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地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粳稻生产展望

2015-04-13张星冯志峰邓根生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粳稻展望水稻

张星 冯志峰 邓根生等

摘 要:粳稻具有口感好,经济效益高,适应性广等优势,粳稻推广一直是我国稻作生产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该文主要结合陕南地区水稻生产现状,重点分析在陕南地区推广粳稻的可行性,并对在陕南地区发展粳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促进陕南地区粳稻顺利推广,提高水稻品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粳稻;陕南地区;展望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37-02

稻米是世界最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稻米种植区域广,产量较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粳米尤其是东北大米是我国人们最为喜爱的稻米品种之一。为此,开展粳稻的推广种植工作,想方设法增加优质粳稻种植面积,提高粳稻产量,对于满足我国人民的需求,保障粮食安全都有重要意义。陕南地区自古也是稻米的主产区,汉中平原作为我国籼稻的主要产区,稻米品质优良。随着近年来粳稻市场需求的增加,关于在陕南地区发展粳稻的设想越来越多的被提及,本文将结合陕南地区稻米生产现状分析在该区推广粳稻的可行性,以期为提高我国优质稻米产量提供参考。

1 陕南稻米生产条件及现状

1.1 生产条件 陕南地区的水稻种植区域主要位于汉江沿岸。该区域有着丰富的光,热和水等稻米生长必须条件。气象资料显示该地年日照总时长达1 700h以上,平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在800㎜,因此就气候条件而言,完全能够满足发展粳稻的需求。此外,由于陕南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区,稻田灌溉、排水条件较好,且土层深厚而肥沃能够满足粳稻的生长需要。

1.2 生产现状 陕南地区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主流品种一直是籼稻,种植面积在8万hm2,产量可达60万t/a。近年来受粳稻市场需求增加的影响,陕南地区开始进行粳稻引种试种,相关部门开展了粳稻引种的试验。结果表明:新稻20号,宁粳4号以及新稻18号在陕南地区均有较好的生产性状,满足引种需要,可在我区推广种植。

2 发展粳稻生产的前景

2.1 产量优势 与陕南地区主要水稻品种籼稻相比,粳稻在抗逆性,感光性及产量方面均具明显优势。据不完全统计,粳稻较籼稻增产70㎏/667m2。此外,从我国近年对国审水稻品种区试产量结果分析,粳稻平均产量约为609.90㎏/667m2,籼稻平均产量约为542.51㎏/667m2,粳稻比籼稻平均增产67.39㎏/667m2,增幅达12.42%。而根据2005-2012年在农业部冠名的105个超级稻品种产量分类统计,粳稻品种平均产量比籼型到品种高77.12㎏/667m2,增幅位14.77%。

2.2 品质优势 相对于籼稻,粳稻在品质方面也更具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粳稻的出糙率,整精米率分别高出籼稻2个,10个百分点。二是由于粳稻所含支链淀粉所占比例较大,胶稠度较高引起粳米饭在口感柔软细腻,更易下咽。三是从中医理论分析,粳米更具养生价值。这是因为其性平,味甘,有平和五脏,除烦渴、补气健脾、止泻痢之功效,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欢迎。四是大量研究表明,粳米在加工、营养以及蒸煮等方面均较籼米更能满足市场需求。五是粳米消费不断增加。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稻米消费逐渐由籼米改为粳米,我国人均年粳米消费也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17.5㎏提高到目前的30.0㎏,一些大中城市中高收入群体对粳米消费快速增长,“籼改粳”在消费领域呈现加速趋势。

2.3 经济优势 粳稻的经济效益较籼稻要好。一方面就单价而言,自2004年以来,政府实施稻谷最低收购价至今,粳稻单价较籼稻高0.4元。另一方面就2种稻米价格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粳稻的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在多数年份,粳稻的价格约高于籼稻30%左右。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种植粳稻的收益要高于籼稻,这对于促进陕南地区农民增收,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农民种稻热情等具有重要意义。

3 发展粳稻生产依据及展望

3.1 示范种植及技术支持 一是根据陕南平坝示范种植结果显示:籼稻的安全播种期在4月8~10日(粳稻在4月5~8日),陕南平坝籼稻的安全抽穗期在8月20日左右(粳稻在9月5日左右),所以如果种植粳稻(粳稻比籼稻耐寒),不但将播种期提前10d左右,而且可以将水稻成熟期向后推迟15d左右。水稻灌浆结实期后移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8月份的高温不利的天气,以及立秋后强冷空气活动导致水稻“秋封”。这样籼改粳后不但从时空上可以延长水稻生长期20d以上,而且可以提高稻米品质,是一项高产增效的好措施;二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已经开展了籼改粳方面的一些试验,为汉中粳稻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结合育种,利用新技术培育、研发高档优质粳米新品种;最终形成一套成熟的适合汉中地区粳稻高产优质的粳稻标准化栽培技术,扩大推广面积,提高汉中大米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2 陕南粳稻生产展望 陕西省水稻主产区陕南,是传统的籼稻种植区,近年也加大了粳稻品种引进示范力度,将来粳稻面积也会扩大。汉中是陕西水稻种植最集中产区,11个县(区)全部有水稻种植,总面积7.85万hm2,总产47.55万t,分别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的64.9%和56.3%。汉中地区年均气温12~14℃,无霜期长达211~254d,年降雨量700~1 800mm,年日照时数1 300~1 800h,气候温暖湿润,具有7 000a的种稻历史。长期以来,汉中地区主要种植籼型水稻,稻米品质较差,市场竞争力弱。因此,示范推广优质粳稻新品种,不仅能改善汉中地区水稻种植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很好改善人们的食米品质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4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陕南地区在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非常适合发展籼稻改粳稻。种植示范表明,2种水稻在产量,经济效益和品质方面的对比也均以粳稻优于籼稻。此外,通过在陕南地区进行了小片区的籼稻改粳稻的生产试验,结果显示主要生长性状表现良好,以及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已经开展了籼改粳方面试验形成了粳稻标准化栽培技术。因此,我们认为在陕南地区发展粳稻生产能够取得较好的效益,同时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温福,潘文博,徐正进.我国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6):801-805.

[2]阮少兰,毛广卿.大米蒸煮品质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上业,2004(10):25-26.

[3]杨振玉.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及其技术策略[J].杂交水稻,2005,20(2):5-6.

[4]闵捷,朱智伟,许立,等.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育成粳稻品种的米质及优质达标率分析[[J].中国稻米,2008(5):1-2.

[5]王丹英,章秀福,朱智伟,等.食用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J].作物学报,2005,31(8):1086-1091.

[6]褚庆全,齐成喜,杨飞,等.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作物杂志,2005(1):9-12.

[7]赵国珍,杨世准,苏振喜,等.云南高原粳稻与韩国粳稻品质特性比较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08,22(3):331-334.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粳稻展望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