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2015-04-16刘冬学

建材与装饰 2015年44期
关键词:裙楼建筑施工裂缝

刘冬学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刘冬学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物数量以及建筑规模空前发展。随着建筑规模和建筑结构体积增大,由于温度、沉降、收缩等条件影响,建筑结构裂缝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危害建筑质量和安全,而运用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建筑结构裂缝问题,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建筑施工;结构裂缝;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人员经常面临混凝土温度应力、收缩、变形等诸多实际问题,严重威胁建筑的安全和功能使用。后浇带技术主要建立在客观实际限制及现有问题带来的影响,为建筑高低结构浇筑密实混凝土,使其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经实践运用表明,后浇带技术能有效防止发生变沉降、降低温度收缩作用,确保建筑施工质量。

1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1.1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内涵

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指建筑施工过程中,为避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自身收缩不均、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根据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把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现代建筑由于受建筑使用功能及建筑整体造型的限制,一些超长结构不宜设置伸缩缝,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不设置伸缩缝时,就要采取措施避免结构开裂。在增加伸缩缝最大间距的相关措施中,设置施工后浇带是在结构施工阶段防裂措施的有效做法。这种为避免因建筑面积过大,结构因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为伸缩后浇带。当建筑结构高度差较大,结构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例如高层建筑和裙房之间也常采用施工后浇带解决施工阶段的沉降问题。这种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1.2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特点

按照技术角度分析,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并非单一技术,而是一项可以满足多项要求的综合性技术。近年来经大量研发与工程实践表明,后浇带技术可以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达到理想成果。例如硬结的新浇混凝土因热胀冷缩而出现结构裂缝时可以使用温度后浇带技术。目前建筑施工范围较广,办公大厦、写字楼、住宅小区等,因热胀冷缩而出现结构裂缝现象较为常见,导致施工中断,延长工期,带来施工成果损失。而运用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硬结收缩期间因温度变化影响,解决发生变形和裂缝问题,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再如,大面积建筑结构可以运用收缩后浇带,即先以30~40m为间距设置宽为70~100cm的缝,再直通加弯或搭接缝内钢筋,以此通过后浇带的预留保证混凝土可以实现自由收缩。

2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

2.1材料与浇筑工艺选择

后浇带材料选择时,通常选择不具备收缩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并掺入适当减水剂,在经过科学的混凝土搅拌配置,保证后浇带的强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使用合适的方法预防新旧混凝土的界面裂缝。混凝土的浇筑应严格根据施工方案执行,并重视模板侧向压力的管控。浇筑垂直后浇带时,应保证模板钢丝网的完整性,进而充分振捣混凝土。模板与振动棒的间隔应控制好,防止混凝土发生水泥浆流失等现象。

2.2后浇带的选择与设置

(1)选择后浇带形式。断面式后浇带作为常用类型,通常要求保证后浇带与混凝土保持相同的断面形式。断面形式的后浇带有平直缝、V形缝、阶梯缝及企口缝等几种,其中平直缝较为常用。如果房建工程中墙与板厚度超过60cm,可以使用企口缝,低于30cm则可使用平直缝,在此区间则选择阶梯缝。

(2)选择后浇带位置。浇筑后浇带时应尽量选择受力较小的构件,不宜将后浇带设置在剪力墙中部,最佳选择是将后浇带设置在梁、板的反弯点周边,因为该部位针对剪力及弯矩的影响较小。

(3)设置后浇带间距。如果没有相关施工图纸指导下进行后浇带设置时,应结合工程实际与后浇带的施工标准进行设置;如果施工图纸中预留了位置则根据图纸施工。设置后浇带间距时,应按照房建工程实际情况设置预留缝隙,施工图纸并非是唯一准则。常规房建工程以矩形为主,后浇带间距应控制在40cm以内,应结合房建工程当地气候条件等来决定最低间距。

(4)控制后浇带施工时间。通常混凝土结构收缩的构建都在两个月以内完成,然而针对高层板式建筑和裙楼基础及结构而言,要求在沉降施工完成后开展后浇带施工。因为高层板式建筑与裙楼施工基本同时开展,与裙楼的施工量相比,高层板式建筑的施工量要更大一些。裙楼施工完成后高层板式建筑也未必能完成作业,这样容易形成裙楼沉降在前主楼沉降在后的问题。有可能裙楼沉降超过主楼沉降,需要在主楼沉降完成后再开展后浇带施工,防止这样结果产生;如果建筑工程工期较长,因为季节性交替引发浇筑工程推迟,为避免因疏忽大意忘记实施浇筑工序,要求在设计图纸上加以体现。

(5)科学配置配筋。房建工程施工中后浇带设置以后,使用钢筋切割时要求确保结构间良好,不破坏结构的整体性能。房建工程中的一些结构,如基础墙面等的钢筋在荷载影响下,不能直接进行钢筋切割。如此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能,提高施工效率与安全性。如果后浇带设置跨度过大,必须进行受力钢筋切割时,应在切割以后和后浇带浇筑前,将其再次焊接成一体,重新形成受力钢筋,以保证房建工程在受到上层荷载时不发生剧烈形变现象。

(6)合理支设模板。浇带技术的使用效果毋庸置疑,然而若想在大型施工中或复杂工程中取得理想成果,要求把握好后浇带技术的要点,按照不同施工要求,发挥出技术要点的积极作用,实现工程质量的稳固和工程进度的提升。根据以往经验,合理支护模板是后浇带施工技术中的关键,待确定施工组织计划科学合理后,应先降低后浇带位置垫层标高,通常为50~100mm之间,并以50m为间隔设置便于清除雨水、后浇带垃圾、养护用水的积水坑。该技术要点偏向于硬性要求,应加大执行力度,防止给今后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的后期养护

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造成垃圾堆积,完成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并清理干净以后,应使用木模板在顶部进行封盖,并运用砂浆将挡水带作出,在四周设立临时栏杆进行维护。为确保垃圾杂物不会掉入后浇带内,基础承台后浇带的留设应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对木盖板进行覆盖,与后浇带相比,盖板两边应各宽出500mm以上。对于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来说,应运用砌砖进行保护,防止出现污染问题。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以后,应运用覆盖物保水的方式开展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以超过15d为宜。并且在后浇带两侧和附近应设置栏杆进行维护管理。加强养护基础上,还就注意超荷载震动原防范,从而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效果理想。

4 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目前在房建工程中运用较广,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既能够避免建筑物在温度、降低、收缩影响下产生的裂缝现象,又能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1]李武.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探讨[J].工程与建设,2012(03).

[2]费云洪.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8).

[3]赵庆峰,曾晟.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J].建筑技术,2011(02).

[4]周宏玲.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措施[J].低温建筑技术,2009(04).

TU755

A

1673-0038(2015)44-0046-02

2015-10-20

猜你喜欢

裙楼建筑施工裂缝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浅析柱竖向变形之差对梁弯矩及配筋率的影响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地球的裂缝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