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地质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分析

2015-04-10张兴建

四川水泥 2015年2期
关键词:勘测工程地质勘探

张兴建

(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工程地质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分析

张兴建

(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工程地质勘探是建筑工程项目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勘探的质量会影响建筑设计施工,本文从工程地质勘探存在的问题以及勘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工程地质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引言

建筑是建在地面以上的,地面以下土层的分布,土质的疏松、强度,地下水的深度等都会影响到在建建筑的安危。所以,为了确保建筑及其地基设计的准确性,就必须有建筑场地的地质资料作为科学依据。只有对建筑场地的地质资料有个全面的了解、准确把握才能更好的对建筑及其地基进行设计。

1、地质勘察各阶段的内容

1.1选址勘察

目的。选址勘查是指对工程场地的地质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

选址阶段的勘察工作。a.对工程场地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震、矿产资源和工程地质信息以及气候、自然条件等信息进行收集;b.工程现场实地踏勘,初步了解场地的土层结构情况,形成原因和大致成型年代,主要土层、地下水位等情况;c.对附近区域的建筑物规模、结构、地质资料等情况有所了解;d.工程场地地质情况复杂,现有资料小不能准确反映地质信息,应当进行必要的地质测绘及勘探工作。

1.2初步勘察

目的。a.对在建建筑的地基稳定作出评价;b.为建筑的总体平面提供必要信息;c.为工程的主要建筑地基施工发案提供参考资料;d.如遇不良地质现象提交防治方案。

主要任务。a.对场地地质初步了解;;b.对地下水水位和冻结深度有个初步了解;c.查明场地中不明地质现象,范围,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1.3详细勘探

主要任务。a.详细勘查主要采用的手段以原位测试、勘探和室内试样检测为主;b.复杂场地或一、二类建筑物,详细勘探点宜按主要柱列线布置;对其他场地和建筑物可沿建筑物周边或建筑群布置;对重要设备础应单独布置;c.要以地基主要受力层为原则钻探勘探孔深度。如果地基需要进行变形验算,部分勘探孔可以底基层压缩深度;d.对场地进行详细勘探时,原位测试井、探孔数量级所取地质试样,应依据地质的复杂程度、建筑规模或类别进行确定。取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部位,应依据设计要求、地基情况进行确定。

1.4施工勘察

a.对较重要建筑物的复杂地基需进行验槽。验槽时应对基槽地质素描,实测地层界限,查明人工填土的分布和均匀性等,必要时应进行补充勘探测试工作;b.基坑开挖后,地质条件与原勘察资料不符,并可能影响工程质量;c.深基坑设计及施工中,需进行有关地基监测工作;d.地基处理、加固时,需进行设计和检验工作;e.地基中溶或土洞较发育,需进一步查明及处理。f.施工中出现边坡失稳,需进行观测及处理。

2、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一般问题较多的是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更大。

2.2相关专业的理解问题

一种情况是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对其他专业不了解,这需要加强跨专业的学习。另一类现象是设计施工等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的不了解。有的不懂地质却偏要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勘探要求,有的工程由设计人员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有的设计人员对地质专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以为是包打天下,不结合地质条件设计不当;也有的是不尊重自然地质规律,野蛮施工,严重破坏地质体的自然结构,造成重大工程事故。所有这些非地质专业的问题,往往在出了问题之后又向地质专业推卸责任,令地质师们不知所云。

2.3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

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有些工程没有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一旦要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还有些工程是今天提交了可研报告,明天就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地质条件不清楚,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或由于地质问题造成承包商巨额索赔等等。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2.4人才问题

要培养出一个具有工程地质分析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地质人才,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大量的工程实践,自身的敬业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习和渗透,是绝不可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难度可以说远远超过培养博士、研究员和教授的难度。社会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对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最好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勘测队伍要走向市场,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

2.5 技术管理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控制,技术管理是主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一些单位提交的勘测设计报告中的地质章节不是地质师写的,报告的编制人中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或地质报告没有院级地质负责人审查把关,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较多。这种情况给总院增加了审查难度,同时也有损勘测设计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形象,还会延误工程报批的时机。当然也有上级单位工程审查把关不严,助长了这种技术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3、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机遇

3.1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清责任

规程规范和部分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由总院负责; 勘测周期不合理,前期工作投入不够等问题应该是地方部门或者计划部门负责; 质量#人才#相关专业的协调等问题自然应该由勘测设计单位负责; 其他问题大家都有责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大环境。责任分清楚了,落实要有人来抓,所有问题虽然我们不敢说都能很好地得到全面解决,但至少可以前进一大步。最可怕的是大家都在畅谈必要性重要性,结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行动。其实,众多实际问题本质上和深层次的是体制和机制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勘测设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与旧管理的冲突,老观念与新思想的交锋,既是矛盾又是改革的动力。必须明确责任,确定负责人,有负责人提出方案,追踪落实,精心指挥,勤谨检查。

3.2高标准的要求就是挑战和机遇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又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的壮丽史诗。人类的每一次产业革命,无不与工程建设有直接关系,与地质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本建设此起彼伏,新一轮的建设高潮正在兴起。在多专业组成的基建队伍这个庞大乐团中,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要起到指挥和首席演奏家的作用,甚至还要担负起独奏华彩乐章的作用。

4、结语

工程地质的勘察是与建筑工程安全与工程造价联系在一起的,勘察工作通过经济技术的分析结果,为建筑工程提供合理优化的工程地质依据,确保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因此,不断的提升勘探技术水平,为建筑工程不断发展努力。

[1] 江 毅. 试论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一些缺陷[J]. 价值工程. 2012(04)

[2] 范 建. 关于工程地质勘察的探讨[J]. 科技与企业. 2013(18)

[3] 张美元.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探析[J]. 商品与质量. 2009(S6)

TU75

B

1007-6344(2015)02-0144-01

猜你喜欢

勘测工程地质勘探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勘测设计
勘探石油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水利勘测
勘测设计
ABAQUS软件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