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机制

2015-04-16

建材与装饰 2015年44期
关键词:离线农村土地土地利用

王 琳

(贵州省第三测绘院 贵州 贵阳)

研究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机制

王琳

(贵州省第三测绘院贵州贵阳)

以第二次土地调查为基础,对农村土地利用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更新机制。通过对更新机制的研究,促进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数据变更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证各个级别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内容的准确,为相关地区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更新提供参考。

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更新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的土地利用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土地信息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土地利用的需求,所以我国进行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对我国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掌握现有土地利用的真实数据,以便对我国的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GIS数据库建立了全面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为土地规划、用地审批提供详细的数据参考,保证土地利用情况的实时性。为了保证土地利用数据库的长期使用,需要对数据库资源进行更新,建立起长效的更新机制,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

1 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概况及主要特点

第二次土地调查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为技术标准,对土地的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查清现有土地使用权的具体状况,以国家下发的1:1万正射影像图作为技术底图,调查每块土地的位置、范围、具体分布情况和使用面积等等。建立起完善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每块使用中的土地进行分析,获取土地使用范围、面积等利用信息,并绘制成完整的图形文件,让不同区域的土地都可以反应在土地利用数据库中,为土地规划和用地审批等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控,保证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长久发展。

第二次土地调查应用到了先进的GIS、GPS和RS技术,并建立起完善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方便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第二次土地调查以县为最小单位,对每个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数据分层,并利用空间管理系统,实现了土地利用数据的动态管理;参与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人员均为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数据库的输入处理。

2 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

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是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结构而建立的,所以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以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土地基本资料为主,并对相关的土地利用资源进行影像集、图形文件的建立,对数据库资料进行实时更新和处理,保证了数据库资源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1土地利用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数据库主要以主体数据库、土地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共同构成。该数据库可以满足我国土地调查的使用需求,同时也可以对调查成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对土地资源的相关处理都可以在该数据平台上完成。具备土地利用、农田所属和基本农田等全部的适量数据,并还有与之对应的各种文字报告,实现了土地利用资源的全面管理。

2.2土地利用数据库的管理功能

土地利用数据库的管理功能包括土地信息的图像处理、土地资源的矢量采集、数据格式转换、土地信息查询、土地利用情况统计汇总、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历史数据管理、数据资源变更等等。

2.3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应用范围

土地利用数据库可以应用到未来建设用地的审批当中,土地资源的相关执法以及督查也可以利用数据库内的相关信息作为基础,实现我国国土资源的实时管理。

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为农村土地的变更和管理提供了数字化的平台,实现了土地管理部门的高效率管理,也为相关建设用地项目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解决了我国土地利用管理较为落后的现象。在土地规划中应用土地利用数据库可以对土地已使用情况进行快速查询,确保为土地开发和土地整理提供详细而又准确的资料。在建设用地审批中应用土地利用数据库可以减少审批环节,加快审批速度。在土地变更调查中应用土地利用数据库可以降低变更调查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使变更调查的结果更加准确。土地利用数据库在土地资源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利用情况检索、土地变更情况统计等多方面中进行应用,保证了我国的土地利用情况与国土信息资源的管理情况相匹配,解决了我国土地利用情况不详实的问题。

3 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更新机制

3.1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变更原因

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变更原因主要分为自然变更、人为变更和其它变更。其中自然变更是指由于自然灾害对土地利用情况产生了破坏,导致土地利用情况产生大面积的变化,这种情况需要对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尽量保证数据库变更的准确性,所以变更步骤比较繁琐。人为变更是指由于建设需要、土地规划而产生的变更情况,这类变更不存在变更数据不匹配的情况,所以数据库的变更会比较准确。其它变更是指农村的道路拓宽、道路新建、池塘改建等使土地利用情况产生了变化,需要对原有的土地利用资料进行简单的处理即可完成数据变更。

3.2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更新机制

对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更新不再以县级为单位进行年度变更,而是要通过互联网把各个乡镇也加入到更新范围内,扩大更新范围,减少县级单位进行土地利用情况变更的难度,加快变更速度。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更新机制为土地利用资源的离线下载→离线编辑→上传更新→数据入库。

3.2.1离线下载

在土地利用资源的离线下载阶段,更新人员要根据自身的工作范围,选择要进行数据更新的具体区域,选定完成后想数据库的服务器发送资源下载请求。为了保证土地利用数据管理的有序性,更新人员需要通过内部账号来登录土地利用数据库。得到系统的允许后,服务器会将更新区域的临时文件进行下载,下载完成后,服务器会经临时文件删除掉,保证了数据库资源的安全性。

3.2.2离线编辑

更新人员将临时文件下载完成后,对数据文件进行转换,转换成可以编辑的文件,之后对相关的数据资源进行更改。离线编辑可以使更新人员的客户端即使和主服务器断开了连接也能保证编辑工作的完成,保证了资料编辑的完整性。

3.2.3上传更新

在更新人员将土地利用文件全部编辑完成后,将文件转换为特殊的个数,传输到服务器的临时存储空间中,传输完成后,文件将会进行更新。在这个过程中更新人员不要删除已经编辑完成的文件,避免文件传输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导致文件的损毁。

3.2.4数据入库

在更新数据全部传输完成后,会自动存储到土地利用的数据库当中,在存储成功后服务器会对更新人员的客户端发出通知,通知其将离线编辑文件删除。

4 结论

通过对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特点进行阐述,分析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管理功能和应用范围,研究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更新机制。促进土地资源日常管理过程中数据的交换与更新,实现了土地利用变更情况的有效衔接,保证了土地利用数据的实时性,有利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提高。

[1]邹艳红,刘玲玲,姚封.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立和土地利用分析——以怀仁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为例[J].城市勘测,2010,02:13~18.

[2]田党生,张博.第二次土地调查省市县三级数据库更新审批机制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0,03:39~42.

[3]王履华,彭英.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机制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03:68~70.

[4]尹福林,刘慧颖.关于加快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应用研究——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为例[J].西部资源,2010,06:7~11.

[5]张寒梅,徐汉卿,苏博文,向晗.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研究[J].测绘通报,2012,11:95~97.

TP311.13

A

1673-0038(2015)44-0179-02

2015-10-12

猜你喜欢

离线农村土地土地利用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异步电机离线参数辨识方法
呼吸阀离线检验工艺与评定探讨
浅谈ATC离线基础数据的准备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离线富集-HPLC法同时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5种合成色素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