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珍珠眼中的镇江形象
——赛珍珠的“中国故乡”形象与其东方文化观发祥刍议

2015-04-10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赛珍珠官话镇江

潘 玥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江苏 镇江 212003)

赛珍珠眼中的镇江形象
——赛珍珠的“中国故乡”形象与其东方文化观发祥刍议

潘 玥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江苏 镇江 212003)

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来中国四十年,与中国的镇江亲密往来,并认定它为自己的中国故乡,她热爱镇江的原因是她眼中的镇江形象与其东方文化观的发源是紧密关联的,赛珍珠的东方文化观包括了她对于中国语言、小说、宗教、教育制度等重要文化观念,这也使得赛氏在国际上“反认他乡作故乡”的中国文化情结得到进一步澄清。

赛珍珠;中国镇江;小说观;宗教观;教育观

1973年5月6日,美国著名文学家赛珍珠在佛蒙特州的丹比(Danby,Vermont)逝世,人们将其葬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普凯西绿山农庄。赛珍珠的墓地没有当时西方名流显贵常刻的长篇墓志铭,除了一个写有赛珍珠英文姓名和生卒年月(PEARL S·BUCK,JUNE 26. 1892,MARCH 6. 1973)的金属铭牌,平放于地的主石碑上是她生前亲笔书写的汉文篆书“赛珍珠”三个字。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悼词里称赞赛珍珠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在有着杰出汉语思维的诸多外国文学巨擘之中,赛珍珠的东方文化涵养因其母语习得归属汉语方面而显得独树一帜。若对这座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式人物追根溯源,我们必须重新打量她童年成长于厮并热爱于厮的中国文化古城——镇江。

一、赛珍珠的“中国故乡”—— 清末民初的镇江

赛珍珠,原名珀尔·布克(Pearl Sydenstricker Buck),1892年6月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西部。同年10月,她跟随传教士父母赛兆祥和卡洛琳来到中国,先后在中国清江浦、镇江、苏州、南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而镇江一地竟居留过18年之久,后称之为“中国故乡”[1]19。那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当时镇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赛珍珠成长的家庭环境。

(一)清末民初的镇江

镇江,古有“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之说,它在清末民初的历史地位极不寻常。镇江之役是鸦片战争中英方的决胜之战。自镇江被迫开埠到辛亥革命前大约50年里,由于其地处长江和京杭运河的交汇口,大量的英、美商客,以及广州和内地商人在镇江往来贸易,使它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航运与贸易中心。当时整个淮河流域,包括江苏长江以北、安徽北半部、山东南半部和河南大片地区,都属于镇江的商业腹地,镇江成为这些地区与上海之间的一个主要转口港[2]。镇江的贸易规模很大,特别是米市和桐油贸易的繁荣在国内亦首屈一指。清末民初,镇江取代传统商业中心扬州成为长江下游近代化程度仅次于上海的商业城镇。而这一点,正是赛珍珠父母赛兆祥和卡洛琳被美国长老会派往中国镇江传教的重要因素。

(二)父母传承,家在镇江

1894年,赛珍珠不到两岁,她就随父母迁居镇江。那时,他们先暂住于古运河边的临水民居,后来搬到润州山一座三层传教士住宅之中。自此,赛珍珠在镇江开始了她充满神奇际遇的少女时代。

赛珍珠的父亲赛兆祥从华盛顿大学获得“神学博士”荣誉学位后,很快如愿地被派到中国。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和语言专家,据说他初次用汉语布道,仅学习了6个月。赛珍珠的母亲卡洛琳也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可以说赛珍珠文学方面是家学渊源、传承有道。1925年,镇江基督教长老会为赛兆样立功德碑有言:“赛牧兆样莅镇传道三十余年,不避艰难,不辞劳瘁,虽彼时人心顽固,谤口多端,而赛牧待人以诚,爱人如己,救人之急,解人之危,卒能使教会由城而镇,由镇而乡,如江河之下流,沛然莫之能御”[3]101。赛兆祥在镇江传教之勤肯、待人之真诚由此可见一斑。

赛珍珠自己也说:“我的父母教我要尊敬中国人,甚至要我崇敬他们。因为他们有伟大的历史与悠久的古代文明”。“我父母认为中国的文化,包括哲学和宗教,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4]36。赛珍珠儿时就从父母的学识与涵养里得到了评判一个民族的标准,不是看其肤色与地位,而是看其人民的品性、才智、人文价值观等。因此,不得不承认赛珍珠对于中国的感情很大程度来自于她父母的家庭传承。

(三)秀才启蒙,学在镇江

如果说热爱镇江这块地方是父母传承、先天使然,那么热爱镇江乃至中国的文化,则离不开她的家庭教师孔先生,这位地道的中国式文人。

有对联称镇江:“三吴山川林泉肇发于此;六代风流人物综萃于斯。”镇江六朝文化深厚,才人荟萃。赛珍珠的中国古典文化正统教育就始于这位来自北京的孔先生。孔先生,是清末秀才,时年50岁左右,讲北京官话,名已不可考。他用中国私塾式的启蒙方式教授10岁的赛珍珠文言文,他循循善诱,经常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让赛珍珠成年后仍记忆犹新。

据说,孔秀才常对她讲述儒家孔圣人、佛教观世音,讲华夏历史、传统文学、醒世格言、风物民情等典故。赛珍珠在后来议论中国小说时,曾多次提到《大宋宣和遗事》,其间宋江、晁盖、浪子燕青她从小就耳熟能详,这为她日后翻译《水浒传》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给养,这是离不开孔先生督学的功劳的,甚至镇江文宗阁的《四库全书》先生也对她略有提及。而毛笔行楷、阴文篆字、方圆印章,她都师承于孔秀才,赛珍珠在先生启蒙下成为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式才女。1905年,孔先生病殒,她为先生带孝出殡。她回忆先生曾说:“我的老师是孔夫子的门徒,他用自己的方式接续了古老的文明。谦恭有礼与相互尊敬,是我们的生活之道。所有的中国人都受到适宜的尊敬[5]3。可见,赛珍珠对于中国人民和历史文化的情感,幼时在镇江就深深地扎下了根。

(四)内心认同,籍贯镇江

1896年,赛兆祥携家搬到镇江。赛珍珠的童年除了自己母亲悉心教养外,还有一位中国保姆王妈。王妈不仅用乳水哺育赛珍珠,还给她讲许多镇江的民间传奇故事,带她与当地小伙伴用中文交流。王妈照料赛珍珠及其家人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回美国生活后提起儿时的王妈,总是充满了深情。赛家还雇佣了一个中国厨子,他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有民间的才艺,他会演奏二胡、吹奏竹笛,更喜欢给小赛珍珠讲三国和水浒的故事,刘、关、张的义气和武松、鲁智深的勇力让赛珍珠钦佩不已。她在身边黄色皮肤的环绕下成长,从内心深处爱上了镇江的人和事。

1895赛珍珠的胞弟卡罗德·萨登查克患热病夭折,葬于镇江云台山西方公墓。这一段对亲人的记忆多来自于父母陈述,而1921年10月她的母亲病故亦安葬于此,赛珍珠对于两位亲人安歇之处的留恋已经超越了其美洲的家乡。在美国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Randolph Macon Women’s College)有一册被珍藏的赛珍珠档案,其间记录了赛珍珠在自己入学时填写的资料,她的籍贯一栏赫然写的竟然是:“中国镇江”。“反认他乡做故乡”的赛珍珠,身心已经融入中国人之中[6]。

二、赛珍珠的母语习得与镇江方言

赛珍珠幼年时是在英、汉双语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但赛珍珠获奖后却说汉语是她的母语。赛珍珠幼时英语的教学直接来自于母亲卡洛琳;而汉语的学习氛围则由其父亲、孔老师和镇江及附近土生土长的身边人共同营造。

赛珍珠的保姆王妈对她的汉语言体系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王妈原是扬州附近人,操淮扬口音,所以赛珍珠的母语发音应该包涵了扬州和镇江两地方言口音。明清时期,镇江和扬州一带方言亦是北方官话的一种,它属于江淮官话的洪巢片。而江淮官话,又称淮语,旧时还称为下江官话、下江话,是汉语七大方言的次支之一,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两省的江淮之间及长江流域镇江、南京、扬州等地区。民国时期的《镇江指南》记载:“镇江方言,略似北京,习国语最易”[7]35。所以赛珍珠有了镇江方言基础,再跟随孔先生学习中国官话其实并不困难。

赛珍珠曾称“中国官话是人类语言的精华”。清末民初的中国官话,一般意义上是指广大北方方言,而赛珍珠所说的“官话”,其实就是指以孔先生发音为代表的北京话,亦中国的标准官话。她童年跟随孔先生学习北京官话,她的父亲赛兆祥也研究并自说北方官话。但是,这种北方官话的学习并没有影响她熟悉和学会使用镇江本地方言。赛珍珠曾经说过,镇江人说话时用唇部和舌根部都可以发声,并且重音和入声比较明显,情绪表达上显得直截干脆[7]35。可见赛珍珠的母语习得过程中,对镇江方言还是有偏爱的。

三、赛珍珠的小说观与镇江故事

赛珍珠在《中国早期小说源流》中注意到了民间故事、传奇和中国小说的内在联系。她说:“正统文学纯正、冷静、典雅、拘谨,所思所行规矩很多。故事和小说则不同,这里到处都是随心所欲、个性张扬、充满激情的男男女女,盗贼与仆人,和尚、农夫、游手好闲之徒、听差、妓女、小家碧玉,这些人因为生活圈子狭窄,完全处在原始的本能状态之中。他们说话、行事、嫁娶、生死,一切顺其自然”[8]56。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赛珍珠在清末的镇江生活中接触到的人和事,甚至可以见到镇江街头书场里《水浒传》的影子。

赛珍珠从王妈那里听懂了扬州乡音,并在她的影响下爱上了扬州评话。扬州评话是一种流行于扬州、镇江等地的民间表演艺术,评话通常以中国民间故事、传奇、小说为剧本,比如《白蛇传》《梅妃传》《东城老父亲传》等。赛珍珠在镇江生活期间酷爱扬州评话并能说会道。她描述过镇江人说书的场景:“中国的村寨和小镇中,江湖说书人搭起了草台班子,只要你去过这些地方,你就能发现,中国的平民百姓喜爱听故事。这些故事和以往初具雏形时的内容大多相同,只是在一些精彩处,打打棍子,敲敲锣鼓加以伴奏”[8]60。可以说,赛珍珠喜爱并重视中国农民和土地的小说观念是根植于她儿时在镇江听到的各种评话、弹词、鼓词之中。

另外,有专家表示,《大地三部曲》中的《儿子》其地域背景并没有明显放在安徽宿州。文中“王虎”的原型和在镇江、扬州一带活动的传奇人物“徐老虎”相似。徐老虎大名徐宝山,做过土匪、盐枭、军阀,后身亡于炸弹,葬在镇江。赛珍珠采撷其人物原型,把流行于镇江地域的传奇故事运用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之中,体现了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小说创作观。

四、赛珍珠的宗教观与镇江佛地

镇江佛教传统历史悠久,名僧、名寺云集,可谓佛学盛地。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焦山即建普济寺;金山江天寺首创水陆道场,名闻东南亚;宝华山隆昌寺,是全国律宗第一山门。而鸦片战争后镇江被辟为商埠,天主教和基督教不断派人在镇江设立学校、医院,以推动宗教活动。赛珍珠能够被父亲带来中国镇江的真正原因,即在于此。虽然赛珍珠是传播基督教文化的世家出身,但中国的佛教文化对她有着重要的影响。

赛珍珠儿时跑到寺庙门前玩耍,老和尚看到是洋人孩子就虚张声势地赶她走。然而熟悉后,老和尚又经常地取些寺庙的供果送给这位洋教小姑娘。佛教徒的行善作风使她印象深刻。赛珍珠曾经用文学的视角打量佛教文化,她说:“佛门弟子早就知晓凡夫俗子爱听故事,就将他们的教义编进许多故事,然后扩充成书。实际上,受佛教影响颇深的六朝时期,佛教的母题似乎渗透了所有的小说,出现了许多复活再生的故事及神话传说,诸如《天雨花》、《笔生花》、《梦姻缘》等等,因为富有韵律的写作方式使得故事易于吟唱”[9]21。赛珍珠在此,看到了佛教文化对于中国通俗小说传播的功用。

在外教入侵中国本土以后,赛珍珠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中国佛教的功用。她说:“即使中国年青的一代也会说,佛教已不再能统治人民(思想)。我要说,佛教真要从这些人的血液中、骨髓中消失,那可得要许多代人的时间”[10]71。“他们身上仍然有缘于命运的情感。我见过一个被俘的土匪,他穿过嘲笑他的人群向刑场走去,我见到他调转头朝人群喊:‘用不着笑,二十年后我又是一条好汉!’命该他死,但同样他又会重新投胎,他也许不信神,但他信命定,信运道”[10]73。可见,赛珍珠并未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对中国佛教从内心排斥,她从人民的命运中看到了宗教的得与失。

五、赛珍珠的教育观与镇江任教

1905年,孔先生辞世后,赛珍珠开始接受教会学校的西式教育。13岁至16岁期间,她于镇江崇实女中(镇江私立女子学堂,亦称镇江教会学堂)读书,后又她去上海读了高中。辛亥年后赛珍珠回国就读于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Randolph Macon Women’s College)。赛珍珠受教育的经历非常丰富。她对于中西方两种教育制度各有着深刻的感受。从美国毕业后,成年的赛珍珠开始走上教师的岗位。而其任教的第一站就是镇江的润州中学和崇实女中。

赛珍珠在中国主要教授英文和西式新学。在教学中她不讲究“师道尊严”,坚持平等待人。在基督教博爱思想和孔门儒家思想共同作用下,赛珍珠推行过“仁爱教育”,特别是在女学事业上,她不仅关爱女学生的生活,而且关注她们的内心。

当时正值西学东进,中国科举制被废。但她从民主选拔人才的角度,对中国的科举制度一直存在好感。通过她对中式教育的实际接触和亲身观察,她的教育观已经突破语言教学的范畴。她将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先进观念引入教学理念,着眼于人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培养。她指出:“教育不单是教学生读、写、算,教他们历史、文学和音乐,还要使学生学会自我约束,懂得行为规范。”“有了这样的教养,年轻人在与人交往时,从来不会局促不安,不知所措,这些基本准则经千百年的沿用而变得简单明了,人的个性发展也因此而均衡、稳定”[10]75。赛珍珠的教育观自镇江任教起不断丰富并完善起来,使近代很多中国学生受益匪浅。

[1] 刘 龙. 赛珍珠生平及著述大事年表[J].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2] 镇江历史[EB/OL]. 维基百科: [2012-09-25].http://zh.wikipedia.org/zh-hk

[3] 陈 敬. 赛珍珠与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4] [美]赛珍珠. 我的中国世界[M]. 尚营林,等,译.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

[5] Pearl S. buck Thinese Noeel The John Day Company New You,P.3.

[6] 刘心媛,昭 质. 赛珍珠的江苏情节[J]. 档案与建设月刊, 2010(4).

[7] 裴 伟. 赛珍珠以方言看民性[J]. 金山, 2012(4).

[8] 姚君伟. 文化相对主义:赛珍珠的中西文化观[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9] 赛珍珠.东方、西方及其小说[J]. 张丹丽 译. 镇江师专学报. 2001(1).

[10] 陈 敬. 赛珍珠与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袁培尧]

The Image of Zhenjiang in Pearl’s Eyes

PAN Yue

(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ZhenjiangCollege,Zhenjiang212003,China)

A popular American woman writer named Pearl S. Buck has lived in China for forty years. She spent most of her life in Zhenjiang. The reasons for her special love of Zhenjiang is that she combined the image of Zhenjiang in her eyes and oriental culture sources based on relevant historical and scholarly works in the chronicles. Pearl’s eastern cultural view including Chinese language, novels, religion, education system and other important cultural values, which also further interpreted Pear’s culture complex ofmistakeone’shomeawayfromhome.

Pearl S. Buck; Zhenjiang; China; novel; religion; education

2015-03-26

潘 玥(1982- ),女,江苏镇江人,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及文学研究。

I712.074

A

1671-8127(2015)04-0109-04

猜你喜欢

赛珍珠官话镇江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赛珍珠研究所简介
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俗话说,官话说
海龄殉职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