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探讨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

2015-04-10周宜君王文蜀胡吉成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废液实验室化学

周宜君, 王文蜀, 胡吉成

(中央民族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1)

实验室安全与环保

基于SWOT分析探讨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

周宜君, 王文蜀, 胡吉成

(中央民族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1)

针对化学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影响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阐释该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作目标和可操作性,将人身安全放在第一重要位置,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旨在为实现化学实验中心的科学化、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提供参考。

化学类实验室; 安全管理; SWOT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依赖于内部和外部2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关注分析影响事物发展的内外部各因素及其作用,有助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采取相应策略以促进发展。1971年,哈佛商学院的K.J.安德鲁斯在《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SWOT分析法[1],其基本内涵就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主要因素的特点,将内部作用因素划分为优势因素(strengths)和弱势因素(weaknesses),将外部作用因素划分为机会(或机遇)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或挑战)因素(threats),再依据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以发挥优势、克服弱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为指导思想,基于内外部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从而获得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对策以指导工作实践[2]。SWOT分析法属于战略管理研究中的一种态势分析法,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已被很多管理者接受并广泛应用,在高校管理[3](包括教学管理[4])等方面也有研究报道。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有效管理不仅可以保障实验室的运行,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宋玉厚等[5]针对山东大学(威海)生化类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认真剖析,提出了科学的生化类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对策。

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实验中心承担化学、制药工程、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应用物理学及预科教育学院等专业的化学、制药和环境等方面的本科实验教学任务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由于对本科生科研训练能力的重视,学校投入经费设立各类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加大了实验室的开放,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数量增多,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凸显,成为日常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头等大事。实施实验室的科学化、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有效手段[6-10]。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认真分析化学实验中心的具体情况,基于以人为本提出相关管理对策,为实现实验中心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人性化提供参考。

1 化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SWOT分析

1.1 优势

1.1.1 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

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实验中心于2002年成立,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和中心仪器室等实验室。各实验室已经建设多年,先后通过了北京市高校实验室的合格评估,成为北京市和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在实验设施、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具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一直坚守在实验教学第一线,认真负责,每一门实验课的第一次实验,教师在介绍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实验课内容说明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形成习惯。制度建设涉及面广,如学生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或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科研训练项目的研究工作也有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各楼层有安全应急通道提示,实验室墙上悬挂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学生实验守则,提示学生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1.1.2 学习国内外实验室先进管理经验

化学类学科属于自然基础学科,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中此类实验室很多,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从安全管理角度来说,化学类实验室有其共性,因此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的高校在化学类实验室的管理方面具有很好的管理运行模式,尤其在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非常值得学习[10-12]。近年来,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下,学院每年都有年轻教师走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流实验室学习并从事科研工作,亲身体验了有效实施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所带来的良好工作环境和较高的工作效率。

1.1.3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实验中心网站的建立为宣传和信息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应用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从申请进入实验室、使用实验设备到在实验仪器上实际操作的时间(机时)等都可以实现网络化管理监控。

1.2 劣势

1.2.1 化学类实验室自身的特点

仪器的配备:化学类实验室所承担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配备各类实验仪器,一些仪器运行中要达到很高的温度(如马弗炉在1000℃以上)、维持很高的压力(如高压灭菌锅),如果不合理放置、不正常操作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都会存在潜在的危险:

(1) 试剂的使用。实验过程需要多种化学试剂,包括有机试剂、无机试剂等,不同试剂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不同的存放方式,而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按操作程序使用试剂,可能会引起不良的后果,甚至爆炸。

(2) 玻璃器皿的使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类玻璃器皿,玻璃器皿易碎,存在潜在威胁。

(3) 废弃物的产生。实验过程会产生各种废弃物,如废液、废玻璃(含试剂瓶)等,如果没有按规定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威胁人身安全。

(4) 其他事项。一个实验室中往往水、电、火皆有,而且作为教学用的学生实验室,人员密集。

上述诸多因素使化学类实验室的潜在危险和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危险始终存在。

1.2.2 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

在现代教育制度,特别是所实施的高考制度下,从上小学开始,学生每天为成绩或分数奋斗,只是反复学习书本中的知识,对许多日常的安全常识知之甚少,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较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实验室学习和工作,头脑中没有形成安全、防范与环保的概念。此外,民族高校的许多学生来自于偏远地区,中学阶段从未接触过实验,缺少实验室的安全教育。

1.3 机会(机遇)

1.3.1 国家政策的支持

在现今实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实践平台支撑,如实习基地、实验室等。在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中,国家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作为重要项目给予资金的支持。同时,在高校实验室合格评估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中,将安全与环境作为重要项目进行检查。国家有专门处理废弃化学试剂单位。2005年7月,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就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将实验室废物处理问题纳入到实验室管理范围中。

1.3.2 学校政策的支持

各类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并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学生参与各类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对安全与环境保护建设的投资力度,用于更换老化的设备、维修通风设备和下水管道。上述政策的支持不仅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得到实践训练,而且为解决实验室运行中安全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有利支持。

1.3.3 现代媒体的发展应用

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快速了解到在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如发生在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学生投毒事件、不按要求运输化学试剂过程中引起燃烧爆炸事件等,这些化学类方面的事件都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对事件的了解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具有促进高校注重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

1.4 威胁(挑战)

1.4.1 国家层面

国家现有的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方面的培训机构不健全,相关法律不完善,在对待安全事故及环境污染事件处理时,采取的措施或处置力度不大。

1.4.2 民众层面

民众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意识较弱。一方面在追求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往往忽视了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另一方面,国家在相关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不够,对发生事件的处置力度不大,也促使人们对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认识不深。

1.4.3 学校层面

化学类实验室所承担的工作专业性较强,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处置方式都相对专业,而学校的管理部门往往不是专业人士,在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观念性方面存在偏差,意识不强。

2 化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

对于化学类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说,实验中心(实验室)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要符合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保证其正常运行。实验室的管理目标就是在满足发展需要的同时,为实验室正常、安全、高效运转提供保障。针对化学类实验室的工作任务特点,阐释存在的优势、弱势因素,以及实验室发展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合理的管理对策,进而实现实验室的管理目标。

2.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执行力度

2.1.1 完善制度

纵观国内外较好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都是以实施制度化管理为特点。当人们走入实验室前首先要熟悉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管理相关制度,进行相关培训后才能开展工作。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实验室安全运行的保障。尽管实验中心已经建立了相关实验室管理制度,但随着实验室的发展、新问题的出现,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要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化学类实验室的有效安全管理模式下所实施的管理制度。

为使制度建设规范、便于实施,应将制度按用途进行分类,如:以实验室管理和环境为目标的制度(如实验室工作守则、实验室安全防火规则);以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为目标的制度(如仪器设备使用规范、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以实验试剂的使用与处理管理为目标的制度(如实验试剂的购置与管理制度、废液处理制度);以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为目标的制度(如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主任工作责任)等。

2.1.2 加强监督

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便于管理,制度建设固然重要,但不可忽视制度执行中的监督管理。有令不行,或发生问题不按制度执行、敷衍了事,不仅导致制度建设流于形式,而且也对人们关于制度的认识产生了无所谓等负面效果。

2.2 强化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安全环保教育

学习了解化学类实验室的专业与课程设置特点、管理方式及提高对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意识的认识水平是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前提条件。多渠道进行宣传与组织培训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途径。

2.2.1 实验教师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教育学生首先要培训教师树立安全与环保意识。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安全培训(如防火消防培训、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培训等)提高教师的安全与环保认识水平。对于新进入实验教学岗位的教师,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作为培训新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不同化学类实验室的任务设置上的差别,安全注意事项存在差异,因此要求教师结合专业特点自觉学习。

2.2.2 学生的培训教育

通过教育培训使学生认识到,尽管实验室中危险无处不在,但有危险并不代表不安全,只要危险、威胁、隐患等在可控范围内,就是安全的。由于每一门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或实验项目不同,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等不同,因此承担教学任务或项目指导的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仅要向学生介绍实验室管理方式、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试剂使用注意事项、实验流程的标准操作等,还要特别介绍应急情况处理方式等,最好以演示方式进行,并随时观察与纠正。案例教学法是日常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教育与培训中可以寻找相关案例,以实例(如事故或教训)教育更会产生较好的结果。

2.3 “绿色化学”理念

2.3.1 微型化实验的应用

微型化学实验(microscale laboratory,ML)是基于环境保护和化学实验安全的需要,用尽可能少的药品,在微型化的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13]。一般来说,微型化学实验包括微量化学实验和半微量化学实验2类。

近3年来,学院化学实验中心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了微型化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消耗量仅为常量实验药品消耗量的几分之一,因而实施微型化实验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化学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提高了化学实验的安全性,节省了实验经费,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从源头上减少有机废液的生成量。由于微型化实验需要在设计的微型化的装置中进行,所以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更换相关实验装置。

2.3.2 严格废液管理

化学类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分为有机废液和无机废液2类。根据废液成分和循环利用的原则,可以分为可利用和不可利用部分。化学类实验室应该根据产生废液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即分类收集,做好标志,严格控制污染物由下水道排放。几年来,学院化学实验中心严格废液管理,并立项支持废液的处理研究,而且要求教师将废液处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严格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养成良好习惯[14]。

2.4 规范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网络化和可视化安全管理

规范合理的实验室布局建设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必要的。随着实验室建设力度的加大,学校投入专门的建设经费用于实验室改造。如何使实验室建设改造符合专业要求,需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已有实验室的建设经验,使水、电和风道的建设布局以及材料的使用符合化学类实验室的专业要求。此外,实验室的网络化和可视化管理是实验室运行与日常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化学类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造中,着眼于未来的信息化管理,要适当投入相关经费进行建设。

3 结束语

建设化学类实验室平台是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开发及新设备的引进,实验室在工作内容和设备方面也随之获得更新,但无论如何发展建设,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维系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永恒目标。实验室是供学生学习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场所,体现以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构建适合化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

需要指出的是,高校中无论是何种实验室,其实验室安全对整个高校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都至关重要。面对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必须认真分析实验室运行中所涉及的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内容,深入探索适应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开展相关研究,只有常抓不懈,才能为高校的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高效、安全、和谐的实验环境。

References)

[1] 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 经济管理,2001(6):4-11.

[2] 龚小军.作为战略研究一般分析方法的SWOT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1):49-52.

[3] 黎军,张娜.基于SWOT 分析法提升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J].理论高教研究,2010,29(3):6-10.

[4] 李振超,陈琳,郑旭东,等.建立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机制的SWOT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4(3):19-23,26.

[5] 宋玉厚,乔成,朱榜芹.高校生化类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216-218,231.

[6] 张丽霞.中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比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4):72-73.

[7] 孙明涛,何旸.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管理精细化讨论[J].中国电力教育,2014(4):184,197.

[8] 殷馨.化学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规范化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5):166-168.

[9] 杨玲,高杨,徐金荣.实验室安全防护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271-274.

[10] 晏锦,马强.构建保障制度落实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07-210.

[11] 刘浴辉,向东,陈少才.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68-171.

[12] 阮慧,项晓慧,李五一.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4-7.

[13] 孙雁,王秋长.实现绿色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6):18-19.

[14] 惠岑怿,周宜君,王文蜀.高校有机实验室废弃有机试剂的收集及处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366-369.

Research on safety management for chemistry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SWOT analysis

Zhou Yijun, Wang Wenshu, Hu Jicheng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 China)

This paper adopts SWOT to analyze relevant factors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chemistry laboratories and explains both the strengths and the weaknesses,as well as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e challenges in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Based on above analysis,this paper places people at the first place and proposes a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establishing scientific,systematic and people-friendly laboratories.

chemistr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WOT analysis

2015- 03- 25 修改日期:2015- 04- 06

北京市基础性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2011);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2012); 北京市专业建设与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014)

周宜君(1964—),女(满族),福建福州,博士,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从事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工作.

E-mail:zhouyijun@muc.edu.cn

G474

A

1002-4956(2015)10- 0213- 04

猜你喜欢

废液实验室化学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结晶法脱硫废液提盐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