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儒家职业道德修养方法*

2015-04-10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自律榜样职业道德

葛 桦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论儒家职业道德修养方法*

葛 桦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本文从儒家相关思想提炼出当代职业道德修养的四种重要方法:“学思并重”、“慎独自律”、“榜样感召”和“躬行践履”。四者相辅相成,“学思并重”是前提基础,“慎独自律”是境界追求,“榜样感召”是力量源泉,“躬行践履”是实践精神,它们构成了相对统一的整体,这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以一定启迪。

儒家思想;职业道德修养;方法

儒家提出的道德修养理论和方法很多,这是当前我国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丰富理论来源和巨大思想宝库。本文借鉴吸收儒家道德修养智慧,传承和发展了四个十分重要的职业道德修养方法:学思并重、慎独自律、榜样感召和躬行践履。四者相辅相成,构成统一整体。

1 “学思并重”: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基础

1.1 学是思的前提和基础,思离不开学

职业道德知识是形成职业道德意识的根本,对整个职业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他把人的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人的德性的获得,只能靠学习才能习得,只有具有了美德的知识,才能体认并践行美德。

孔子也十分重视学习。主张“学以致其道”①,从多角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②并强调“学而知之”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④孔子的思想对当前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于职业道德的理论、内容、结构、体系、功能作用等,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这里的学习,是广泛意义上的,它不仅要求人们要从课堂上、书本中、职业道德培训中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从职业实践中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被誉为新时代工人楷模的青岛港工人许振超,就是不断在学习中获得职业道德精髓而成为典范。许振超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刻苦努力地钻研业务,不断学习职业道德,几十年如一日,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桥吊专家。许振超那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让亿万中国人敬佩和感动,从他身上,我们领会到了现代职业道德的精髓:“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1.2 思是学的升华和提高,学也离不开思

“思”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必然活动,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环节。这里“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职业道德知识的消化吸收过程,把职业道德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知识体系,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树立起自己的职业道德理想。另一方面,“思”就是对职业道德行为做自我检查、自我反省,就是所谓的“内省”“内自省”“内自诉”,通过“思”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对的要发扬,错的要坚决改正。

孔子十分重视“思”在个体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他对君子做人做事有十分具体的标准要求,要在九种方面审视思索。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⑤。孔子也十分重视个人的反思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⑥当下,人们在职业道德实践中,要像孔子提倡的那样:见到贤明的人,应该想想自己怎样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平庸不贤的人,应该想想自己有没有类似他的毛病。孔子的这种“反思”的修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认识(修养)的内在规律,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3 学与思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要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⑦精辟论述了学与思相互统一的关系。西方哲人康德也说过类似的话“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⑧。清代王夫之也说:“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徇于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⑨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道德知识和逻辑,都有自己特定的道德价值谱系,只有经过学与思互相结合,才能构建自己合理的职业道德价值体系,二者不可偏废。在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学与思,坚定自己的职业道德理想和信念。只有坚定职业道德信仰的人,才能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的贡献,才能将职业道德价值作为自己终极的追求。第二,通过学与思,树立全新的职业道德价值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伦理的变迁,学思并重是构建自己职业道德价值体系的最重要的一种职业道德修养方法,而且内涵也会越来越丰富。第三,通过学与思,指导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通过学与思而获得的职业道德修养理论,要落实到现实中来,落实到各种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上来,不断践行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行为。

2 “慎独自律”:职业道德修养的境界追求

2.1 如何理解“慎独自律”

自律是慎独的前提和基础,慎独是自律的根本。慎独自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去理解:时空层面,心性层面,境界层面。

首先,在时空层面上,指的是别人不在场,独处的时候能够做到不违反职业道德。辞海中是这样解释“慎独”的:“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时空中,没有人去监督,没有人看到,自己也不随性妄为。《礼记·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是慎独的最低层面。在现实职场中,当人们身处于公共领域、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他会受到更多的监督、考核、评价,一般人不愿或不敢做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然而,在没有人在场,没有任何监督的时空中,如果能遵循“内心的道德律”(康德语),那是真正的有职业道德的人,而此时的行为也最能反映出道德主体的道德素质。

其次,在心性层面,指的是“慎心”,意念真诚,动机纯正,对待事情能防微杜渐。《大学》中指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在职业道德修养中,从消极的角度说,“慎独”是一个防止和约束非职业道德观念和事件的萌生和出现的过程,要做到防微杜渐;从积极的角度说,“慎独”则是一个保持和守护职业道德本性的过程,不仅自己不违反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能时刻同违反职业道德的人和事作斗争。

第三,“慎独”是一种修养的境界。能做到“慎独”的职业人,必有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不因他人监督而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也不因无人监督而违反职业道德,他已经有了高度的自觉性、高度的自控力,体现了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境界。范晔(宋)在《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从荆州刺史升迁为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县,“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遣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王密深夜怀揣十斤黄金拜见杨震表示感谢,而杨震义正辞严的拒绝。杨震夜拒黄金,这是何等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慎独”境界。“慎独”是心性修养、品德操守的试金石,也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和意志品质的展示。

2.2 如何才能做到并坚持“慎独自律”

首先,坚持慎独自律,要在“隐”上下功夫。在独处、别人看不到、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也要同大家一起工作时一样,严格对自己的要求,坚决不做违法职业道德的事情,要坚决与头脑中萌发的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的念头做斗争。

其次,坚持慎独自律,还要从“微”处下功夫。在最隐蔽的言行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在最微小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在“微”处下功夫,就要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行为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当出现违反职业道德的苗头时,要立即停止,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再次,要培养与形成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性和自控力。就是要培养像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那样具有“四自”精神,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重就是要认识到自己作为人所具有的尊严和自身存在的价值,珍惜职业给你带来的收获和荣誉;自省就是要用职业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检查自己、反省自己;自警就是要自我警惕,面对各种诱惑,不要迷失自己本性,始终不忘职业道德规范;自励就是时时用自己的职业道德理想激励、鞭策自己。

最后,要培养慎独自律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有了慎独自律的意识,才能有慎独自律的行为,通过慎独自律行为不断强化慎独自律意识。培养慎独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就是要求在平常的工作中,从小事做起,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承担后果,不断进入一个具有慎独精神的高尚职业道德的境界。

3 “榜样感召”:职业道德修养的力量源泉

3.1 “榜样感召”是传统中重要的教育方法和修养方法

“榜样”是指“行动的模范”。就是“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⑩杨婷博士认为:“榜样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集中体现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群体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并因其所内涵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所外显的行为实践对他人具有示范和激励价值的个人或群体。”⑪榜样,也是一种理想人格,或者说是主观自我。就是领会运用榜样人物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形成观念设想,从而指导支配自身的言行。

榜样感召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十分重视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榜样感召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手段,早在西周时代就有记载,《诗经 大雅·卷阿》中写道:“有冯有冀,有孝有德,以引以冀,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孔子十分重视榜样教育,他认为当政者要做好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⑫。在道德修养上,他要求弟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⑬并且要“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⑭。孟子也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⑮。我国历代君王更是重视榜样感召对良好社会道德形成的功能和作用,为了统治者的需要,树立各种道德楷模进行大力的表彰和奖励,号召百姓向他们学习,诸如,孝子、忠臣、廉吏、贞女、义妇等,这种表彰和奖励,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有时会有物质奖励和社会地位的分封。

3.2 “榜样感召”在职业道德修养中的作用

首先,职业道德榜样为人们的职业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所谓职业道德榜样,就是那些在一定职业生活中,恪守职业道德,成为本职业中的佼佼者,对本职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他们之所以成为职业道德榜样,是因为他们是抽象的职业道德理想、职业价值追求的具体化身,他们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职业的人生发展道路,这对一般人来说,就像黑暗中航行看到了灯塔,能够迅速定位自己的职业道德理想,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职业价值和历史使命,也能够使人们迅速践行职业道德、迅速走向成功。

其次,学习职业道德榜样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捷径。职业道德榜样,体现了他在职业中最突出、最优秀的品质,他们也是这个职业领域中最成功的一个。学习职业道德榜样能够帮助人们少走弯路、走向成功,这是因为,第一,职业道德榜样的作用体现在他的职业道德的示范作用上,他可以直接为人们提供成功的方法和策略。第二,职业道德榜样的作用体现在社会职业道德发展的指引性上,遵循榜样足迹,能够使人们尽快习得职业角色期望和职业规范的社会化,进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

再次,职业道德榜样具有持续的激励作用和较强的感染力。职业道德榜样是发生在社会中真实的人和事,有形有样、有情有意,他们身上体现了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浓缩了时代职业精神精髓,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同时具有持续的激励作用:一方面,人们可以从职业道德榜样具体的言行中去触摸道德规范的含义和行为标准,从真实的事迹中去感受职业道德的高尚和美好的结果;另一方面,通过对职业道德榜样的学习,能够引起人们的道德情感共鸣、引发道德反思、释疑内心道德困惑和缓解道德冲突;也可以直接从中得到某些教益和启示,从而达到对职业道德榜样的精神叹服和人格崇敬,激发他们追求更为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

总之,职业道德榜样是职业精神、职业价值的体现,是一种价值载体,代表着这一职业先进的职业道德文化,体现着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传承和颂扬着特有的职业道德价值。职业道德榜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职业价值方向,也会激励人们的职业道德行为动机,不断地追求崇高职业道德境界和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4 “躬行践履”:职业道德修养的实践精神

职业道德修养既是一个知识体系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所有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只有经过职业道德实践,或者说只有经过躬行践履,才能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也只有经过躬行践履,才能检验职业道德知识的真伪。

4.1 “躬行践履”是一种实践精神

所谓“躬行践履”,就是指亲自实行、亲自去做。道德在本质上实践的,实践精神是人们把握世界的特殊的方式。所谓“实践精神”,就是向善、求真、行善的精神。列宁对此有明确的解释,他说“‘善’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这就是说‘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⑰也就是说,实践是亚里士多德首要研究的领域,实践强调了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生活方式的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实践精神不是一种工具,它是内在于人类的追求、内在于人类的生活方式之中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在本性上是一种志趋优良的动物,所求的是具有德性的幸福生活。西方哲学大师康德,就把纯粹理性划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认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虽然是同一理性,但两者的关系不是平行的,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因此,道德的实践精神既是道德价值的追求,也是道德价值的实现,只有经过外部的躬行践履才能完成。

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一种实现理想人格为目的的实践哲学,“它以自我完成、自我实现和自我证悟为特点。这样的思维,必须诉之于‘躬行践履’,在‘躬行践履’中完成和实现其理想”⑱历代思想家们也无不强调实践精神,以“躬行践履”为根本宗旨,以实现理想人格,成为圣人或贤人为人生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因此,在中国,道德从来就是实践“做人”的学问。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导价值观的传统伦理思想和强烈的处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道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行动践行人伦关系的要求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孔子十分重视躬行实践,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为仁由己’,重在躬行;(二)‘听其言而观其行’,以行取人;(三)闻过即改,择善而从。”⑲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力行”思想,认为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是达到“仁”境界的重要方法。明代的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修养方法,在中国近代影响比较大,他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陶行知更重视行,把自己的名字“文睿”改为“行知”,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

4.2 “躬行践履”是职业道德修养的起点和终点

从上面分析,我们认为,躬行践履既是职业道德修养的起点,也是职业道德修养的终点。

首先,躬行践履是职业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职业道德蕴含了在这一职业领域中的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在从事这一职业所应有的基本规范、基本权利和义务等,躬行践履在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职业与职业道德是通过躬行践履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职业在它创立存在的第一天起,就与职业道德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职业的存在发展与职业道德的存在与发展相辅相成。一种职业因职业道德而存在和发展,职业道德须凭借一种职业为平台并在职业生活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必须通过躬行践履才能形成,是职业道德发展的根源与动力。这是因为,职业道德是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此职业中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相应地,职业道德也必须随之而改变和发展。

其次,躬行践履是人们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书本学习而获得的职业道德知识,人们并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加深对职业道德知识的理解、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形成自己的职业道德理念;才能真正内化职业道德、外化职业道德行为;也才能自觉履行职业道德、真正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层次。

第三,躬行践履是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种,也具有实践性本质。职业道德要想发挥其功能和作用,达到影响个体职业行为的目的,都一定要化为主体的活动或实践。而获得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唯一目的,就是把职业道德理论和知识应用于现实职业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职业道德理论和知识是否正确;另一方面,个体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创造新的职业道德,提炼和升华职业道德。因此说,躬行实践是职业道德的唯一目的和归宿。

总之,当前我国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是一种系统工程,具体方法很多,但这四种方法是基础性的,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四种方法相辅相成,“学思并重”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基础;“慎独自律”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境界追求;“榜样感召”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力量源泉;“躬行践履”是实践精神,是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归宿。它们构成了相对统一的一个整体。

注释:

① 《论语•子张篇第十九》。所引《论语》原文均出自杨树增评注:《论语》,北京:蓝天出版社,2003.原文释义也参考此书

②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③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④ 《论语•述而篇第七》

⑤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⑥ 《论语•里仁篇第四》

⑦ 《论语•为政篇第二》

⑧ 约翰•杜威.杜威在华教育讲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35.

⑨ 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六[M].转引自:宇辑:学与思.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80(01):34.

⑩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41.

⑪ 杨婷.榜样教育研究[D].博士论文,39.

⑫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⑬ 《论语•述而篇第七》

⑭ 《论语•里仁篇第四》

⑮ 孟轲著.陈才俊主编.孟子全集[M].北京:海潮出版社,卷十四·尽心下,2008:405.

⑯ 列宁.哲学笔记[M].人民出版社,1956:200.

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

⑱ 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⑲ 李晓英.道德践履:孔子道德论的特质[J].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4-15.

张小纲教授作品选入“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

“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主办。我校张小纲教授的代表作品《窗》收入其中,再次印证了其在中国水彩画坛的学术地位。

展览以20世纪以来的水彩百年历史为研究重点,以各个时期的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为主要展示内容,结合相关文献档案资料,形成了一部可视可读的“百年华彩”宏大史诗。本展览旨在以学术研究展的形式梳理水彩画传入中国以来的历史,阐明水彩艺术对近现代中国美术的影响以及面对中与西、古与今等问题所作出的时代选择。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水彩百年历史,向世人展示了中国艺术家能够把一种引进的绘画形式转化为对中国现实的表现,能够把一种西方的艺术样式和中国自身的绘画传统特别是绘画精神相结合,充分展现了几代中国水彩画家的智慧。在当今世界的水彩画坛里,中国水彩艺术也毫无疑问的展现了自己的学术高度和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本次展览结束后,将移至青岛新建成的中国当代水彩博物馆继续展出。

(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

Methods to Cultivate Confucian Work Ethic

GE Hua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From Confucian thoughts, the paper summarizes four important methods to cultivate modern work ethic, namely, “Attaching equal importance to learning and thinking”, “Practicing self-restraint and self-discipline”, “Following a role model”, and “Taking action in person”. The four methods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are conducive to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if they are implemented as a whole.

Confucian thoughts; cultivation of work ethic; methods

G812

A

1672-0318(2015)02-0049-06

10.13899/j.cnki.szptxb.2015.02.009

2014-10-19

*项目来源: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4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编号2014JKDYY36)和2014年度人文学院“三育人” 课题《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方法研究》(编号201442)的阶段性成果。

葛桦(1968-),男,山东临沂人,法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伦理变迁与高校道德教育。

猜你喜欢

自律榜样职业道德
能自律者为俊杰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以他律促自律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