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设计探析——以芜湖为例

2015-04-11孟梅林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站牌芜湖公共交通

王 芳,孟梅林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快速发展的经济让中国的大小城市日渐繁荣,城市体量也不断地在扩大.多数人来说,对于一个城市的印象都是这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关注的却不仅是这些.一个优秀的城市空间环境应该是可以漫步、可以休息的,拥有大自然清洁工美称的生态公园和连接城市生活的、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将城市的每个角落连接在一起,让城市有序的“动起来”.视觉导向系统是城市交通运行的基础,属于城市的公益配置设施.与城市规模快速发展相比,存在于当下国内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导向系统,它发展却是相对滞后的.处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快车道的芜湖,一套井然有序的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尤为重要.

1 城市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

公共交通系统是每座现代化城市所必备的基础设施系统,是指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1].相对于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主要是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公交的方式,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是指通过传达有效的视觉信息帮助人们通过公共交通到达目的地的信息整合[2].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的内容一般涵盖:道路交通指示标志、路牌、站牌以及城市交通地图等.公共交通导向系统看起来像是没有经济效益的设施,但却是现代城市交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无声的“道路语言”.完善的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有利于传递城市优秀的文化,有利于提升城市品牌,更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相比国外来说,当下的中国多数城市对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的建设重视和关注程度不够.欧美等国在实践和理论上的研究现在已相当成熟,尤其在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在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上,擅于把城市地域文化特征融入设计中,充分尊重受众的感受,以达到功能完备、信息明确,方便出行的目的.国内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基本代表了我国导向信息系统设计的发展程度,但也存在导向系统不够深入完善、没有形成统一规范和缺乏城市特色的问题.大城市尚且如此,作为中小城市的芜湖在这一方面存在更多的欠缺.

2 芜湖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存在的问题

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青弋江与长江汇合处,人口384.5万.芜湖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同时芜湖还是一个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古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是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区面积的扩展,交通道路网线和公共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发展.政府大力推进市区畅通工程,九华中路铁路立交、弋江路钱桥立交和黄山东路立交等项目已开工,弋江桥和荆山桥改建、弋江路北延线等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华山路、十里牌立交建成通车[4].但作为城市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的建设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

目前,芜湖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有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三类.城市功能的扩大,高架桥、人行天桥等新的道路交通形式的出现,使得交通线路日渐复杂化,因导向系统设计的不完善带来的不便之处已日益显现.结合实地考察,并对照国家所颁布的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相关设计规定,总结出目前芜湖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道路引导标识不够规范、全面

引导标识是指通过箭头等指示通往特定场所及设施等的路线标识,在公共交通系统里是最为基础的部分.芜湖目前在道路引导标示上存在以下问题:指示牌的外观造型不统一,视觉形式上缺少美感;指示标识信息文字的字体、颜色不规范,没有按照国家道路信息传递标准执行;部分老旧城区的路段缺少指示标识或是年久失修;某些路段的道路名称标识不够详细或没有,尤其是交叉路口的前后方道路名称的指示标识缺乏;安放位置不当,方向指示、信号灯指示标识常被树木遮挡;安全提示性标识,如前方学校车辆慢行标识、交通禁行标识、转弯指示标识等设置过少.部分指示标识信息量过大,快速行驶车辆无法完成瞬间识别.缺乏连贯指示,导致引导信息在局部出现中断,造成行人判断模糊.

图1 位于北京路上的被树木遮挡的指示标识牌

图2 位于北京路上的躲藏着的指示标识

2.2 站点设置缺乏科学性.

目前,芜湖有将近95条公交线路,公交站点已近1800多处,较为完善的灯箱站牌约占40%.公共自行车点500多个,有将近15000自行车辆.受到地理位置、公交线路条数、交通流量等因素的限制,存在部分站点“同站不同名”;不同公交线路同一站分离过远;某些公交站线路过多,站牌信息密密麻麻看不见.这些现象不仅仅在芜湖,全国很多城市也都存在,常常被大众吐槽为“奇葩站牌”.如位于赭山路上的广济医院站点到下一站世纪花园站的距离设计太近,而就在一条路上的另外两个站点五一广场站点到供水公司站点的距离将近有前面的两倍.

站牌的导向信息是乘客获得出行信息的主要途径.目前芜湖市大多数公交车辆采用了电子显示起始站的信息和车辆到站语音提示信息.但是作为存在于站点的主要信息载体——站牌,却存在很多不足:站牌的信息量不全面,没有下一站的提示信息,常常造成乘客坐反方向.部分线路密集的站点站牌数量过少,为压缩信息面积造成站牌的文字过小,乘客看起来很困难;部分线路存在信息误区,尤其是循环线路车辆.部分公交车车体外部没有所经站点的信息或是信息字体过小,乘客从外观上没法了解车辆的去向以及看清具体的线路,要得到信息必须需靠近车身才可以,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公交车车内缺少所经站点名以及站点的区位图.

图3 信息拥挤的站牌

图4 站牌的另一面被商业广告占据

2.3 缺乏人性化关怀.

城市是所有市民的共有空间,作为市民福利的公共交通是为所有人服务的.缺少人性化的公交导向系统,会让城市文明程度大打折扣.现在芜湖的公交站点缺少盲文信息站牌,对这一特殊群体没有做到人文关怀;缺少站点所处周边街区的主要建筑区位图,对于外来者不能提供具体的方位信息;站牌上过小的字体,给老人和视力不好的人带来不便;站牌的高度以及站牌上信息位置高度,未能充分考虑大多数人的获取需求;公交车内线路图的位置不科学,让乘客不能从容地得到出行信息;广告站名泛滥,甚至为了用广告站名,将一些市民非常熟悉的、具有地标性的地理文化站名改掉,伤害了市民的情感.地下通道出入口和内部空间的指示标识位置不够科学或是缺失,给进入其中的人带来心理上的恐惧感.对于单位车辆没有设置一些固定或是临时的停靠点,造成一些车辆随意停放,时常形成道路的拥堵.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没有明显的标牌,让市民寻找起来很困难;租赁点没有配置其他租赁点的具体方位图,给使用者还车带来很多不便.

3 对芜湖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设计的理念重塑

作为城市的视觉符号一部分,视觉导向系统是体现城市文化和展现城市外在形象的媒介.城市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的建设也不能一蹴而就.在严格遵循国家《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等相关标准下,需要不断改进芜湖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中所存在:指示标识信息不规范;导示牌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导向系统的设计不统一等问题.真正实现引导标示瞬间识别、公交站点规划合理科学、站牌信息传递顺畅、视觉形象完整统一的目标.

科学的导向系统设计并不是处处出现标识,可以在遵循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下,用赋予形式美感的视觉语言实现基本的信息传达.在遵循视觉传达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基于实用性、文化性、人性化三个方面对芜湖的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从以下方面进行重塑.

3.1 确立基于城市文化的公共交通视觉导向识别形象系统

对于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公共交通视觉识别的形象随处可见,它不断加深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城市的视觉符号.系统性是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设计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统一的视觉形象容易给人完整的接纳并加强记忆.在对芜湖交通视觉导向系统设计前,可以先从塑造城市的基本形象入手,完成“城标”的设计.城标是代表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浓缩了大众对该城市的符号性认知[5].如果在公共交通导向系统设计中将城标以及体现芜湖文化特色的辅助图形结合起来,城市公共交通视觉系统在展现了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信息的文化认同和传递效率.作为拥有丰厚文化历史的城市,有许多的优秀文化元素值得挖掘,如人字洞、四大米市、芜湖十景、鸠兹鸟、奇瑞汽车、傻子瓜子等.设计中通过对文化元素和地域气质的表达,使整个导向系统形象呈现典型的“芜湖味”.一套建立在城市文化阐释上的公共交通视觉识别形象系统,以其鲜明的地域性文化,将所承载的城市个性内涵和外在形象成功的传播出去.

3.2 基于功能实现前提下的公共交通视觉环境的完善

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是整个城市环境视觉系统的一部分,每个视觉系统所处的环境又会对导向系统信息传达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北欧城市斯德哥尔摩地铁站的视觉系统设计被誉为“世界最长的艺术馆”,建设中特意保留了当时挖掘现场的裸露岩石,并用不同的主题加以装饰,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视觉形象.基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城市精神,设计中结合城市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通过对空间、色彩以及交通环境中的各种视觉符号进行整合设计,形成一个系统的、合理的、个性特色鲜明的公共交通视觉环境.这些视觉特征可以与地域文化、风俗民情结合,并融合在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中,形成了公共交通特有的视觉导向环境.城市的景观元素如树木、草地、城市家具、道路路面等都是构成工程交通视觉环境的元素.基于芜湖的现状,可对站点区域的相关设施进行完善,如候车亭造型、换乘中心建筑,就可以结合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设计.对候车亭广告图像也要严格把关,提高审美要求,展现城市的品味.在保证实现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不断改善视觉环境,创造更加优美的城市空间.

3.3 增加多元化、科技化、人性化导向方式

传统的导向系统都是依靠视觉识别的标识来完成的.图形、文字、色彩这些在面对日趋复杂化的公共交通环境中,已经没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交通视觉导向方式和手段上也要与时俱进.新型的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要利用交通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充分调动人对空间识别的各种方式,创造符合不同类型乘客心理和认知习惯的其他辅助类导向设计,让导向系统的设计更加多样化、人性化.针对芜湖现在基本以视觉导向为主的方式,可增加听觉、触觉的无障碍设计,将公共交通管理的智能化融入视觉导向的实际运用中.芜湖现有的部分公交车启用了智能报站、电子显示站位站点的信息,可在内容上增加天气预报、实时交通路况等方面的日常信息.在公交站牌信息传递的方式上,考虑安装拥有大量信息、更新及时的LED屏、引入立体地形图来帮助盲人认知环境.设计上在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下,采用认知性高的、直截了当的表现手法,如运用引导性的象征图形以及醒目的彩色系列标识.将地面空间进行利用,让地面文字标识成为道路标示系统的一部分,这样既可以节省空间和开支,还可以吸引乘客的眼球,从而更加有效的传递信息.增加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念的导向信息的展示方式,如增建柱式、台式等.导向信息系统的载体在材料、尺度、色彩等方面经过精心设计,更容易做到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

4 结语

“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重要的载体.一套完善、合理、人性化、严格规范的视觉导向系统,能为市民的出行带来舒适、便捷和效率.设计中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结合城市交通环境的复杂性、信息的多重性以及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保证导向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将城市个性和城市精神融入其中,形成与城市公共环境、自然景观以及历史遗存相融的、完整的视觉导向系统,让城市生活更加秩序化、文明化.在公共交通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共交通视觉形象的建设任重而道远,视觉导向系统的完善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周慧.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对长沙市的启示[J].城市公共交通,2008(12):33—37.

〔2〕大卫.吉布森,王晨辉,等.导向设计——公共场所的信息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

〔3〕芜湖—中国安徽省地级市[OL].http://baike.haosou.com/doc/3644011-3830304.html.

〔4〕魅力芜湖—城市建设[OL].http://www.wuhu.gov.cn/content/channel/544f4d5e0a86c1543.

〔5〕宋阳阳.基于地域文化差异性的城市视觉形象品牌化探讨[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86.

猜你喜欢

站牌芜湖公共交通
我们的下落是一样的
芜湖滨江天际线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基于NB-IOT技术的公共交通显示牌设计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芜湖药改的底气是“接地气”
“老马”的站牌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