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kV线路施工中电缆的敷设技术

2015-04-10王泉源

四川水泥 2015年2期
关键词:电缆沟电缆施工

王泉源

(国网四川简阳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简阳 641400)

35kV线路施工中电缆的敷设技术

王泉源

(国网四川简阳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简阳 641400)

通常我们把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称为中、低压电缆,而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称为高压电缆。而本文主要探讨35kV线路施工中电缆的敷设技术。希望对于相关的人员具有指导与借鉴的作用。

35kV 电缆敷设技术 解决措施

0 引言

电缆敷设技术作为电网施工中的基础性工作,其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同时,其敷设技术的水平对整体电网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缆敷设技术将电缆电线埋藏在地下或者在地面上架空,可以有效保障电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预期的作用。

1 线路施工的敷设方式

电缆的敷设技术要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现这两点基本要求之外要注重美观性,尤其是在市区。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电缆敷设方式。

1.1直埋敷设

直埋敷设是一种最简单的敷设方式:将电缆敷设敷设进挖好的沟中,然后进行填埋。这种敷设方式的需要注意以下细节:首先,保证填埋沟的尺寸,深度不得浅于800mm,其目的是保证电缆使用的安全性,但也不必太深,否则会提高施工的成本;其次,要保证电缆敷设的地形地貌,确保电缆与建筑物的距离,在敷设电缆时要注意做好标示,便于日后检修。但不足之处在于敷设的电缆不得超过6根。

1.2电缆沟敷设

电缆沟敷设与直埋敷设不同, 电缆沟敷设需要在填埋沟中与预埋金属支架,

因此,这种敷设方式可以敷设 6根以上的电缆。金属支架预埋的过程中要注意牢固性与整齐性,做到敷设有序。电缆沟敷设的施工时要注意低压电缆和高压电缆的分开设置,尽量设置在电缆沟金属支架的两侧,控制电缆与电力电缆也尽可能分开设置在电缆沟支架的两侧。如果条件不允许,那么应该遵守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在支架上从上至下排列的原则。金属支架之间的距离为1m。

1.3电缆排管敷设

电缆排管敷设方式是电缆在地下成排敷设,该敷设方式的技术难点在于电缆要穿过一些管道,比如钢管、石棉水泥管或者是塑料管。在电缆穿越管道之前错开排管中管子的接头,保证管子之间平行敷设,排列紧凑,在接头处需用水泥筑为整体。在施工时,穿电缆应用滑轮对电缆进行引导,管内穿电缆时事先在管内穿铅丝将电缆拉人管内,在这个过程要注意,不能对电缆产生损伤。

1.4电缆桥架敷设

采用电缆桥架敷设方式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在电缆的首端、末端、分支处应挂标志牌。电缆桥架敷设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容易弄懂、安装方便,工程量较小、耐腐蚀,使用寿命较长。电缆桥架敷设广泛应用于油田联合站、注水站、转油站、变电站等建设工程中。这种敷设方式要注意电缆的敷设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敷设在上层;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50mm。

2.电缆敷设存在的问题

2.1电缆敷设中的安全问题

整体而言,电缆敷设主要分为地下作业和高空作业两个方面,由于工程量巨大,工程施工中难免会受到诸多不安全因素的影响,由此来看,安全问题是电缆铺设中的常见问题,其重要性不可小觑。对于地下电缆铺设来说,在进行地下作业的同时,需要对地质结构加以分析,避免电缆铺设之后导致的损坏或者漏电现象的发生;对于高空作业来说,则要注意防雷系统的设立,以及对外风吹雨淋等天气因素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的保证电缆铺设的规范。无论是地下作业还是高空作业,都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特别是敷设作业中的对电缆运行安全的忽视,更是一个巨大的安全威胁。

2.2 电缆敷设中的效率问题

电力工程建设工程必须保证其施工中的效率问题,避免由于人员懈怠、责任推诿等因素导致工程的延期。从其现场作业的情况分析,施工人员无论是在敷设阶段、布置规程以及埋设中都存在着进度较慢的问题,整体效率偏低,极大的拖延了电网建设的进度。其中较为常见的有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图纸方案进行施工,导致电缆的路径以及方向明显的异于图纸,因为电缆装置的不合适而导致的工程返修则极大的延后了工期,导致电缆输电性能的有效发挥。

2.3电缆敷设中的操作问题

在对电缆敷设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现场的施工人员操作流程存在问题以及施工工艺方案与施工现场的较大出入等,对于电缆敷设的质量标准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电缆的敷设涉及到铺垫、布置以及埋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如果施工人员在沟槽开挖的过程中开挖不足,则对于埋设的效果也会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这就必须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规范的操作。

2.4电缆敷设中的材料选用问题

在材料的选用中,倘若35kV的电缆材料选用不合格,则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比如说对现场安装造成的困难,对电力系统荷载运行传输的危害等等。因此在选用电力材质的问题上,相关负责不仅要考虑到其成本投资,对于导体、绝缘体材料的性能都必须加以认真的比对考虑,保障电缆敷设中的材料选用问题,减少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

3.电缆敷设技术中解决措施探究

电缆敷设技术中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亟待完善和解决,以下,笔者立足于我国电缆敷设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其解决措施加以分析。

3.1 地质勘测技术的完善

勘测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对地质情况加以探测,在电缆的建设施工以及工程方案的优化设计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设计人员通过利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在有效获取地质信息的基础之上,获得电缆的铺设路径分析、沟槽开挖深度以及土层填埋相关方面的信息,这对于科学合理的指导地质勘探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勘测技术的利用,施工人员可以准确定位电缆埋设的位置,进而指导其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铺设线路。

3.2埋设技术的提高

埋设技术在电缆敷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埋设技术的优劣对于电缆能否发挥其性能有着直接的联系。优化埋设技术的重中之中就是对电缆的有效处理,

并且针对电网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整。在电缆连接中,要考虑到电网的覆盖区域较为广阔的特点,保正电缆材料的长度达到远距离埋设的要求,此外还要注意在连接的时候注意接头的处理,除了添加接头保护装置之外,还要将导体层同绝缘层区分开。

4.电缆地下埋设应注意的问题

(1)电缆敷设前,应沿全线检查电缆沟是否符合要求,合格后即铺细砂,铺砂完毕后,再沿全线检查,无不妥及无妨碍敷设电缆时,方可敷设电缆。

(2)电缆敷设完毕,应沿全线进行检查和整理。敷设在沟内的电缆应有一些波形余量,不要拽得特直,以防冬季遇冷收缩时损伤电缆;多根电缆同沟敷设,应排列整齐并调整好间隙,不得有交叉。沟内不得有石块及硬物。

(3)全部核查无误后,在电缆上面再盖一层细砂,在砂子上面铺盖一层红砖或水泥板,其宽度应超出电缆两侧各50mm。向沟内回填软土时,应分层填好夯实,且覆盖土要高于地面250~200mm,以防沉陷。

(4)在直埋电缆直线段每隔50~2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5)直埋电缆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在直埋电缆敷设完毕后,应会同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5.结束语

就目前来讲对与35kV及以上的电缆的敷设方式还并不是完全的成熟,为了使其更加完善还需要早工艺和细节以及技术上做更多的研究,希望后续的研究者能够弥补其中的缺陷。

[1]于洋.35kV及以上单芯电缆敷设方式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2]周刚.电缆敷设技术的缺陷与优化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

[3]梁军.对35kV以下输变电线路运行故障及防治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2

K928

B

1007-6344(2015)02-0215-01

猜你喜欢

电缆沟电缆施工
变电站电缆沟代运维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海底电缆——将世界连接起来
高温超导电缆
遇水沟和电缆沟时接触网基础的特殊处理方式
变电站预制式U型混凝土电缆沟安装方法研究
变电站预制混凝土电缆沟排水及防渗的技术处理方案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高温超导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