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

2015-04-15邓华菲马莹煊谭玉林陈晓岚郭皖北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5年9期
关键词:生理学医患病理

邓华菲,马莹煊,周 琴,李 坚,谭玉林,陈晓岚,郭皖北*

(湘南学院1.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2.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1班,湖南郴州 423000)

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

邓华菲1,马莹煊2,周 琴1,李 坚1,谭玉林1,陈晓岚1,郭皖北1*

(湘南学院1.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2.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1班,湖南郴州 423000)

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是以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目标,提倡转化医学理念组织病理生理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疾病的发展变化、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使病理生理学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承担名副其实的“桥梁”作用,最终实现“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的转型发展目标。

病理生理学;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转化医学;医患

学校转型发展是硬道理,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把“应用性”作为指导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之中。而如何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是每个医学教育者共同的话题。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性学科,也是医学生必修课程,怎样促进学生学好病理生理学,为临床学科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1 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组织病理生理学教学

1.1 必要性

21世纪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中国实行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简称医考)制度,进一步规范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准入资格。现行医考大纲考试由基础医学、医学人文、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组成。病理生理学并不是医考指定科目,但考试时却有许多题目,且只能以病理生理学知识来解答。比如2012和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600道题,与其密切相关的分别有32和30道,远多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10~15道。考题涉及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低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呼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肝衰、肾衰和心衰等。故有人称之为医考“影子学科”[1]。既然病理生理学也是医考的主要内容,在其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入医考的相关因素,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使之与执业医师教育相适应。

1.2 分析医考历年真题确定教学重点

对近5年(2009~2013年)的医考真题中病理生理部分进行总结分析,统计每一章节的出题量,每一章节中某一知识点的出题频数、出题形式等来确定教学的重点章节、每一章节中需掌握、熟悉及了解的内容,使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重点覆盖医考试题,便于同学们掌握医考的出题重点和方向,提前为学生备考打下基础。

1.3 课堂练习中加入医考真题,提高学生自信

在每一堂新课后,使用与本章节相关的医考真题进行练习和检测,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只要认真听课,就能准确的掌握教学重点、正确解答问题,形成医考题目是平时练习题的心理,树立好好学习病理生理学,就能通过医考的信心。

2 以转化医学理念组织病理生理学教学

转化医学的核心是要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可在临床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在实验室到病房之间架起一条快速通道[2]。它的提出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医学教育理念的更新。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其理论性强、内容繁杂、与基础多学科交叉、又与临床学科联系紧密,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知识体系最终要服务于临床。可见,病理生理学学科性质与转化医学理念一致,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病理生理学教学,可以促进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1 CBL课堂教学加强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学科间的联系

高等院校的医学理论教学基本采取“分阶段”式教学模式,即先基础后临床。该模式具有条理清晰、系统性强,但基础与临床脱节也很明显[3]。为了加强与临床学科间的联系,提升教学效果,开展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改革。教学开头导入病例、教学过程中分析病例、教学结束时总结病例,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贯穿整个章节。教师将各个“病理过程”的病因、发病机制、机体功能代谢变化和防治原则等恰到好处地融入临床病例当中,使枯燥无味的“病理过程”在病例中以形象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如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措施等。通过病例分析,使病理生理学与临床知识有机融合。

2.2 利用实验课和网络教学平台开展CBL讨论式学习,建立缜密的临床思维

医学理论课教学多为2~3个小班一起上课,人数较多,不便于CBL讨论式学习,而实验课教学以小组为主,为此,理论课全部结束后,在实验室以小组为单位开展CBL讨论式学习[4]。教师首先介绍病例讨论的思路、方法,然后每组同学开展讨论,主要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展开,并回答相关问题,最后老师解答疑难并归纳总结。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世界大学城网络教学平台与在线教师进行病例讨论。通过 CBL讨论式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对所学的病理生理学知识纵向和横向联系,对整本教材的内容融会贯通;另一方面,用所学到的基础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建立缜密的临床思维。

2.3 开设临床病理生理学,拓宽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渠道

为进一步促进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学科的联系,本校开设了临床病理生理学选修课,主要讲述一些与临床疾病密切相关的病理生理学知识及新进展,如肥胖、衰老、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防治和血管新生与疾病等,进一步拓宽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3 利用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医患关系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后必然要面对的人际关系[5]。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促进疾病治愈的重要条件。然而,当前医患关系却常常出现剑拔弩张、怒目相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医患双方对疾病认识上的差异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这种认识上的差距,自然与医患双方所拥有的医学知识不同有关。那么,怎样缩小这种差距,让患者及其家属认可医生是在全心全意治疗疾病并希望患者快速康复呢?当然,医生在诊治患者时不可能在短短的数分钟内让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有全面的认识,但可以将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让他们对疾病的后果事先产生一定的心理认同感。因此,在疾病的经过和转归中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康复或死亡),某些患者入院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甚至是完全没有症状,但入院后可以表现明显的症状,甚至最终死亡。在患者入院之初,就得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病情的发展走向,否则患者家属可能就会提出这病怎么越治越坏,甚至说“患者是站着进来的,为什么却是横着出去”,从而导致医患矛盾出现。更何况,到目前为止,临床上仍然有许多解决不了的难题,即使医疗水平再发达,医学确诊率和急诊抢救的成功率也不可能达100%。因此,必须从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以“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患病后的结果,而要达到“通俗”解释,医务工作者就要精通病理生理学。

总之,以“执业医师考试和转化医学理念”改革病理生理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实现“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的转型发展目标。

[1]袁修学,袁静萍,刘亚昆,等.病理生理学:医师资格考试“影子学科”[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10:1907-1907.

[2] Zerhouni E.Medicine,the NIH roadmap[J].Science,2003,5642:63-72.

[3]冯蕊,张颖,李凡,等.临床互动式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5:587-589.

[4]邓华菲,欧阳驰,周琴,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64-66.

[5]唐尧,袁爽秋,王海涛,等.由医患关系紧张引起的思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6:643-647.

Educational reform of pathophysiology oriented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DENG Hua-fei1,MA Ying-xuan2,ZHOU Qin1,LI Jian1,TAN Yu-lin1,CHEN Xiao-lan1,GUO Wan-bei1*
(1.Dept.of Pathophysiology of Basic Medicine;2.Class 11,Grade 2012,Clinical Medicine,Xiangnan University,Chenzhou 423000,China)

Educational reform of pathophysiology oriented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to pass the physician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One of essential approach is to implement pathophysiology teaching with the translational medical philosophy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diseas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In that way,the pathophysiology in basic and clinical medicine is worthy of the name of“bridge”,and ultimately achieves the goal of“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ivation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talents”.

pathophysiology;physician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translational medical philosophy;doctor-patient

R642.0

A

10.16352/j.issn.1001-6325.2015.09.034

1001-6325(2015)09-1293-03

2014-12-18

2015-03-24

湖南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13K113);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资金[湘教发(2011)76号];湘南学院重点建设学科资金(XNU-125-KD-019);湖南省医学综合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项目[湘教通(2014)272号];郴州市临床学科“海外人才”智力引进项目(CZ2014043);湘南学院病理研究所基金[院发(2012)4号]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2228720587@qq.com

猜你喜欢

生理学医患病理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