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发展机制研究与实践

2015-04-11牛爱芳张建国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科类文科队伍

牛爱芳,钟 丽,张建国

(北京联合大学 教务处,北京 100101)

在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成果中,系统研究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的成果较少,如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的优化配置方案设计、实践教学人员关键能力素质要求、实践教学队伍发展机制保障等方面,都缺乏应用性的实际案例。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存在问题的分析,基于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特点、实践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出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配置方案及结构目标,探索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的优化途径,阐述了北京联合大学国家级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方面的实践。

1 高校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1.1 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滞后

由于文科类专业教学性质和教学特点,许多高校长期以来不重视文科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甚至有的学校认为文科类专业没必要开设实践(实验)类教学课程,没必要建设文科类专业实验室等。直到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对文科类专业人才应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文科实践教学观念才逐步得到加强,很多高校开始建设文科类专业实验室,探索文科实践教学改革问题,但这些举措并不能在短期内改变轻视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思想意识,相应的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也处于滞后和不受重视状态[1]。

(1)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政策措施缺乏,主要体现在没有系统的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和建设目标,缺乏为文科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高而设计的系统培养方案,缺乏支持文科类专业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实践的激励保障机制及相应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等[2]。

(2)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整体创新实践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文科类实践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和实际岗位工作经验,创新实践能力薄弱。

(3)缺乏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带头人。

1.2 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能力、素质要求

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队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并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师能力素质建设一般依照华盛顿协议的基本要求,即为有效培养工科类学生所必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和工程从业能力,需要从事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师也具备相应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化知识与能力,跨专业、跨领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力[3-4]。

由于学科差异性以及人才培养定位和实践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除应具备普遍要求的能力素质外,还应具备能够胜任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能力素质,即为有效培养文科类学生所必备的最基本的人文思想、人文素质和教育理念、自我发展意识、专业素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一定的国际视野,以及跨专业、跨领域的合作能力及很强的文科综合实践教学能力等[5]。

1.3 文科类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管理

国内几所文科专业为主的重点大学,如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等学校的实践教学队伍管理,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1)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和管理实行校院分级管理,权责明确。学校负责宏观规划指导,院(系)结合教学情况开展实践教学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投入实践教学,设置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师岗位,相关政策向实践教学岗位倾斜,突出实践教学岗位地位,鼓励优秀教师到实践教学岗位任职,职称评审单列、考核单列等,同时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队伍建设为示范效应,带动全校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2)实践教学队伍比例、结构。强调实践教学队伍的专兼结合,兼职教师一般占到20%~30%左右,专职教师中正高职称一般达到50%以上,博士学位达到50%以上,实验室主任多由教学名师担任。

(3)强调实践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规定实践教师必须到企业(行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和素质。

2 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配置和结构

根据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和实践教学队伍能力素质要求,并借鉴国内其他文科类重点大学建设经验,我们构建了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配置方案及结构目标。

2.1 配置方案

根据实践教学的任务目标把教学任务分3个层次:规划、引领层次,研究、开发层次,支持、服务层次。对照这3个层次的任务将实践教学队伍进行4个层级岗位的结构配置:

(1)实践教学带头人岗位。此岗位设置在校级以上文科类实践教学中心,由学术水平高、组织管理能力强、实践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设为正高级职务岗位。强调实践教学带头人应具备的领导素质和能力水平[6]。

(2)专业实践教学负责人岗位。此岗位设置在各专业层面,一般由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强调实践教学负责人所应具备的较高业务素质与能力水平。

(3)实践教学为主型骨干教师岗位。此岗位由专职教师担任,主要承担具体的实践教学任务,负责实验项目开发、综合实践课程改革以及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等。强调有效完成具体实践教学任务的能力和素质。

(4)实践教学辅助技术人员岗位配置。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承担,强调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和素质。

2.2 结构目标

(1)队伍结构。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实践教学队伍,其中稳定的兼职教师数量应达到实践教学教师总数的20%~30%。

(2)专业应用能力水平结构。实践教学教师具有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经历,或具有相关专业领域应用性、技术开发性课题研究经历;有一定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水平,具有开发文科综合类实践课程的能力。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到100%。

3 我校国家级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我校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于2009年获得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单位称号,并于2012年底通过了教育部考核验收。中心建立了统筹兼顾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通过深入系统的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在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应用性文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1 学校重视,统筹规划

我校充分认识到了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借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平台,从全校层面对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进行统筹规划,将全校相关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师都纳入到中心实验教师队伍范畴。经过近5年的建设,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支以北京市级教学名师为带头人、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具有较高能力素质的实践教学队伍。

3.2 分级管理,职责分明

针对我校分散办学的特殊情况,文科中心教师队伍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及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学校把应用文科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设置为直属学校的处级教学单位,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中心建立了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副校长担任。委员会负责中心统筹规划和指导决策,校教务处负责中心教学业务活动管理,学院负责中心日常教学运行。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由市级教学名师担任。

中心教师管理实行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中心具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核心骨干队伍,同时将全校范围内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纳入中心队伍范畴,统筹建设,为中心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3.3 政策支持

我校制定了“关于提高教师专业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实施办法”文件,要求建立校、院、系3个层次的培养体系,全面培育教师的实践能力、素质和水平。中心针对岗位性质将岗位关键能力素质进行划分,依次设定为不同的阶梯水平作为教师阶段发展目标,针对各个层次目标提出了培养路径。如对新教师提出了必须参加为期半年的行业企业实践活动要求,对中青年教师提出了提升实践能力的要求,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开展应用课题研究以及参加实验室建设要求等[7-10]。

(1)实行岗位聘任制度,选拔优秀人才上岗。中心设立了实践教学关键岗,在人才引进、教师待遇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中心选择了一批在学术造诣、业务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都非常优秀和突出的高水平教师组成了带头人和骨干队伍。

(2)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学校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计划。学校将具有职业资格和行业企业实践背景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作为职称晋级、岗位聘任等方面的必备条件,同时把教师的行业企业经历、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行业企业资格)证书、主持横向应用性课题、主持实验室建设项目等作为教师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以此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有效提高实践能力。

(3)完善实践教学教师进修培训制度。中心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实践教学交流研讨和经验交流会 ,并组织教师多次考察国内外实验教学中心。近几年在学校大力支持下,中心教师参加了数十次高级别的实验教学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专题发言,走访了国内其他高校的10个国家级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到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和高校考察等,拓宽了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理念,学习到许多先进经验。

(4)制定配套的奖励制度。中心大力提倡和支持教师开展实践教学专题研究,鼓励教师跨专业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教学项目开发。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认定,等同于科研论文、教材等科研成果,一样享受相应的奖励。在工作量的计算上,向实践类课程和创新性课程倾斜,这类课程的课时工作量最高可达到普通理论课的1.5倍。

(5)实行人才流动机制,对实践教学队伍实行动态管理。中心设立了实践教学为主型岗位,通过聘期轮岗进行动态调整,形成了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良好动态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途径。

(6)制定兼职教师队伍长效机制,弥补专业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不足。中心制定了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依托长期以来稳定合作的校外行业企业教学基地,聘任优秀专家及技术骨干来校承担实践课程开发以及实验教学等活动,形成了一支稳定、高素质的校外专家队伍,有效地弥补了校内实践教学教师在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方面的不足。中心聘请的校外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的有20位,他们来自国家档案局、国家博物馆、法院、北京电视台以及律师事务所等部门。这些来自校外的兼职教师具有多年的实际岗位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实践教学的活动中,以实际行动言传身教,对我校人才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3.4 成果显著

中心已经建成一支理论和实践融通、校内外结合、多专业协作的高水平文科实践教师队伍,包括校内专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及实验管理人员近60人。其中专职人员中,正高职称占20%,副高职称占25%,博士占35%,硕士53%。52%的教师拥有律师、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3DMAX培训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近几年来,我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队伍团队及个人多次获得北京市以及国家级表彰。如中心教学团队先后获得了北京市“教育先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1名教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3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同时还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

依托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校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与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高水平教学成果奖获得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校“文化遗产传承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北京市档案馆(局)和首都博物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被评为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专业获评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6部教材成为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教材。中心教师承担国家级社科基金以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公开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出版了多部专著与教材等。

[1]李群英.加强高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培养创新性人才[J].高教论坛,2009(4):95-96.

[2]金波,陈勇,吴庆荣.促进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对策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30(2):28-30.

[3]钟杰,仇念文.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134-136.

[4]蒋志坚,王佳,何伟良.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10-113.

[5]陈孔亮,郑启明,马广智.构建创新型的高校实验技术队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158-159.

[6]任伟宁,王颖.试论地方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价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100-104.

[7]薛彩芳.创建“节约型”高校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16):245-246.

[8]王超,郭建敏,陈利平.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是高校改革的重要举措[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4):136-138.

[9]赵万鹏.关于高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6(1):46-49.

[10]牛爱芳,钟丽,朱科荣,等.以文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126-130.

猜你喜欢

文科类文科队伍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文科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试论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论高职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