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早期抽薹防治技术

2015-04-15汪淑霞宋振华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矮壮素光周期成花

汪淑霞,宋振华

(1援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定西 743000;2.甘肃省定西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定西 743000)

早期抽薹问题是当归生产的一大瓶颈。据生产实践,当归早期抽薹率一般为20%~50%,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1-3],对土地资源及生产资料造成了严重浪费。通常当归生长发育周期为3年,第1年为育苗期,第2年为成药期,第3年为抽薹开花结籽期。但有的植株在第2年就提前抽薹开花,简称早薹。早薹的当归根部不能膨大木质化,使产量下降,失去药用价值。从当归成花角度分析,花的发生至少与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有关:花前成熟,即当归必须达到一定大小、年龄或发育阶段,才能接受其花诱导;光周期反应,即当归对昼夜相对长度的反应,某些植物必须经过合适的光周期诱导才能成花;春化作用,当归只有通过一个时期的低温才能获得成花能力;营养和其它条件也可以影响成花过程[4-6]。从当归的栽培实际出发,种子的遗传保守性、种苗营养、人为拉长生长期、施肥、海拔、光照等都会对其成花条件产生直接影响。有效地防治当归早薹对增加产量、确保质量、提高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 选择栽培区域

根据当归生物学特性和甘肃省道地药材种植区划,适宜栽培区域要求海拔2 000~2 500 m,年平均气温 4.5~5.5℃,年降水量550~650 mm,年湿润度1.0以上。

2 合理施肥

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75 000 kg/hm2、N 240~255 kg/hm2、 P2O5105 ~120 kg/hm2、 K2O 45 ~60 kg/hm2,N、P2O5、K2O 比例约为 1∶0.50∶0.21。

3 选种留种

首先避免采用火药子育苗移栽;其次,将留种株在现蕾初期摘去主茎,起到打破顶端优势、促使基生侧枝发育的作用,形成多数长势均匀的侧茎,以缩小种子间的个体差异,使种子发育程度比较适中均一;再次,控制种子的成熟度,要用分期采收的方法选中等成熟度的乳熟种子留种;最后,通过有效控制施肥、播种密度和苗龄,防止形成大苗。苗龄控制在100~120 d,种苗茎粗0.3~0.4 cm,长度10 cm以上,百苗重60~100 g为宜。

4 控制生长阶段

只要人为控制春花阶段或光照阶段的任何一个阶段质变的正常进行,均可控制营养阶段向生殖阶段的转变,起到防止提前抽薹的作用。生产上控制春花阶段远比控制光照阶段容易,因为冬季贮苗期间种苗比较集中,便于进行春化阶段控制,将贮苗湿度控制在60%~80%,温度控制在-7~5℃,可相对降低抽薹率;也可在移栽后通过遮光等措施来降低早期抽薹率。

5 保护种苗

在当归栽植时,要做到对苗子不掐根、不截根、不分杈,保证种苗完整无损。药农的传统经验要掐掉根系的一部分,可长成较大的芦头。但种苗根系受损后,将会促发早薹,受损愈严重,早薹率愈高。为了防止当归早薹、稳定产量,保护种苗完整无损是防止或减轻当归早薹的有效措施之一。

6 生长素调控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和蘸根处理对当归的抽薹率抑制作用从小到大依次为植物健生素、乙烯利、矮壮素[7]。在增叶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比久(B9)、多效唑(PP333)及矮壮素(CCC),当归早期抽薹都将会有所抑制,使植株基节缩短,茎节粗度增加。用矮壮素200倍液或乙烯利400倍液浸苗,可抑制早薹,对产品质量无不良影响,使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还可改善或提高当归质量。

7 改善栽培方式

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和有机肥、适宜密度、适期移栽、黑膜栽培、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等农艺措施的综合应用均可有效控制当归早期抽薹。当归与蚕豆间作栽培可有效地改变光周期与光照强度,对减少当归早薹有一定作用。推广种植2行蚕豆间作1行当归,或2行蚕豆间作2行当归,当归行距40 cm、株距20 cm,当归距蚕豆行距20 cm,蚕豆行距20 cm、株距15 cm为宜,也可防止早期抽薹。此外,于春季或秋、冬季直播,日光温室育苗带土移栽等方法都可显著减少当归早薹。

8 选育耐抽薹品种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归早薹问题,选择耐抽薹品种是首要途径。可通过推广应用当归优良品种、田间选择生长健壮、抗逆性强、耐抽薹的材料进行留种。同时筛选其耐抽薹基因,然后通过基因导入等手段,攻克常规育种方法的盲目性,结合组织培养缩短育种年限,培育出耐早薹品种。

[1] 徐继振,刘效瑞.甘肃当归提前抽薹的防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1):660-662

[2] 邱黛玉,蔺海明,刘学周,等.当归成药期生长动态及其早期抽薹规律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 2008(6):15-18.

[3] 武延安,陈 垣,蔺海明,等.当归早期抽薹研究进展[J]. 甘肃农业科技, 2007(3):20-23.

[4] 张广学,李静华.当归[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33-37.

[5] 武延安,李向东,郭增祥,等.当归与3种作物间作对当归早期抽薹及麻口病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3(10):45-47.

[6] 王春明.当归提早抽薹综合防治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 2008(8): 61-62.

[7] 尤 扬,叶永忠,张晓云,等.植物外源激素对盾叶薯蓣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河南科学,2005(1):42.

猜你喜欢

矮壮素光周期成花
不同光周期对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矮壮素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随想
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特性的影响
不同光周期对高粱叶片和蚜虫体内营养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海南冬季诱导火龙果开花的补光条件
修剪方式对大棚青提葡萄成花坐果的影响试验
今天的光周期是多少?
计算今天的光周期
矮壮素对中国水仙的矮化效应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