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5-04-15

吉林医学 2015年18期
关键词:护理体会临床观察

田 莹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关于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田莹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目的:分析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56例破伤风患者,加强患者病情监测,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 56例患者治愈率94.6%;其中2例患者因窒息而死亡,1例患者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患者平均每天抽搐次数(4.5±0.8)次,平均住院时间(11.8±1.6)d。结论:加强破伤风患者病情观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维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此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破伤风;临床观察;护理体会

[收稿日期:2014-12-22编校:王丽娜]

破伤风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病,由破伤风杆菌毒素导致,且破伤风杆菌进入机体后并快速生长繁殖,生成外毒素而诱发急性特异性感染,存在较高病死率,其病死率高达30%,而重型破伤风病死率高达70%[1],危害性大。破伤风患者反复抽搐、痉挛,致呼吸道分泌物显著增多,呼吸道变窄,通气量减少,严重者窒息甚至死亡。因此本文以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患者临床观察,并分析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破伤风患者均于2012年4月~2014年5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男41例,女15例;年龄24~60岁,平均(42.8±2.7)岁。

1.2治疗方法:56例患者经去除传染源,中和机体内游离毒素,气管切开,控制肌肉强直和抽搐,给予必要肠内营养支持,维持机械通气,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通畅呼吸,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积极控制和降低肺部感染。

1.3临床观察:①观察生命体征:外界因素会对破伤风患者产生巨大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稳定性较差,膈肌、呼吸肌持续痉挛,生命体征易变化,因此必须要加强患者心肺功能监护,注意患者呼吸频率,若呼吸困难需立即报告医生,积极处理。注意患者体温变化,高热患者予以冰敷等物理降温。②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肉和精神状态:每位患者因感染病灶差异,临床症状也不相同,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尽早发现异常情况。患者早期表现面部表情呆板、反应迟缓、精神紧张;面部肌肉痉挛、咬肌、牙关紧闭、张口困难,面容苦笑;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则会累及四肢、躯干,肌肉抽搐,呈角弓反张,上肢屈曲,下肢伸直。③密切观察患者药物使用情况:镇静是患者主要治疗方式,密切注意患者镇静药物使用情况,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剂量,通常患者用药后维持浅睡眠状态,尽量不要刺激患者,以免发生严重痉挛,避免大剂量药物抑制呼吸中枢系统。

1.4护理方法

1.4.1用药护理:患者入院后即可建立一条静脉通路,留置针和三通管,避免多次穿刺与肌肉注射对患者造成刺激,同时输注镇静、冬眠药、青霉素及其他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用药期间抽搐次数、间隔时间、睡眠质量、呼吸频率等,尤其是重视是否存在冬眠药物过量而造成呼吸衰竭。镇静药物使用时,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随时调整药物剂量、滴速及间隔时间。

1.4.2口腔及皮肤护理:痉挛抽搐时及时取舌垫置入口腔,以免咬伤舌头和口唇,用清洁干毛巾擦拭全身皮肤,更换内衣、床单和被褥,保持床铺清洁干燥,以免发生压疮、褥疮。

1.4.3维持呼吸道通畅:患者长期卧床,肺底肺泡膨胀不全易形成坠积性肺炎[2],尤其在抽搐时,喉肌痉挛,呼吸道易被痰液堵塞,诱发窒息。因此为维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吸氧,必要时予以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床旁放置气管切开包、氧气吸入装置,准确齐全急救物品、抽搐频繁、无法咳痰者需以吸痰器吸出;抽搐频繁无法控制者尽早气管切开供氧,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人工辅助呼吸。

1.4.4创建良好病房环境:为患者创建隔离病房,病房门作标识。所有物品、地面均每日消毒,紫外线灯照射空气。尽量控制探视次数,病房定时通风换气,控制适宜温湿度。室内光线柔和,避免一切外界因素刺激。

1.4.5减少刺激性操作:高热患者不宜乙醇溶液、冰水擦浴,可用药物或物理降温,以免冷刺激造成抽搐,鼻饲温度适宜,以免高热造成抽搐诱发呛咳、窒息。各种操作轻柔,声音和缓,避免一切外界不良刺激诱发患者抽搐。

2结果

56例患者治愈53例,占94.6%;其中2例患者因窒息而死亡,1例患者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患者平均每天抽搐次数(4.5±0.8)次,平均住院时间(11.8±1.6)d。

3讨论

破伤风患者护理措施中,因患者每天频繁抽搐,使用合适牙垫以免舌咬伤;病床放置防护栏,以免患者抽搐时掉下床,必要时采用约束带固定患者,避免发生坠床或自我伤害。关节部位以软垫保护,避免肌腱断裂或骨折[3],确保患者安全性。破伤风病情发展快,频繁抽搐给患者带来痛苦,且隔离性操作,发病时偶发骨折、窒息等,均会诱发患者恐惧、悲观、抑郁等情绪,甚至诱发轻生念头。因此护士应先取得患者信任,了解和掌握患者情绪,注意观察患者身体语言,以通俗易懂语言向患者讲述疾病知识,同时予以相应的肢体触碰,如抚摸患者额头,握住双手等,缓解患者不良情绪[4]。若患者气管切开无法交谈,可准备写字板,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同时做好患者家属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得到家庭支持、鼓励。在此次研究中,56例破伤风患者经密切的临床病情观察以及全面性护理干预措施,治愈率94.6%;其中2例患者因窒息而死亡,1例患者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患者平均每天抽搐次数(4.5±0.8)次,平均住院时间(11.8±1.6)d。由此可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采取恰当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4

[1]赵红燕,瞿燕萍,何志军.破伤风患者气管切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4):379.

[2]史秀清,齐有菊,王秀华.护理干预对破伤风患者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71.

[3]杨运娟,陈文娜,陈群梅.舒适护理在破伤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1):1654.

[4]王菊美.优化破伤风注射流程 降低破伤风皮试阳性率[J].吉林医学,2012,33(29):6469.

猜你喜欢

护理体会临床观察
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焦虑的护理分析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