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药工厂工艺生产余热水在空调系统中的利用

2015-04-13隋钰泉张立闵

机电信息 2015年26期
关键词:制冷系统冷却塔源热泵

刘 欣 隋钰泉 沈 森 张立闵

(1.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5500;2.山东贝格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0)

1 项目概况

某制药有限公司是中药制药企业,建筑面积约10 000 m2,原厂区制冷利用风冷模块机为冷源,采暖利用燃气锅炉为热源。生产工艺的余热,通过冷却塔散发到大气中。

本文将对此现状进行节能改造,利用余热水源热泵技术制冷制热,同时制取生活热水。

2 节能改造目标

节能环保是本次改造的重要目标之一。

其目的是降低企业公用设施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舒适、节能、绿色环保型企业。

本次节能改造的目标:

(1)提高制冷、采暖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提高制冷、采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3)在保证系统安全、舒适的前提下,回收利用厂区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设备的利用效率,获取良好的节能收益。

3 原空调系统负荷及工艺生产余热水参数

3.1 空调冷负荷

原有空调机组总制冷量为450 kW,设备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原有空调主机参数表

改造前空调系统的总制冷量为450 kW,考虑到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情况,现预留5%的制冷余量,即夏季制冷的总冷负荷为475 kW。

3.2 空调热负荷

空调采暖热负荷指标为75 W/m2,采暖建筑面积约3 000 m2,空调区热负荷约为225 kW,考虑到极端天气情况,预留5%的采暖余量,故空调区空调总热负荷为236 kW。

3.3 生活热水负荷

根据用户提供数据,厂区内日用生活热水水量Qr为21 m3(其中65 ℃热水12 m3),高峰时刻用热水量Vg为40人×120 L/人=4.8 m3。为保证高峰洗浴用水量,蓄热水罐容积为5 m3。

日加热量Qd=QrCρr(tr-tl)=12×1 000×4.187×1×(65-15)=2 512 200 kJ

高峰小时耗热功率=1.163 Vg(tr-tl)=1.163×4.8×(65-15)=279.12 kW

式中 C——水比热容4.187,kJ/kg·℃;

ρr——热水密度,kg/L;

tr——热水设计温度,℃;

tl——冷水设计温度,℃。

3.4 余热水参数

该余热水为工艺生产冷却水,循环水量450 m3/h,全年水温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冷却水系统水温参数

4 节能改造方案

4.1 夏季制冷

现状:目前采用3台风冷机组为车间内组合式空调箱提供冷水。以上设备均已使用年限过长,单台机组COP值低,能耗高,且无法实现集中控制管理,造成大量电力能耗的浪费。

改造后:采用1台余热水源热泵机组,在夏季运行制冷模式提供冷冻水。主机采用热回收技术,在供冷的同时热回收冷凝热量,免费为洗浴提供热水。

4.2 冬季采暖

现状:冬季采用燃气锅炉制取的蒸汽采暖。

改造后:取消蒸汽采暖模式,采用同一台余热水源热泵机组,冬季机组运行制热模式,从冷却水中提取热量,提供采暖和洗浴用热水。

4.3 厂区洗手、洗澡生活热水系统

现状:厂区的生活热水采用蒸汽换热形式,凝水就地排放。改造后:取消蒸汽制热水模式,夏季利用同一台余热水源热泵机组,在制冷同时热回收冷凝热量,免费制取生活热水。冬季同采暖模式。

4.4 工艺冷却塔

现状:目前冷却塔使用年限长,体积大,换热效率降低,整体运行能耗过高。

改造后:更换成高效率方型横流冷却塔,配置导向消声出风筒,可有效地避免冷却水蒸发后飘浮到建筑物墙面。冷却塔采用模块化组合,可根据负荷变化,调整冷却塔风机开启台数,且冬季时无需开启风机,整体运行更加节能,检修方便。

旧制冷系统及改造后的制冷系统如图1、图2所示,冷热源机房3D系统图如图3所示。

图1 旧制冷系统

图2 改造后的制冷系统

图3 冷热源机房3D系统图

5 改造前后综合比较

节能改造后的空调系统于2013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系统运行良好,用户对使用效果非常满意。另外,新系统选用高效节能环保型设备,加强了企业节能环保意识,并在当地起到了节能减排的带头作用,其意义深远。

节能效果如下:

原系统在改造之前年运行费用合计为:101.87万元,改造后系统的年运行费用合计为:42.76万元,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改造前后运行费用对比

6 结语

本项目利用余热水源热泵技术制冷制热,同时制取生活热水。

通过此技术,夏季制冷效率更高,冬季使得工艺冷却水中的余热得到利用,降低了工艺生产余热向环境中的排放,节约了能源,有效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为企业带来了直接可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制冷系统冷却塔源热泵
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实践
R290/R170单级压缩回热制冷系统模拟研究
空气源热泵用于天然气加热的经济环保性
空气源热泵供暖期耗电量计算
钢结构冷却塔风荷载的模拟和计算
空气冷却塔除沫器改造与管理
奥迪A6L车制冷系统工作异常
地源热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AMESim仿真技术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西门子S7-200PLC在火电厂冷却塔风机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