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电影对中国梦的想象与建构——以《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中国合伙人》为例

2015-04-10张文诺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梦想

张文诺

(商洛学院文传学院 陕西商洛 726000)

论中国电影对中国梦的想象与建构
——以《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中国合伙人》为例

张文诺

(商洛学院文传学院 陕西商洛 726000)

近几年来,中国梦成为一个文化热词,频繁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电影,作为一种光影艺术,在想象与建构中国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电影应该积极介入并有所作为,向世界塑造、传达中国梦,以赢得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同,增强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而占领世界文化高地。

中国电影;中国梦;想象;建构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悠久的历史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资源、信息与勇气,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旦我们做不好,我们就会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不肖子孙而愧对祖先。特殊的历史际遇决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电影《建党伟业》是一部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影片,这部影片在向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致敬的基础上,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梦想。电影《建党伟业》的历史叙事从晚清开始,“乌云翻滚,雷声隆隆”,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这样的画面让观众心头一震,暗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面临的严峻形势:政治黑暗、经济凋敝、社会残破及民不聊生。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依然没有实现。影片通过一系列画面生动地展示了当时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建立民主共和制的现代民族国家,从孙中山、宋教仁、黄兴、蔡锷到蔡元培,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毛泽东到青年学生,他们的共同梦想就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无数革命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了民族利益国家尊严而舍弃小我。爱国将领蔡锷为了发动护国运动,告别自己心爱的小凤仙佯装去日本治病,一句“七尺之躯,既许国,再难许卿!”让人感到英雄的豪气与无奈,令人唏嘘不已。陈独秀为了唤醒民众,毅然入狱。李大钊为了反对复辟,走上街头宣传民主思想。由于中国的近代历史遭遇,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国人不得不把个人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统一起来,以民族梦想为重。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团结昔日的对手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毛泽东诚恳地对李济深说:“此一时,彼一时,国家的事再小都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都是小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成为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成了民心相背的试金石,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张澜不顾老病之躯来回调停,中国共产党愿意撤出八个解放区。李公朴、闻一多为了民主建国被暗杀,张澜、李济深等社会贤达与中共坚定地站在一边,而妄想建立一党专政的蒋介石遭到了失败。这两部影片真实地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共同梦想以及为共同梦想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艺术地诠释了中国梦的内涵。

更为重要的是,影片还建构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合法性,“任何一种人类社会的复杂形态都面临一个合法性的问题。”[1](P439)影片作为献礼片,并非仅仅是再现历史或者是消费历史,而是要增强新一代国家公民对党、国家的认知与认同。《建党伟业》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之后,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的运动护国护法,但结果都失败了。这促使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刻思考中国的前途问题。李大钊说:“这(向俄国人学习)是山穷水尽诸路皆不通的最后选择,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布尔什维克政党团结了工人、农民、贩夫走卒,这些最广大的阶层。”陈独秀说:“你是说,要想团结国人,须团结农工,要团结农工,须先有自己的布尔什维克,你北我南,尽快建立自己的布尔什维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自觉承担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流血牺牲,把中国人民引领到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来,因而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赢得了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在电影中我们看到,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赶着牛车、推着手推车支援前线。上海解放后,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安详地露宿在上海街头,这样的场面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具有了强大的民意基础。“民意基础是指拥有最高国家权力的民众对政治权力的认同感,它主要存在于公共领域和日常生活范畴,提供的是统治的有效性。”[3](P8)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自然逻辑,它的成立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各个阶层的拥护。我们看到,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各个阶层不分你我都竞相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国旗、国徽,选定国歌,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电影作为一种光影形式,它总是以象征性的画面、精当的对白、跌宕的情节,再加上它特殊的阅读方式,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影院里集体阅读,观众们的情绪互相感染,在从众效应的影响下,观众的情绪很容易在瞬间爆发出来,形成强大的情感磁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文化记忆。电影《建党伟业》再现了中共一大在浙江南湖开会的历史画面,在悠扬的旋律中,在碧波浩淼的南湖中,在一条画舫上,一位身着旗袍、雍容华丽的江南女子手执油纸伞袅娜地坐在船尾。电影通过她的眼睛把画面切换到如画如诗的美好江山,她的青春、优雅、美丽隐喻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前景,影片依次闪过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激浊扬清的呼喊,接着是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百团大战、转战陕北、淮海战役、渡江作战、攻占总统府和军民联欢等画面,最后切换到当下中国建设的壮美画面:天安门城楼面前,巨幅毛泽东像熠熠生辉,长安大街上,各种汽车形成的滚滚车流向东西分流而去,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富民强的光辉道路,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这些画面重构了观众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记忆,形成了一种文化记忆,增进了观众对那段历史的共识。“文化记忆的形式其实不是简单的纯粹的生物学,绝不是个体的属性,而是一种符号文化阐释框架下的选择和建构,一个人的记忆,亦即记忆内容的激发和唤起需要他人记忆或其中场景、符号的触发。”[3](P189)而电影院作为一种集体阅读形式,很容易激发观众的情感,其共鸣在规模、强度等方面远远超越其它阅读形式,能够对个体的文化记忆形成重构、建构。记忆什么,遗忘什么,不仅仅是个人决定的,而是社会的选择决定的。这两部电影选取了最能象征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与伟大业绩的画面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对个体记忆形成了强大的整合能力,在不自觉中造成了对个体记忆的替代与移植。《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电影通过长焦化处理,将一段历史整体化作几个节点,回避了对历史纵深向度的整体性思考,重构了观众对那段历史的想象,强化了当下观众对建党、建国那段历史的文化认同,重构了建党、建国的合法性。

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化成为中国人的目标,国家开始采取多种政策保障人们取得正当利益,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和释放。人们开始从依靠家庭、门第、关系到依靠自己的努力、智慧追求自己的成就,电影《中国合伙人》就是一部表现普通中国人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它的主题暗示了中国梦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到个人实现价值的转变。电影《中国合伙人》把故事背景推到20世纪80年代初,那是一个激情洋溢的时代,那是一个挥斥方遒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中国百废待兴,那个时候的中国虽然依然贫穷,但改革开放政策给了中国人充分的想象与憧憬,经过改革开放,古老中国一定会完成现代化,中国人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那个时候的人们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梦想,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东青这位燕京大学的大学生像他的同学孟晓骏、王阳、苏梅一样,他最开始的梦想是留学美国,他们把留学美国看作自己成功的象征。这折射了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当时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1/3的出国,1/3的从政,1/3的考研。他们留学美国并非是贪图美国发达的物质文明,而是学成归国,报效国家,因为美国毕竟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当他们签证被拒时,他们也曾喊出“美国人民需要我”这样啼笑皆非的口号,但这只是一种情绪失落下的自然反应,并不能就此说明他们的“后殖民”心态。当时,很多中国大学生把留学美国当作实现自己梦想的一种方式,这是他们中国梦的形象传达与表征,这是他们去美国留学的梦想,不是他们羡慕美国生活方式的“美国梦”。有的批评者认为:“影片喋喋不休且又不无洋洋自得地讲述这些‘中国梦’的时候,实际上叙事已经发生了裂隙。中国梦被替换成为了美国梦,所有的奋斗只是为了去‘美国’。”[4]这种说法并不确切,从电影的叙述重心来看,电影主要讲述成东青创办“新梦想”的奋斗历程。成东青留学不成而留校工作,因为生活所迫,在外搞家教贴补家用,后被学校发现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被学校开除的老师。他被学校开除后,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摸索出一种更易懂、更易学、更实用的英语教学方法。他创办英语辅导学校,在王阳的帮助下初获成功。孟晓骏的加盟为成东青的辅导学校带来新的教学理念,这使“新梦想”很快成为中国的王牌英语辅导学校,赢得了广大学子的认可。电影主要讲述成东青一人的奋斗历程,而孟晓骏的美国留学经历被压缩到最小,是为了叙述孟晓骏回国的原因,是作为后来孟晓骏在“新梦想”成功的铺垫,并非叙事的重点,留学美国不过成了电影叙事的动力而已。

“《中国合伙人》一上映,就以浓浓的励志色彩,释放出梦想的力量。它展示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人的远大梦想,也是面向更加广阔世界的中国梦想。这种力量,不仅让无数亲历者感同身受,也让年轻一代对未来充满信心。”[5]电影《中国合伙人》的主人公成东青的家庭非常贫寒,他没有父亲,靠母亲一个人支撑家庭,他靠全村人的接济才得以复读考上了大学。故事把成东青设置成普通草根阶层,意在告诉观众,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无论你是何出身、门第,只要你勤奋努力,你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隐喻了中国梦是普通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成员。电影把成东青设置成普通人,给故事增添了传奇与励志的色彩,使得故事更动人,更接地气,更走心。“《中国合伙人》以传奇的姿态将青春的头颅高高扬起,诠释了青春是梦想、成就、辉煌的最好注释与最后归宿。”[6]因为成东青出身寒门,那么他的梦想的实现就充满了辛酸、泪水、失败与痛苦,成东青一面挣钱糊口,一面挣钱给自己的爱人苏梅买托福复习资料。苏梅留学美国之后,毅然与成东青分手,这给成东青的失败染上了一种悲情色彩,这也让成东青铁下心来创办自己的事业。成东青在王阳、孟晓骏的帮助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成为中国的“留学教父”。后来,“新梦想”在美国上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股。导演这样设置是为了让成东青的成功更有说服力,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中,金钱不是衡量人成功的唯一标准,却是重要标准,企业只有上市,只有在美国上市,才能说明这个企业最终的成功。因为不管你承认与否,美国毕竟是市场规则最健全、最发达的国家,这样的情节并非是一种噱头,而是梦想实现的表征。

中国梦既是民族复兴梦、国家富强梦,又是人民幸福梦、个人成功梦。中国梦既是民族复兴的过程,也是在民族复兴过程中每个个体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对中国梦的表达显示了中国梦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时代内容,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7]当每个个体的价值的得以实现,这个国家才更有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才能激发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内心渴望与热情。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梦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的主题,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中国电影需要及时介入并有所作为。中国电影如何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中进行中国梦的想象与建构,如何借鉴其他国家想象与建构的经验,生产出既植于中国本土又不外乎世界的中国梦,是我们中国电影必须思考并完成的命题。

中国电影一方面要积极表现中华民族在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过程中做出的奋斗、牺牲,另一方面更要满怀热情地表现我们国家为个体的梦想实现所做的种种努力,表现个体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所做出的艰辛努力、所体现的进取精神,表现我们国家、社会、群体对于个体的关怀、尊重与欣赏。电影《中国合伙人》生动地表现了成东青的梦想及其实现的精彩故事,传达了当代中国关注个体、尊重个体的时代精神。个人梦是国家梦的基础,国家梦是星空,个人梦是星星,只有群星闪耀起来,星空才更加璀璨美丽。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合伙人》,在电影《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中,我们就能看到对于个体的关怀与尊重。《建党伟业》在讲述社会贤达陈独秀、李大钊等为建党所做的种种探索时,也深情讲述了当时尚处于草根阶层的毛泽东、邓中夏、张国焘、周恩来以及其他青年学生情感及奋斗历程。《建国大业》把叙述焦点对准国共两党这两大政党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个体的尊重。当宋庆龄不愿意来北京这个伤心之地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表现了极大的理解与尊重,并以极大的耐心与热情感动了宋庆龄来北京参加新政协会。正是对个体的宽容与尊重,中国共产党才赢得了民心,取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同时也赢得了政治合法性。

中国电影在塑造中国梦时,一定要注意传达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梦想相通的一些东西,传达一些普适性的价值。习近平说:“‘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由于历史条件、文化基因的差别,中国梦与美国梦在内涵、特征、实现途径有所不同,但内涵精神是相通的。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认为:“不论家是和背景,每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成就,都有机会能获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实的生活。”[8]当代中国正在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宽松、自由的社会空间,尽可能让每个个体的个性得以发展,每个个体的梦想得以实现,每个个体的价值得以体现,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决心、创意、智慧走向成功。中国电影应该以自己的独特经验传递出与世界相通的价值观,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同。正如李安所说:“所以我觉得,对我来讲,地域性跟共通性并不犯冲突,他们是你的左右两手。你要走出去或者把人吸引进来,共通性是很重要的。”[9](P9)美国主流价值观突出个人主义式的奋斗,注重人格独立与自由,但他们更看重合作精神与团队观念,他们更加重视民族、国家的利益。我们不能因为过分强调我们的民族特色而忽视普适性的东西,《建党伟业》与《建国大业》讲述了中国人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做的种种努力,这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所看重的。这两部电影在海外的票房之所以比较成功,就在于它们传达了共通性的内容。

现在,中国正逐步保障每个公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保证每个公民都有出彩的机会,但由于每个人的条件千差万别,每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既要表现我们梦想的实现,也要揭示梦想路上的各种问题与困难。我们既可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奋斗,也要表现农民工的致富经历;既要描述城镇居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也要讲述农民家庭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既要讲述社会精英实现梦想的过程,也要描绘草根阶层实现梦想的努力;我们既要表现个体梦想实现的辉煌,同样也要关注当前社会中阻碍个人梦想实现的问题,发现真正触及社会深层制度的、有普遍性的体制、机制问题,描绘人们在困境时人性的弱点与光辉。而中国电影在表现中国梦时,大多集中在城市中的白领丽人或者社会精英,当然,他们的梦想不是不可以表现,但如果局限于此,就显得比较狭窄。农民工、下岗工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与基层工作者等群体也有自己的梦想,他们也是梦之队成员,他们实现梦想的过程同样光辉、更能传达正能量、更能揭示人性的深度、更能反映社会问题、更能取得较高的票房。比如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这个节目以帮助草根阶层实现梦想为目标,展现了草根阶层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理想的坚持、对美好人性的坚守,传达出乐观、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给观众带来丝丝温暖,这个节目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重要的不是它培养了多少精英,而是国家为每个公民提供了多少公平发展的机会,让公民充分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保障普通人共享世俗生活的过程,显然,当中国的国力发展到足够强大之时,它必然要为公民个人梦想的实现提供广阔的空间、公平的机会、充分的保障。中国电影参与了这一进程,不但宣传、承载了中国梦,同时也建构了中国梦,生产出国家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而且也是凝聚人们精神的体系。只有在意识形态的质询下,人才能成为一个主体。“主体之所以是构成所有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只是因为所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这种观念定义了意识形态本身)就在于把具体的个人‘构成’为主体。”[10](P362)中国梦是对近现代一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概括,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凝练,它已经成为中国当下的主流话语体系,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中国梦’又是一个在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提出能够凝聚中华儿女人心,振奋党心、国心、民心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创举。”[11]它可以动员和凝聚各阶层人民,释放他们的激情,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他们成为中国梦的践行者。

[1][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11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89.

[4]李晓伟.中国梦:缺席的在场——评电影《中国合伙人》[J].创作与评论.2013(8).

[5]宋岩.梦想的力量[J].求是,2013(16).

[6]张祖群.电影中国梦的励志性书写:以《中国合伙人》为例[J].电影评介.2013(17).

[7]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J].党建.2013,(4).

[8]James Trslow Adams.The Epic of America.[M].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2012.

[9]李安.站在好莱坞与中国电影之间[A].金冠军主编:华语电影:跨地交往与身份认同[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10]陈越.政治与哲学——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1]冯宪光.中国梦的文化和文学意义[J].当代文坛.2013 (6).

[责任编辑 王占峰]

J90

A

2095-0438(2015)08-0103-04

2015-04-30

张文诺(1976-),山东阳谷人,商洛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猜你喜欢

梦想
《放飞梦想》
如此梦想
梦想,再启航
小梦想
那些坚持着梦想的人,活该成功
梦想
梦想
保持了25年的梦想
“不切实际”的梦想也有可能实现
有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