较低。主观认识因素表现为:①由于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建筑工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往往以承接工程项目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对建筑管理;注重施工进度及施工效率,而忽视了施工质量的管理,甚至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②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型技术工艺逐渐应用到施工中来,而一些施工管理人员并没有与时俱进,加强相关知识及技术的学习,管理思想及管理方式较为落后,这就无法适应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导致建筑管理停滞不前、管理效率低下。

2.2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对建筑管理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管理制度及机制不健全。建筑管理制度及相关机制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建筑管理质量无法保障的主要原因。在建筑施工要求传达到各施工单位后,许多施工单位并没有对此提高重视,导致施工要求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及管理机制停留在表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存在管理人员身兼多职、个别岗位无人任职的现象,这就导致管理工作存在漏洞。②管理水平不高。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来说,科学的管理手段及管理技术是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建筑管理还存在粗放型的现象,陈旧的管理技术及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需求,直接阻碍建筑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③工程监理体制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建筑管理质量水平。工程监理是指由第三方来介入建筑施工,对建筑管理予以监督,监督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管理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工程监理体制尚未发展成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就直接阻碍了建筑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④政府监管因素。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说,政府监管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对管理问题及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管理工作的发展。

3 提高建筑管理质量水平的有效策略

3.1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①施工企业在给建筑工人发放工资时,可以采取“按工程计算”的方法,这样能够避免建筑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散漫拖拉现象的发生,提高施工效率。②加强建筑工程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的高效率,增强全体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施工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重复激发员工的潜能。③实行经理责任制及考核制度,明确各项岗位职责并具体分配到个人身上,将施工质量与薪酬制度相挂钩,这样有助于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旦发生事故,可以直接追究相关责任人,避免推卸责任现象的发生。施工企业需要更新建筑管理理念,合理安排并控制施工进度,保障建筑工程按时完成。④需要实施全程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可以在进度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项计划,例如人力资源配置、材料供应、资金管理等相关计划。

3.2切实提高施工质量

①加强法律监督及整治。我国相关部门要能够完善建筑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的监督职能。一旦发现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现象,必须要加大惩治力度,以此来使其自觉规范施工行为。②定期组织施工企业及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及质量安全教育,使其增强质量安全意识,时刻考虑他人的人身安全,促使施工企业积极组织技术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③提高施工设备性能。将老化、陈旧的施工设备从施工现场撤离,引进先进的、性能强的设备,积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及检修工作,以此来保障施工效率,为建筑质量安全及按时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④需要做好工程的竣工及验收工作。竣工验收是建筑工程的最终环节,管理人员及监管人员要能够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以免留下安全隐患,真正创造安心工程。

3.3完善并落实管理制度

①需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完善政策、简化审批流程,加强重点工程的质量监管,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净化市场环境。②与国际接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建筑市场发展也涉及到国外,为了吸引国外资金,推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要能够充分利用法律法规,完善我国建设市场体系,将建筑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③建筑企业及施工企业需要完善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及义务,科学设置具体岗位,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来指导建筑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减少人为失误等现象的发生,提高建筑管理质量水平。④建筑企业及施工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采用信息化管理方法。建筑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字化信息,所以,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应用是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建筑管理质量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因此应用水平不高,这就要求尽快提高信息化水平。

3.4加强安全责任管理

①需要加大安全投入,加强目标管理。施工企业除了要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还要能够对各施工环节加强监管,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对于质量不达标的施工项目,必须要立即责令整改,直到质量达标为止。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增强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监管,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及时纠正违章操作行为,实行标准化作业。③加强领导管理。建筑企业及施工企业需要对建筑管理质量提高重视,加大安全资金投入,保障施工环境的安全性。④加大监督及处罚力度。政府相关部门要能够对建筑企业加强监督与管理,严厉惩处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增强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主要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将施工人员安全及建筑质量安全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建筑质量安全是建筑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前提,建筑质量管理事关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随着建筑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建筑管理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这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管理质量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1]李世凯.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257~258.

[2]蔡姗.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学之友,2010(12):48~49.

[3]龙学彪.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2):113~114.

[4]罗新刚.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1(24):92~93.

TU712+.3

A

1673-0038(2015)23-0193-02

2015-4-10

李传华(1980-),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建筑工程水平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张水平作品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