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心雕龙·书记》篇得失浅论

2015-04-16张波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全书刘勰著作

张波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甘肃 兰州 730070)

《文心雕龙·书记》篇得失浅论

张波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甘肃 兰州 730070)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相当重要的著作。但是在当今,关于这部文献,很少有人针对它的文体论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论证《文心雕龙》有关问题之后,认为《文心雕龙》反映作者写作目的的篇章正是《书记》,表现出作者对应用文体的看重和泛论众体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本篇是《文心雕龙》全书不可或缺的一篇。

《文心雕龙》;刘勰;《书记》;应用文体

有关《文心雕龙》一书,大致有两种观点流行于学术界。其一是提出《文心雕龙》一书在今日已不存在对文学创作的指导意义,因为刘勰对孔子以及儒家学派的著作有着盲目的追随,故由儒家作品中总结出的《征经》、《宗圣》两篇,并不适用于当今文学创作的标准。其二是提出《文心雕龙》不但没能清晰明了的说明文学的范围和不同的形式,相反,书中的有些篇目也很繁杂,内容甚至是当时拥护封建集权的一些文体。就拿后一个观点来说,由于《文心雕龙·书记》篇录有二十四种文体,故刘勰被指责搜罗众体,然后起到充文学数量的作用。作者认为,研究《文心雕龙》,应搜寻当时研究文学的现状,并从此书内容出发,深入到文本,去认识刘勰作品的真实性质。由于很多研究得出错误的结论是因为有不恰当的前提,所以我们首先该公正认识《文心雕龙·书记》篇。只有以公正的心态去对待这部书,我们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笔者认为,《文心雕龙》之所以广罗众多文体,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刘勰盲目追随儒家,而是因为这部书的性质不是以往所说的文学理论专著,它是一部对当时人们文章写作进行指导的著作。

一、《文心雕龙》文体论中不可缺失《书记》篇

《文心雕龙》从诞生至今,都以“体大而虑周”这个特点闻名。“体大”的意思就是说《文心雕龙》一书集齐了但凡在刘勰生活年代所能见到的一切文体,刘勰对这些文体进行系统布局之后尽数纳入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得以囊括当时世人所能见到的绝大多数文体。“虑周”的意思是说在对这些文体进行写作的时候,刘勰皆遵循“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选文以定篇”、“敷理而举统”这样的规则。并通过这种手法对各种文体进行分析与阐释。就《文心雕龙》一书而言,在他的全书之末的作者写到:“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①关于这句话,前辈学者范文澜在他的《文心雕龙注》中发表观点认为:“大易,疑当作大衍。”②文论专家周振甫先生也解释说:“按照理论确定各篇名称,明显地合于《易经》的大衍之数五十,不过其中说文章功用的,只有四十九篇罢了。”③“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④,《系辞》里确实是这样记载的。从上面的例证就可以看出《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对《周易》的喜爱非同一般,同样可以得知为了这部书,作者自己下的功夫也非同一般。刘勰自己也说过《周易》对于他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句话就充分体现出《易经》一书在刘勰看来所具有的重要高度。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刘勰之所以将他的作品定位五十篇,正是为了符合大衍之数,同时与《周易》的符合也就成为《文心雕龙》一书的内在哲学根基,同样也体现了作者自己的知识系统。所以说,如果删去《文心雕龙·书记》篇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它搜集了与文学作品无关的多种事务型文体的话,这样的话,删除一篇的结果就是使得全书的布局构思以及全书的哲学根基丧失,因为删去《书记》篇、或者是全书中的任何一篇,也就不符合“大衍之数”了,这不是作者的初衷。可以说,《文心雕龙》这部著作当中的每一篇,都是全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刘勰作品的写作目的藏于《书记》篇

纠正错误,回归本原是刘勰写作《文心雕龙》的最终目的。《文心雕龙·序志》篇中写到:“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⑤也就是说,在刘勰看来,因为先代贤人距今为时已远,所以在当时的学界中,文体的发展也就变得杂乱不堪。

刘勰十分痛恶流行于南北朝时期的各种娇柔做作、夸大对形式追求的这种做法。所以他认为很有必要能有一部作品起到对当时文坛文风的规范与纠正的作用。其实在有汉以后,已经出现过诸如曹丕、陆机等写作文章论述的作家,但是在刘勰看来,他们作品中谈到的问题尚有不规范之处。在《序志》篇中,刘勰便举出他那个年代写论文的一些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如曹植的《与杨德祖书》、应瑒的《文论》等。尽管这些人是当时的大才,写文章有着自身独到的方法,但就这些评论的文章来看,多少都有些不到之处,比如犯了不周全、零碎、华而不实等错误。在那个时代,从这些作家的作品可以看出,这些人都是从写作的某一部分进行分析,并没有对如何进行整体的文章写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述。刘勰对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陆机等人作品的批评,正是表现出前人在创作中产生的漏洞。因此,他自己便用心著出了一本很全面系统的作品,也就是《文心雕龙》,刘勰想通过此书来纠改当时社会上文风的弊端,从而达到对当时存在的各类文体进行规范的作用。就《书记》一篇而言,刘勰不但谈及了笺记、书信等常用的文体,更是收集了二十四种应用性文体。也就是说,在《书记》中,刘勰囊括了前人以及自己前书都没有写到的文体,这也正体现出《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的创作特色。

三、时代的要求和文学的现状正是泛论众体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时代中的文学自觉时代,这是民国时期的鲁迅先生对南北朝时期文学所作出的评价,可以看出这样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了。通过这样高的评价我们可以说除去先秦、唐宋与明清,魏晋南北朝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非常繁荣的阶段。因为在这短短的几百年当中,先秦以来的各种文体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就作家和作品的数量而言,也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一书中,胡阿祥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发现在三国时期有作家119人、西晋时期诞生了145位作家、而到了东晋,作家数量更是达到了314人。另外就《文心雕龙》一书而言,该书中涉及的魏晋年间的作家出现了427次,共计有129位。如此大量出现的文人使得各类文体都得以充实的发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昭明文选》当中,通过阅读可以看出在该书当中各种不同的文体都有得以传世的不错作品。或许正是由于文学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才使得多数文体难以录完,所以可以说正是由于时代的要求,于是便有了《文心雕龙》的《书记》一篇。在《书记》中搜罗的各种文体样式,都应该是在南北朝时期或者南北朝之前出现过的,刘勰写作《书记》,他的态度是求真务实的。

就《文心雕龙》以及产生于此书之前的相关文论作品来看,各类文体的演变有着类型愈发细化、作品不断加量这样的规律。比如在《典论论文》当中,魏文帝谈到四科八体、陆机在他的《文赋》中写了十类不同的文体、另外像李充等人的作品,虽有佚失,但从各方面的资料来看,也都论述了不下于十类文体。而在《文心雕龙》当中,刘勰更是将文章分为三十四类,若再附加上各种其他谈及的文体,则有八十种之多。所以说,刘勰并没有创造泛论众体,《文心雕龙》当中的各类文体也非刘勰所编造,相反,这些文体正是现实发展的必然。

四、刘勰在《书记》中表现出事务型文体的重要性

在各个地区文学这一大的范围当中,应用文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极强的应用性。其实在先秦时期,我国的文体已经产生出不同的类型。就拿《左传》一书来讲,其中便涉及了八种文体,即誓、书、盟、谏、命、让、对、祷。它们都属于应用文的大范围。曹丕的《典论·论文》说文章本同而末异,并在这种情况下曹丕分文学为四科八体,其中所写的八种文体就包括诗赋铭诔等,而除了诗赋这两种文学产生以来的基本形式之外,其他六种样式都可以看做是应用型的文体。在曹丕之后,晋代的陆机也是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文赋》是现存可以知道的中国文学史上首部系统而完善的文论著作,陆机在他的作品中谈及了十种文体,而其中有三种也是应用型文体。更到后来的时候,在一些有关文论的著作中,基本都会含有应用型文体。一个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和标准也会促使一种文体的发展,同样,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评价一个文人水平的高低,应用文体的水平也是一个基本标准,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就催生了一批为了这种文章而写文章的作家。

南北朝时期,由于骈体文的发展,应用文体的创作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书记》篇中写到:“然才冠鸿笔,多疏尺牍,譬九方堙之识骏足,而不知毛色牝牡也。”⑥刘勰认为应用文体即便是文之末品,但在国家公务事情上却是最为重要的。就《书记》一篇而言,刘勰所搜集的这二十四种文体正是表现了他对这种事务型文体的重视。另一方面,刘勰的做法也是为了纠正当时文坛所现的歪风邪气。

《文心雕龙》这部著作,可以说是作者刘勰在前辈学者著作以及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一次对文体的大规模集合。全书就“论文”一块就囊括了诗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等十六种不同的文体;另外就“叙笔”一块而言,全书也囊括了史传、诸子、封禅等十八类文体;之后在《书记》篇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二十四种应用型文体。所以说,《文心雕龙》一书分体的细致、文体名称的众多远超他人的著作。可以说,在文体集成这一方面,刘勰的做法是前无古人的。而在全书这几十种文体当中,应用文体,也就是不具有文学性的文体约占百分之七十五。前文所说魏文帝以及陆机等人对文体的分类,其实大多也都不是当今学界所说的文学范围。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在古代,文学的范围远比今日为多,今日很多不算入文学范围的作品与写作方式,在古代都属于大文学的范围。在此当中,主宰文坛的首要文体远多于纯文学的作品。所以可以说,刘勰在他的著作《文心雕龙》当中搜集众多事务型文体的初衷,正是想通过他的著作去流传一种正确的方式,来规范文风之弊。

注释:

①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930.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③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449.

④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449.

⑤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911.

⑥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69.

[1]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46.

I106

A

1008-7508(2015)12-0091-02

2015-05-25

张波(1979-),四川绵阳人,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应用文写作。

猜你喜欢

全书刘勰著作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图片资料
李帆著作系列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西湖》一部婉约而豪放的西湖全书
新发现的线装本《张天师发病书》《发病全书》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