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条件对山西省运城夏播玉米生产的影响

2015-04-10周鹏建

山西农经 2015年2期
关键词:气象条件夏玉米水肥

□ 周鹏建

要想把玉米种好,应考虑的因素有品种、地块、种植技术和当地的气候。其中,前3项是变化较小,对主要作用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即气象条件。

1 玉米适宜的气象条件

1.1 降雨

玉米喜暖,喜水,需年降水量在500mm。5月的播种期对降雨非常敏感,约需要降雨42~76mm;6月是玉米出苗至拔节阶段,需水较少,在此期间运城常发生的旱涝不均影响玉米生产,一是播种期干旱或苗期遇涝直接影响玉米播期和幼苗生长,二是玉米开花授粉期、灌浆期需水少,如遇大范围的降水,花粉的生活力降低,使玉米大穗生长受影响,造成果穗秃顶或结实不良。

1.2 日照

玉米属短日照作物,日照对玉米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植株接受太阳光能的多少;二是阳光照射的时间,尤其在玉米散粉时,其影响玉米生长、果穗重量等。光照足够的话利于玉米细胞的伸长,植株的长高。因此,各阶段玉米均需要足够的光照。

1.3 温度

玉米在各生育阶段所需的温度不同,苗期时温度应保持在25℃~30℃之间,以28℃为最好,抽穗阶段为22℃左右,开花授粉期为25℃左右。玉灌浆期是22℃~24℃,温度过低过高均不好。

2 提高夏播玉米产量品质的建议

提高夏玉米产量水平,就必须确定夏玉米的选用品种、栽培管理措施等方法,并注意当地的气象条件,辅之以配套措施,才能把夏玉米种好。

2.1 播种时间提前

播种时间提前,也就是相应的延长了玉米生长期,使籽粒中积累更多的干物质。同时有效避免授粉生长期间遭遇的恶劣天气,如降雨、干热风等,这样一来造成的秃尖、倒伏就会大为减少,同时雄穗出现时间提早,灌浆速度加快,延长灌浆期,提高玉米产量。

2.2 选择优良品种

通常玉米产量高低、品质好坏既受外界气候、地理条件、人为因素等多种情况的限制,又取决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由于品种自身的原因,即使是风调雨顺,水肥条件配套的情况下,也很难达到高产量。因此,确定选择的条件,选择好品种,使用好的栽培措施,以提高玉米的光合能力,最终提高玉米的产量。

2.3 日常田间管理措施

依照不同品种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有的品种植株高大,有的开展度较小,应合理合理安排密度,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密植。密度过大会造成植株受光小,光合作用减弱、消耗多,积累少,产量不高。增施农家肥,能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促使土壤中形成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玉米穗期需水肥较多,特别是大喇叭口期,如水肥补充不充分,将会造成减产,所以在这些时期施肥非常关键。

2.4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区域如稷山、万荣、夏县等地,要大力建设防渗渠道,推广管道输水技术,减少损失,运用喷灌、滴灌等技术,以利于节水。交通不便的地区如无浇灌设施,要大力发展节水、集(雨)水工程,成立专门部门对流域内少量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配,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5 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玉米的防治措施原则上为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经常在田间观察,早发现早处理减少损失。玉米发生叶斑病时喷施多菌灵500倍液,锈病病时喷施5%井冈霉素500倍液。玉米发生玉米螟时用白僵菌0.2g,加细砂4.5kg施于心叶内,或喷施代森锰锌,二点委夜蛾在幼虫3龄前,喷施毒死乐果乳油1500倍液进行防治。

当棉花伏蚜百株三叶蚜量10000头或流油株率达10%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至2500倍液、丁硫克百威1000倍液至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棉盲蝽当百株有虫8头至10头或被害株率5%至8%时,选用啶虫脒、吡虫啉、甲维盐、马拉硫磷、毒死蜱等喷雾 防治。防治棉花叶螨可选用15%哒螨灵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对三代棉铃虫达标(棉田百株累计卵量30粒至40粒或百株有三龄前幼虫6头)田块,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丙溴磷乳油、阿维菌素、毒死蜱、灭幼脲3号等喷雾防治。在抗虫棉田严禁使用Bt类杀虫剂。

2.6 注意茬口,改进耕作

玉米是谷科作物中对热量条件适应范围较广的作物,在运城种植玉米,如遇暖干气候环境还可以与小麦进行轮作倒茬。

3 展望

实际上在恶劣气候频发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也更加复杂化。虽然气象条件对运城市玉米影响越来越小,但应提高全社会的忧患意识,提倡减灾和积极防御意识,统计表明运城市玉米总产量在逐年升高。同时加强天气预报的水平,提高精确度,注重预报资料的积累。

猜你喜欢

气象条件夏玉米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成都市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基于气象条件的船舶引航风险等级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气象条件对某新型蒸发冷却空调的影响
2012—2013年一四三团冬小麦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