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2015-04-16乔芳菲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语文工作教育

乔芳菲

(吉林教育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新形势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乔芳菲

(吉林教育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德育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涵盖了丰富而多样的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认识并了解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展示的德育教育进行认识了解,并通过分析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多种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新形势;中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在中小学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和希望,在中小学阶段注重对他们实行德育教育意义非凡。语文是我们传播及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为德育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项重要的平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形势下,教师们发挥聪明才智、与时俱进,充分有效的利用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有利于探索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新形势下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认识

德育教育指的是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将特定的社会思想观念、正确的政治准则及道德规范转换成他们个人的思想品德,并将其在社会实践中展示出来的一种活动。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其教育质量好坏将直接关乎我们民族素质及祖国未来。我国的教育界一向都提倡“德育为先”,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学习则应运而生。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化,逐步形成自己良好独特的个性和健康健全的人格,使各方面都能和谐发展。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这表明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教育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行训练,可以使他们情感更丰富细腻,也利于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增强将又反过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文字。因此,如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则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探讨研究的课题。

二、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现状

新形势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语文内容的阅读中、课文内容的讲析中、文章的写作中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怀。

1、语文内容的阅读中进行德育教育。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中小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文章内容,拓展思维,激发兴趣,熏陶情操。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通过反复阅读、培养语感,领悟道理,于阅读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2、课文内容的讲析中进行德育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注重讲析,讲析文章的课题,能够聚焦课文的思想内容,揭示课文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又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对课文的词句进行解析,有利于挖掘作者隐含其中的思想情感及其观点,有助于进行德育教育。在对文章内容进行解析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令学生产生好奇心,增强求知欲望,在寻找问题答案的时候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3、文章写作中进行德育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重视中小学生的文章写作能力,而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及批改学生文章时可以进行德育教育。文章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审题,在学生进行审题时可以发挥德育教育的导向作用,通过分析题目要求,引导学生深化中心思想,培养正确鲜明的文章写作目的。文章写作要注意选材,教导学生选取题材的时候注意选材真实性,选取真实可信的材料,提炼美好精神品格,写出感染力强的好文章。评改学生文章时注意发现学生所展现的美好品质,及时肯定予以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美化心灵。

三、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中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帮助他们培养优良的品格,努力将中小学生们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德育教育放在工作首位,将德育教育寓于各项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要以身作则,教书育人,教育中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摒弃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不良风气,不做“小公主”、“小皇帝”。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中小学生培育民族精神,通过给中小学生讲解古往今来的英雄事迹,传承民族精神,维护民族气节。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就是要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精神,通过有力的引导,培养中小学生形成吃苦耐劳、团结奋进、乐于助人的良好精神,继续传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中小学生建立健全人格,促进个性发展,培养中小学生拥有自信心、积极性、意志坚强等,重视发展中小学生的个性,引导中小学生开发潜能,使每一位中小学生都会学习、能做事、会生存、能共存。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形成即团结又合作的集体精神,培养成中小学生的积极健全的人格。

中小学生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中小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培养主动性、提高创造性,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于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发挥情感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巨大作用,强调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和接受熏陶,满足中小学生的求知欲,结合教材适时引导,触动中小学生的心灵,促使中小学生去发现和探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的规范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氛围,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是建立健全班级德育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划分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工,逐步形成以班主任、班干部为核心的德育教育协调机制,开展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社会生活课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二是注重课程改革,开发德育教育课程资源,深刻挖掘德育教育教材中蕴含的深刻内涵,重视过程、情感、方法、态度之间的联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三是注重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日常行为准则的学习,促进形成良好学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进行法制教育学习,引导中小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树立正确法制观念,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五、新形势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德育教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新形势下出现了新的问题,中小学生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之一,面临着新问题的产生,如中小学生以大欺小、恃强凌弱、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骚扰、夺取零花钱、打架斗殴等现象令人忧虑,给教学管理造成困扰,也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留守儿童问题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多为打工族,他们常年不在家,将孩子寄养在亲朋好友家。这些孩子往往因缺少父母教养而容易沾染不良习惯,又因为年纪小而自制力差,会有逃学、打架、偷窃等行为,时间久了就成了“问题学生”,给学校和教师管理增添了困难。

2、中小学生年纪小、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容易受到电子游戏的诱惑,在当今信息网络发达的时代,他们一旦沾染上网络游戏瘾,就容易沉迷其中,玩乐时间增长,影响学习,甚至会发生逃课逃学现象,影响学业。

3、离异家庭的孩子怪。社会上离异家庭增多,孩子最可怜,他们因父母离异而遭受心灵创伤,容易变得孤僻、任性,容易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内心苍白无力,精神层面空虚,比较容易有厌世、仇视等消极心理,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举步维艰。

新形势下,中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新问题的对策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行开放式的德育教育工作,将中小学的德育教育课堂融入到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帮助老人等活动,来体验道德,在生活中进行道德观、价值观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2)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拧成一股绳,坚持学校提倡讲文明懂礼貌,学习社会新风气好风尚,进行思想教育,强调共同进步。坚持家庭教育要科学,家长跟孩子互动、家长与教师互通消息,及时掌握学生的新思想新动态,与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坚持与相关部门合作,对社会环境进行整治,遏制对学生成长不利的恶劣风气,积极协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3)加强研究德育教育工作,实现科学德育教育。杜绝形式主义,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分类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关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居于主体地位,自觉的加强自我品德修养。

总之,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各种方式来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方法将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出全面健康发展的中小学生。

[1]窦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及思考[J].课外语文,2015,(08).

[2]张清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01).

[3]刘代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5,(03).

[4]张茜.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03).

G623.2

B

1008-7508(2015)12-0041-02

本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B294,项目负责人:乔芳菲,参与人:张冰洋。

2015-10-09

乔芳菲(198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猜你喜欢

语文工作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