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大类招生模式下实验平台与队伍建设

2015-04-10陈得宝方振国姜恩华赵庆平杨一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队伍实验室

陈得宝, 李 峥, 方振国, 姜恩华, 赵庆平, 杨一军, 邹 锋

(淮北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实验课程改革

电子信息大类招生模式下实验平台与队伍建设

陈得宝, 李 峥, 方振国, 姜恩华, 赵庆平, 杨一军, 邹 锋

(淮北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分析当前电子信息大类招生和培养模式下实验平台和实验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平台的优化配置和实验队伍建设的方法。将实验平台分成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三大部分进行建设;从提高认识、完善体制、提升能力、抓好转型4个方面,探讨实验队伍建设。为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实验平台和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电子信息大类; 实验平台; 实验队伍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已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向[1-2],大类招生正是高校为适应市场对不同类型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制度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电子信息大类招生,将会使电子信息类专业资源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以及高水平的实验队伍,是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实践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保证[3-4]。没有实验平台和队伍的结合,就难以保证大类招生模式下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5]。

1 实验平台与实验队伍建设中的矛盾

随着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的实施,高校在设备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很多学校都对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实验平台进行整合,增建了各种新的实验平台,如各级工程中心、虚拟仿真中心等,这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硬件支撑,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缩小高校实践教学与实际工程需求间的差别。平台建设的不断加强,对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1.1 实验项目数量多,实验人员数量相对较少

由于市场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很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招生人数较多,而电子信息大类的大部分课程都有实验,每年要完成的实验人时数较大,这就要求有足够的实验人员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此外,随着各学校对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增加,很多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平台要求对学生进行全天候开放,这更加重了实验平台的运行和维护任务。目前,很多高校实验人员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这种矛盾更为突出。

1.2 实验人员水平提高速度滞后

随着大类招生模式的不断推进,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使高校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接轨,实验平台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很多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处在不断的调整中,有的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尽量一致,每年的实践性项目都有很大的变化,这在高年级学生创新实验中尤为突出。对于高校实验教师而言,由于教学任务重,又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很多新型实验项目的开展只能到企业聘用兼职技术人员开展,而兼职人员的时间很受限制,难以保证这些新型实验项目开展的效果。

1.3 待遇差别大,实验队伍难稳定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人员一直处于“教辅”人员行列[6]。不少高校中,实验人员的待遇相对于理论教学和科研型教师而言,差别较大,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中更为突出,这就导致很多实验人员不能安于实践教学,一旦有机会,就会离开实验工作岗位,导致实验队伍不稳定。目前,不少高校实验队伍仍存在着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等问题[7-9]。

2 电子信息大类实验平台的优化配置与构建

电子信息大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前2年完成“通识”课学习,后2年完成“专业”课学习。在“通识”课学习过程中,很多学校都局限在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上,有一些实验的课程也是大类每个专业中必开的基础课程。在这一阶段,一般认为学生专业基础差,因此很多初期的实践能力培训缺失,导致专业分流后实践课程压力较大。为使实践和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大类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实验平台进行优化设计。为此,我们将电子信息大类实验平台分为三大部分。

2.1 基础性实践平台

基础性实践平台包含电子信息类相关基础课的实验室、实践技能实践室和基础实训基地。基础课实验室包括电路分析实验室、线性电子线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电子电工学实验室、基础软件仿真实验室等,主要用来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技能实践室主要利用一些报废或淘汰的电子信息类设备构成,以开放式的方式让低年级学生进入,一方面了解电子信息类设备的基本组成,另一方面通过动手拆卸和组装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基础实训基地主要由一些常用的仪器仪表和电路板制作工具组成,用来让学生认识一些基本的电子器件、焊接一些简单的电路。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可购买一些套件形式的电路板,如收音机套件、电表套件等,供学生自己组装,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可结合线性电子线路和数字电路课程的知识,设计一些简单的电路,如功放电路、抢答器等。通过这样的模式,可使学生在“通识”课的学习过程中也不脱离实践培养环节。

2.2 综合性实践平台

由于大学三年级学生通过“通识”课阶段学习后,对自己的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按照不同的兴趣实现了专业分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应完成一些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

综合性实践平台由电子信息相关专业课实验室、实习实训中心和虚拟仿真中心等部分构成,主要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开放。

专业课实验室分成几大类,依托课程群建设。此平台分成计算机控制类实验平台、信号处理类实验平台、通信类实验平台。计算机控制类实验平台依托微型计算原理及应用课程群而建立,能完成一些软件课程、计算硬件课程及控制类课程的教学。信号处理类实验平台依托信号与系统课程群而建立,主要完成信号与系统类、信息采集与处理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通信类实验平台依托通信原理课程群而建立,主要完成各种通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

实习实训中心配置有常用的仪器仪表和一些科研类仪器,主要用于综合类课程设计、实验室开放项目和一些大赛的培训,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

虚拟仿真中心主要由虚拟仿真软件和管理软件构成,在此平台上可完成综合性实验的仿真,对全校电子信息类学生开放。仿真设计实验可不在实验室完成,通过仿真测试和教师确认后可进入实习实训中心完成硬件部分设计,缓解了实习实训中心的压力。

2.3 创新性实验平台

创新实验平台主要供大学四年级学生使用,用于完成毕业设计、实习及相关科研项目。大学四年级学生毕业设计的很多题目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有关,这就需要提供一些高端的实验仪器,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创新实验平台主要由CDIO工程训练实验室及一些科研实验室组成。CDIO工程训练实验室主要提供电路系统和通信系统方面的硬件制作与调试,科研实验室配有一些高端的实验仪器。创新实验平台的另一组成部分就是与企业合建的实践基地,利用企业的实验平台和企业的导师开展学生的实习工作。

3 电子信息大类实验队伍建设

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实践性强,实验设备及器件更新速度快,仅有良好的硬件条件还很难达到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验室建设除了拥有先进的设备资源及完善的管理体制外,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一流的实验师资队伍[10-11]。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是大类招生模式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是良好实验平台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

3.1 提高认识,稳定队伍

由于实验室工作辛苦而繁杂,实验技术岗的工作量和成果不像教学和科研岗那样容易量化,岗位津贴一般较低,而且实验技术岗位上升空间较小,一些高技术、高学历的人才不愿应聘实验室工作岗位。有的人即使到实验室工作,也只是作为一个跳板,很快就调离了,因此,实验队伍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12]。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电子信息实验室工作,将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与教学和学科发展同一层次,在岗位设置、岗位待遇等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让一批高技术水平、高学历、实践能力强及工程背景厚的人乐于到实验室工作,保证实验队伍的稳定。

3.2 完善考核制度,激励队伍

在给予实验技术岗位高度重视的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岗位考核制度,为实验人员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压力和动力。每学期不定期对实验人员负责的实验室或实验项目进行测评,通过学生评价、实验教师间互评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给出每次测评的成绩,在年度评选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时,此成绩作为主要参考。职称评审时,重点对实验人员在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承担的实验教改课题、实验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引导实验人员在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方面多做、做好工作[8]。

3.3 提升能力,充实队伍

为适应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项目和实验设备更新快的特点,学校应为实验人员提供培训机会,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每年安排一定的实验人员参加培训,到其他实验室建设较好的学校或企业去学习、交流或参观,汲取别人的经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管理水平,使其回校后能更好地从事相关设备的维护、操作和保养。此外,学校可划拨一定的经费,设置一些与实验相关的带有研究性的实验课题,供实验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如设备的自我研制、设备功能的拓展研究、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等。通过这些手段,不断提高实验队伍的水平,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师资条件。

3.4 抓好转型,壮大队伍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一些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陆续进入高校实验队伍中,对以往的实验人员学历低、实践能力缺乏的现象有所改观,实验队伍向年轻化、高技能化、高学历化逐渐发展,实验队伍的工作也从准备实验和实验室日常管理转向承担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转变。因此,高校必须抓好实验队伍的转型工作,让实验技术人员承担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参与或承担实践课题的研究,开设新的实验项目和实验课程,吸引更多高学历、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到实验队伍中,使实验队伍向高水平方向不断迈进。

4 结束语

实验平台建设和实验队伍建设是高等院校在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一环,对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如何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实验队伍的能力和活力,充分发挥实验平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实践教学贯穿于电子信息类学生的整个培养阶段,对实验室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十分关键。

References)

[1] 王智.电气信息大类招生环境下学生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9):252-253.

[2] 林静.高校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及实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33(9):74-77.

[3] 周会珠,陈威莉.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6(2):124-125.

[4] 石端虎,刘红玲,王扬.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9):238-240.

[5] 应窕.论新形势下研究型高校的实验室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3):239-242.

[6] 郑雪红,郑爱榕.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334-336.

[7] 张金标,朱正国,高于欣.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3):53-54.

[8] 孟庆繁,程瑛琨,逯家辉,等.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综合改革与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2(12):80-82.

[9] 李书明,沈秀,戎红仁.高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4):85-86.

[10] 吴育廉,柯行.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科教文汇,2010(12):182-183

[11] 龚兵丽,戴克林.应用型人才视野下高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8):246-248.

[12] 邹清,郭明秀,黄 焕利.实验教学中心模式下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5):167-169.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team under recruitment mode in broad categories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hen Debao, Li Zheng, Fang Zhenguo, Jiang Enhua, Zhao Qingping, Yang Yijun, Zou Feng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235000, China)

The problems of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team under the recruitment mode and training in broad categories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re analyzed. The methods for optimal allocation of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team are presented.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platform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which are called basic,synthetic and innovative platforms.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team is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which are called raising awareness,perfecting system,improving ability, and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transition. The methods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experimental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team construction in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broad categorie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xperimental platform; experimental team

2015- 04- 15 修改日期:2015- 04- 24

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电子信息大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2014zdjy060);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微机原理及应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3gxk048);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电气信息类专业综合改革下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施与仿真研究”(2013jyxm097)

陈得宝(1975—),男,安徽安庆,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模式识别等.

E-mail:chendb_8@163.com

G451.2

B

1002-4956(2015)10- 0185- 03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队伍实验室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