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5-04-16于欢欢

建材与装饰 2015年44期
关键词:硅酸盐外加剂骨料

梁 辉 于欢欢 周 朋

(1.连云港市盐东水利工程管理处 江苏 连云港 222500 2.灌南县张店水利站 江苏 连云港 222500)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梁辉1于欢欢1周朋2

(1.连云港市盐东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连云港2225002.灌南县张店水利站江苏连云港222500)

在水利水电工程及土建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占了整个项目的很大比重,也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现场施工配合比控制是保证混凝土内在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现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目前在混凝土施工时正确进行配合比控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混凝土;配合比;施工;骨料;水泥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混凝土由于取材的广泛性,自身的抗压强度高,可以在施工中浇筑成各种形状,而且不易风化和耐火性能很好,后期的养护费用又比较低,己经成为当今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但是施工裂缝却成为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突出顽疾,对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物的外观、安全性能、结构强度以及稳定性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中,要合理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以及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1 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极大地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综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常常存在以卜的问题,因超负荷运转产生质量的问题,老化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可能还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技术,是保证水利工程达到标准和规范的一个重要方法。

2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不当原因分析

制作混凝土时所选用的制作材料以及材料的配合比例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混凝土的实际抗拉强度,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制作材料的配合比例不当主要是指水泥用量过大、含砂率不恰当、水灰比例过大、所选用的外加剂不恰当以及所选用的砂石骨料种类不恰当等,这些因素虽然不同,但都是互相关联的。由这些因素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由于材料骨料的颗粒直径越细,混凝土需要的石灰用量以及用水量就会越多,后期混凝土的收缩量也会越大,此时如果选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村料及其比例不恰当,无疑又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程度,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混凝土制作材料中所含的泥沙量太大,使得混凝土收缩程度加大,更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3)由于混凝土制作时所选用水泥品种的原因,矿渣硅酸盐水泥比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收缩程度大,在近几年的水利工程施工中,一般不再使用前者,而是广泛地使用后者,以从根本上减小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3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原则是以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原则为基准,确保施工的强度和稳定性。①运用工作性能较好的混凝土拌和物,其易性较好,在搅拌、运输以及振捣方面都较为方便,并且能够保障搅拌均匀;②不会产生不均匀的变形以及裂缝;③高密实和低渗透特点使其能够抵抗环境中的一些侵蚀物质,保证碱集料反应不会发生;④必须按强度、耐久性与施工工作性要求,设计出合乎要求的胶结材浆体。有了胶结材浆体体积,则在每平方米混凝土拌合物中,除去浆体体积和空气体积就是砂、石体积。然后根据石子最大粒径按堆积密实及有利于流变性原则选择合适的砂率,即应得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⑤强度能够达标,并且无倒缩,降低成本。

4 原料的控制

施工是工程建设的最关键环节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因素因而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逐一强化对各个环节的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最终达到理论配合比的要求施工企业只有充分的做到对施工环节混凝土的配合比的科学拌制,才能为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提供一定的科学保障从而推进科学施工进程。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在达到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等规范要求指标的基础上,应优选水泥用量少、水灰比小的配合比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水工构件截面、操控水平和施工浇筑振捣工艺、砂石施工原材料质量等合理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

4.1水泥的控制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原材料,和水一起形成水泥浆,起胶结作用。目前水电工程常用的水泥主要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当混凝土所用骨料为碱活性骨料时,必须使用控制水泥熟料含碱量的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并使混凝土中的总碱量低于规定要求。在混凝土工程开始前,对所使用的水泥必须先进行原材料试验、相容性试验及按规范分批(每200~400t)检验其标号、凝结时问和安定性。经检验小合格的水泥,不能使用。

4.2合理使用外加剂

外加剂的添加量相对较少,对混凝土的前期或最终质量影响不可小视,必须保证添加量的准确。对于固体的外加剂应提前按每盘用量称量包装,需要配制为液体的外加剂应按每盘用量及确定的添加容器调配成一定浓度的液体,这样便于现场添加和控制,确保计量准确,使施工配合比最大限度地与理论配合比相符。

4.3骨料的控制

骨料因其自身的特性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其中,粗骨料的线膨胀系数、种类以及级配等对混凝土抗裂的性能具有很大影响。细骨料会最终包裹骨料的整个表面,所以其特性和级配构成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细骨料应该持续的进行级配,粗细骨料的选择必须与国家的相关规定相符合。另外,矿物掺合料也经常出现在混凝土的原材料中,而其中的粉煤灰就是最广泛的一种掺合料。粉煤灰一般选择密度高需水小的效果最好。

5 配合比的确定

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环境、施工部位及施工设备等将水工混凝土可进行不同标号与级配的划分。在施工前,应严格参照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设计标号,并在具有一定资质的实验室中,根据各自的标号、级配等分别进行有效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试验参数,确定设计要求规定的配合比。确定了混凝土理论配合比之后,需在混凝土拌合浇筑前,根据相关要求规定对砂石骨料进行必要的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调节计算。一般砂石骨料规范的标准为骨料的超径率小于5%,且逊径率小于10%,该标准和有关规定当中各个级配骨料的称量误差小于2%相统一,如果忽略了超径和逊径问题,那么各级配骨料的称重误差的控制也就失去了作业的意义。对此,水利工程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按照现场检测、各级配骨料的超径、逊径及含水率等参数,准确调节计算,使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得到确定。

6 结语

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混凝土的质量决定,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策略控制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减小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及其质量,提高整个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耐久性。

[1]万小凤.浅谈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J].江西建材,2014,21:132+136.

[2]邱会旺.水利工程定额中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研究[J].建筑经济,2011,09:49~52.

[3]张勇,石妍,杨华全,董芸.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以新疆米兰河山口水利枢纽工程为例[J].人民长江,2015,S1:186~188.

TV544

A

1673-0038(2015)44-0264-02

2015-10-11

猜你喜欢

硅酸盐外加剂骨料
矿化剂对硅酸盐水泥煅烧的促进作用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纳米材料改性硅酸盐水泥研究进展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及其控制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