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旱作农业与国外智力引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2015-04-15赵贵宾朱永永赵小文熊春蓉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旱作全膜垄沟

赵贵宾,岳 云,朱永永,赵小文,熊春蓉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20)

国外智力引进工作一直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一项措施[1-5],多年来,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本着突出引进、增进合作、强化消化、加快转化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专家开展指导和培训,建立示范基地,搭建窗口与平台,取得可喜的成效。

1 示范基地建设概况

榆中县石头沟村旱作农业与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始建于2006年,由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共建,为甘肃省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展示示范、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多学科的发展与融合起到了推广动用,成为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展示的窗口与平台。该基地位于榆中县连搭乡石头沟村,距榆中县城3 km,距兰州市38 km,海拔1 970 m,年降水量250~400 mm,年蒸发量1 400 mm,年均气温7.4℃,≥10℃有效积温2 625℃,无霜期121 d,属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是甘肃省旱作农业区的典型代表。全村有耕地面积418.5 hm2,其中核心示范基地面积86.7 hm2。

近几年,石头沟示范基地结合国外智力的引进,围绕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组织开展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全膜双垄沟播秸杆还田、全膜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延伸和农机农艺结合机具试验等5个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示范推广了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目前,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作物已从玉米、马铃薯拓展到西葫芦、花椰菜、娃娃菜、甘蓝等蔬菜,种植区域已从甘肃走向宁夏、青海、陕西、内蒙古、辽宁等旱作省区,石头沟已成为省内外旱作农业综合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和学习培训的基地,示范点先后有省部级领导、国内外专家和农业考察团参观考察,并多次接待全国旱作农业现场会、甘肃省旱作农业现场会等旱作农业大型现场会。

2 主要做法

2.1 按引智、消化的方向实施示范基地项目

为加强过交流与合作,在甘肃省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申报了《玉米病虫害管理及高产栽培项目》和《马铃薯病虫害管理及高产栽培项目》,针对甘肃省农业生产中的弱点、难点,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国外专家智力引进工作。2013年7月18日至8月1日,邀请德国马铃薯专家彼得·罗斯(Peter Roth)先生赴漳县、岷县、宕昌、武都、徽县、庄浪6个县(区)进行技术指导。2013年8月27日至9月6日,邀请奥地利玉米专家Joachim Kramer博士赴凉州、甘州、肃州、敦煌4个区(市)进行技术指导。2013年9月12—23日,邀请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马铃薯专家Samuel Asiedu教授来甘肃进行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培训与交流。2014年9月10—23日,邀请加拿大现代农业专家Carrie Ross博士先后赴民勤、凉州、白银、通渭、秦州5个县(区)进行技术指导。

2013—2014年共邀请了4位玉米、马铃薯、现代农业方面的专家来甘肃,对19个县(区)开展培训工作,先后举办19期培训班,培训技术人员1 400名。

2.2 按创新合作目标建立综合性示范基地

为进一步拓展基地建设内容,创新基地建设思维,在基地建设中,加强了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了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深层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地膜回收利用、新型覆盖材料、作物营养强化提升等一系列研究工作,使基地建设的层次进一步提高,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建设理念更加超前,基地的综合性进一步凸显。

2.3 按专业标准要求发挥技术培训功能

规模的生产基地、优势的产业龙头、有效的利益联结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在基地建设中,充分考虑“政府+龙头+基地+协会+农户”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为整个产业链开发和配置人才,努力使基地具备培训、观摩、示范、研究四大功能。在具体的操作中做到了有目标性、针对性的开展引智培训工作,对每年的引智工作进行认真的计划,按照产业化经营的需要构筑培训功能,按照专业化布局的规划把握培训重点,按照标准化生产的实际确定培训内容,按照技能化培训的目标落实培训任务,按照农民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同时在榆中县启动了甘肃省首批农民田间学校,共5所。在推广理念上,引入了“以人为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改变了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传统形式;在培训方法上,采用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的培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目前,5所农民田间学校运行正常,在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石头沟旱作农业与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建立以来,先后开展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核心的培训9期,培训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1 354名,对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全国的推广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按联合、联络的定位开展技术交流

石头沟示范基地的建设,先后接待了朝鲜、非洲、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专家学者的多次考察学习,并且依托国际合作项目,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到肯尼亚。同时先后举办了旱作农业技术研讨会、甘陕宁晋四省区的旱作农业协作会,中国-肯尼亚旱作农业高峰论坛、干旱农业与生态农业可持续性国际会议、作物营养强化提升等联合联络的定位交流会议,做到了基地建设成果示范与科学研究的统一,高端论坛与基层推广的统一、对外交流和对内推广的统一、深度研究与实用技术的统一。

3 取得的成效

3.1 了解了国际最新动态

通过引智示范基地建设,了解了国际玉米、马铃薯的发展趋势。在发达国家农业已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已用开大型农场作物生产管理。德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物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轮作倒茬已得到广泛应用。

玉米品种改良和种质资源保护是玉米产业发展的基础。但甘肃省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目前在育种技术上还以常规技术为主,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作为一个玉米制种大省,应该借鉴国外经验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3.2 掌握了国际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

通过引智基地建设工作,初步掌握了国际先进的玉米生物育种、耕地培肥、“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生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真空杀虫储藏,以及精深加工等综合利用技术,对集成创新甘肃省玉米生产技术体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解决甘肃省马铃薯普遍发生的早、晚疫病防治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3.3 找到了引智项目实施的抓手

在基地建设中,形成了总站领导牵头成立专门机构加强领导,建立专家技术小组承担责任,高中级各级技术人员分工落实,省市县加强合作联合推动,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模式,将这一模式推广,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必将推动引智基地项目建设和人才培训工作更好的开展,并发展更大的作用

3.4 探索出了人才培训的新模式

通过基地建设,实现了国际新技术的就近示范及效果评估,降低了学习成本,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利用国际先进培训模式加强农民培训,实现了农民新型技能人才的加速培养。通过基地搭建的平台,实现了国内外、省内外、县区、示范县乡镇、基地农户等多层次的交流,提高了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对解决我省农业标准化生产,改善作物品种、品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发展深加工和建立营销网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意义。

3.5 总结出了提高组织化程度的新方式

通过引智基地建设和人员,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的观念得到转变,视野进一步开阔,积极性得到调动,他们学习国外的经验,积极流转土地,成立专业社,建立家庭农场,借鉴国外的管理方式,使玉米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模式开始由政府主导转向政府扶持、龙头带动、人才引领、协会助推的方向,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大大提高,种植效益有效提升。

4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建议

4.1 提高农业引智工作的实效性

一方面甘肃省农业比较落后,农民素质较低,需要更多的引智项目。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周期性强,大田指导季节要求高,要及时下达项目计划,以便与拟聘专家进行有效地洽谈沟通,为专家提供本省农作物的基本情况及生产模式,并能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来本省开展培训和指导,提高引智工作的实效性。

4.2 提高专家的针对性

建议引智管理部门建立优秀外国专家库,保证把高水平的“真”专家引进甘肃省开展工作,从而推动引智工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逐步转变,真正做到“宁缺毋滥”,进一步提高国外智力引进工作的效率。

4.3 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

选择引智取得初步成效的技术,有针对性的组织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人员、科研教学人员赴技术发达国家进行出国(境)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学习真经,激发灵感,加快技术转化,提高引智水平,真正做到“请进来,走出去”。

4.4 强化保障措施

一方面加强对引智工作的领导,把引智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面给予重视,出台政策把引进项目与科技成果评审挂钩,把引智工作成效与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年底考核等挂钩,调动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加对引智项目及基地建设经费的支持,增加示范基地建设的经费,同时,引智项目除安排专家的费用外,还应适当安排接待费用。

[1] 外专局.关于农业引进国外智力[J].专家工作通讯,2001(10):2-4.

[2] 福建省外专局.南方红豆杉繁育技术列为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J].专家工作通讯,2005(2):39.

[3] 王建红.四川水产业引智成果推广成效显著[J].国际人才交流,2005(1):25.

[4] 刘志民,欧阳晓光,韩纪琴.我国农业引智成果创新推广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1):23-25.

[5] 刘志民.加入WTO对我国农业智力引进的影响[J].专家工作通讯,2002(2):20-21.

猜你喜欢

旱作全膜垄沟
让“有机旱作·晋品”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在『有机旱作』上做出特色
种植方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垄沟集雨种植系统水分入渗特性模拟研究
旱地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地膜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