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道德哲学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价值影响

2015-04-09武丽佳

社科纵横 2015年5期
关键词:政治课教育者师生

苏 洁 武丽佳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74)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重要表征之一,就是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通过其对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实现对学生自我价值的充分尊重。而这实际和传统儒家道德教育回归主体自身,注重人的价值关怀的思想是如出一辙的。

一、传统儒家人学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价值同构

纵观整个儒学发展史,不乏对主体自身价值理性的尊重。在伦理道德修养的目标之下,他们更关注行动、实践和经验,主张回归生活。这种对人的终极关怀思想,为我们今天以学生为中心建构有效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一)先秦时期思想家以人为贵的主张

在先秦以前,原始宗教盛行,“天”以至高无上的权威笼罩着万物生灵。那时天与人与万物浑然一体。而在这一体中,天命神权代表着一切,人们对“天”只有敬畏和恐惧,毫无自我意识。从先秦开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天神的权威表示怀疑,把目光从对天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具有终极的价值和意义。对人自身价值的反省,便构成儒家人学体系的逻辑起点。这种反省一开始就关联着天人关系,含括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早在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就指出:“天道远,人道弥,非所及也”。[1]此思想虽极其简单朴素,但也表明子产对人的作用和价值充分重视和肯定,成为对主体精神最早的追问与呼唤。之后,孔子指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2]他不是从天神那里寻求神道,而是从人自身寻求人道,这种人道实质是个体创造性的精神。只要充分肯定个体内在的道德理性,人就能尽其可能地挖掘自身的禀赋与潜能,赞天地之化育,实现人与天、地鼎足而三的境界。孔子虽然提出人道,但又有很多束缚主体言行的限制理论,而且在他的人学体系中,产生一种新的绝对控制,那就是“克己重礼”。孔子的“克己重礼”人性论成为几千年专制社会束缚个性自由的伦理依据。

孔子之后的亚圣孟子,进一步高扬了个体的独立自主性,他从多层次、多侧面探讨了个体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过程中的情感和意志。怎样才能使人自觉接受伦理纲常、道德理性,孟子将其理论基石放在了人道。在对待人本身的道德理性问题上,人的主体意志成为了价值世界终极关怀的对象。孟子提出“人与天地参”,“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成,乐莫大焉”的浩然正气。[3]“万物皆备于我”反映了孟子所言主体自我的“心”与性、天、命的关系。据孟子所说,“善”是人本身就有的天性,他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所固有,不是后天习得,它们是人之所“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是“赤子之心”具备的“良知良能”。[3]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3]这就将性、天、命紧密收束在主体之心中,人人只要推阐那天赋的良知良能,尽了自己作为人的本性,就圆满地实现了“天”所给予生命的意义,也就达到了人生的终极境界。

此外,孟子在其认识论中还主张‘自反诸己’。他将自我反省、自我体认的道德修养方法,作为道德实现的首要途径。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4]这实质是指主体对自我意识的反省,他试图通过持续不断的道德修养,达到人格完善。

由上可知,先秦儒学所讲的天道、人道,都是将创造性的生命精神贯注于天人合一之间,人以其主动的道德精神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人人都有自我主宰的道德正义,通过实际行动实现人生终极价值。

(二)儒家人学理论的现代教育价值

儒学思想家在各个领域空前地突出了主体人格的力量,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发掘了主体自我发展及实践活动的内在作用。抛开其以规范压制、以伦理杀人的负面效应不论,传统儒家以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的途径来建立主体的意志结构,以道德自律来树立人之为人的价值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强调以生为本,注重学生价值、情感与知识目标系统整合的思想是有着一定借鉴意义的。

当前,德育危机无疑将是高校面临的一大危机,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理想更加注重个体化。但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课仍然固守成规,教师往往禁锢于守旧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在吸收教学内容过程中的切身感受没有足够重视,所教授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紧密联系。教师关注的只是知识本身的输出与输入,忽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现有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很少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以及人之为人的尊严所在。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个性发展受到压制,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从而缺乏创造性与进取精神。

从前面对儒家人学思想体系的回顾中,我们看到其主流思想无一不是在强调人在宇宙中的主体作用,以及道德主体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能动性。王阳明所言“我看此花时,此花即在”,虽然过分夸大了主体力量,但他却真实地表明:在认知过程中,认识者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性不容忽视。因而在教育的所有环节里,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教育者所做的一切便微乎其微。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单一的知识,而是尽可能地开发人的创造力和潜能,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鉴于此,不少学者提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塑造学生灵魂和理想信念的课程,其教学的核心即是在“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下展开教学活动。具体体现在:

首先,在肯定人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在此基础上实施情感教育。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最终目的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道德体系,正像儒家所倡言的以“为己之学”为核心的道德修身之说,最终是为了发展自己的人格,而不是大家所认为的为了师长、家庭、或者是简单的社会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要实现有效教学,就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体系,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为自己确定目标,从而不断改变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其次,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以人为本的教育还强调教师与学生由上下支配地位关系向伙伴合作关系转变,以建构主义的方法论去帮助学生实现价值观的改造和社会化。孔孟早就提出了教学要“听其言而观其行”,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应当转变,应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思维训练和价值体验,强调在情境脉络中主体对外部世界的适应及建构。教育者要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学会学,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价值需求,创设较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从而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教育终极目标。

二、阴阳和合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启示

传统的教学理论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对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同,以及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等要素基本不重视。而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也正是造成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阴阳”学说认为,一切存在物皆分阴阳,且具有阴阳对待、变化、和合的关系。“阴阳”哲学启发我们,正确处理好师生、教学的平等依存、相互共生的关系,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确立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阴阳”哲学强调“阴阳”协调才是最好的状态,师生关系协调应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结合我们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刚性需求与时代大环境发生了矛盾冲突,如果教师继续保持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将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谈不上有效教学。阴阳哲学的和合关系告诉我们,对立统一的双方最终是通过相生相克、相互交融从而走向和谐共生的。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交融转变,而不是一味强调师道尊严,使课堂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应建立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的合理引导是学生的认识航向。教育者是整个课程实施过程的“发动力量”,是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育者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而受教育者是一种“受发动力量”,是课程的受授者、学习者、参与者,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处于一种被领导、受控制和受教的地位。[5]总之,教师是教学认识过程的主要负责人。

但是另一方面,人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个体。人有情感,有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对道德价值认知的主体性表现为:人不是被动地做出道德言行,而是主动地追求价值的提升,从而形成动态的、不断进取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教学质量低效甚至无效的罪魁祸首,是单调无味的道德理论说教和形式主义的价值灌输。

有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把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放到重要地位,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把教学的主导型与主动性有机结合。只有教师真正给予学生平等的地位,真正给予学生尊重,才能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二)师生同体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太极图是在一个封闭图形——圆周内,图形的有限性是一个先在的规定,这就好比师生围绕共同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师能回应学生知识和情感的具体需求,师生走进彼此心门,不仅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能够实现其高效性。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师生异体的现象。教师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学生则面无表情,呆坐讲台之下。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而学生心理有着失落感。简单的话语对立维持着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权威使得学生不敢接近老师。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教学气氛的重要前提,学生常常因为尊敬他们喜爱的教师而有意识地增强学习责任心和兴趣。但是为数不少的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够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和人文关怀,师生没有共同的学习目标、教师未能创设共同学习的情境。如此,师生之间实际是在进行无意义的交往,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面对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冲突,我们应该反思和追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爱,爱是教育的前提。如果教师不是抱着真诚的态度,向学生敞开自己的真实的心灵,用爱去呵护学生,而是用自己教育者的权威来阻断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使学生对教育者所讲授的内容不屑一顾,甚而产生怀疑,势必降低教育效果。

因此,教育者的所讲所为应当尽量贴近受教育者的心灵和情感世界,努力向受教育者的心灵靠近,回归到学生的道德智慧本性,使受教育者获得难忘的师生情感互动。在此过程中,“价值商谈”模式是不错的选择。教育者可采取面对面交流、商讨等方式,使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在知、情、意三方面达到最高程度的和谐。另外,教育者还可灵活设置一些情感体验情景,通过对话或合作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价值认同。师生双方处于一种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教师通过与学生真诚的相遇、相知和心灵沟通,用爱心去换回学生人性中的善,促进学生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教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情境,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以彼此的需求为导向和动力,互相吸引互相推动,形成师生良性互动,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在师生快乐体验的自我实现中实现课堂文化的无限生成,使教学效度达到最优化。

三、中庸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理论借鉴

(一)中庸内涵

“中庸”思想最早由孔子提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中庸为行为准则。孔子“扣其两端”、“执两用中”、“过犹不及”、“择乎中庸”的观点,以及适度权变而“时中”的命题对今天的教育实践来说,都是值得借鉴的。“中”是“不偏不倚”,中庸不是调和主义,也不是折中主义,而是必须把握好“度”和“权”,真正做到“无过不及”,恰到好处。

在方法论层面,它是含有辨证思想的方法论。孔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性,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两个极端,追求一端行事往往会失去另一端。只有从两端出发求“中”,才能做出两全其美的选择。要全面地认识、解决问题,只有抓住事物的两个方面,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过量与不及都会引起质的恶变。所以,只有达到“无过无不及”的“临界状态”才能真正做到中庸。孔子主张用审时度势的权变方法执中,他评判中庸的标准是根据特殊的时间、地点,随着事情的改变而灵活变化的,这个标准要兼顾、权衡轻重缓急与利弊得失的关系,灵活把握事物的度,这就给中庸思想注入了鲜活而灵动的辩证思维。

(二)中庸的执中思想与为师之道

从方法论着手,我们用“中庸”思想反思我们的教育实践,可以看到“两端”现象频频发生,许多“过”与“不及”比比皆是地出现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偏执一端的现象。要想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教育过程中的“过犹不及”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使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提高一定水平,就必须调和师生交往的氛围,力求达到中庸的境界,将“和为贵”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交往中。

运用到为师之道,即强调从整体观出发,加强师生沟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体,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达到融洽相处的状态,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来自于教师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这种权威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果教育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能正确认识、对待权威,那么权威非但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背道而驰。从中庸的观点看,教师权威就是要做到无“过”、无“不及”。如果教师长期将权威当作权力压抑、控制学生,那么久而久之,学生要么对这种权威麻木,要么产生抗拒心理。教育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尊重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以民主、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受教育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观念,才能达到“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

(三)执两用中思想与教学双方的相得益彰

教育的两个必要因素即教师和学生,单方面的强化其中任一因素而淡化另一因素则不会带来预期的平衡、和谐。目前,“教师中心”的观点有,教师是教育目标的主要实施者和实现者,教师主宰着全部教育活动,因此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接受状态。“学生中心”的观点有,反对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教师不再起主导作用,而只是协助、指导作用。学生主要以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方向指导学习的方向,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向导,给学生学习方向、内容的建议。

这两种教学观点都过于偏执。事实上,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联系着这个小社会的所有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引导者。缺少了教师正确的指导,“学”的活动将失去正确导向;离开了学生的学,教学将名存实亡,和预期的教育活动目标相差甚远。只有将教师的权威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之上,师生关系始终保持均衡、协调,而不偏废其一,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也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平衡,有效健康的学校教育环境才指日可待。

通过以上对传统道德哲学为学体系的分析可知,教育是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而非主体对客体的实践活动。教师是教育实践过程中有权威的影响者,他更应该成为两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的创设者,师生之间通过尽量多的情感交流,以达到寻求情感上的共鸣,最终达到学生个体的道德升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塑造灵魂的终极目标。

[1]杨伯峻.左传.昭公18年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1981.

[2][宋]邢昺.论语.卫灵公.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M].中华书局,1988.

[3][宋]孙奭.孟子.尽心上.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N].中华书局,1988.

[4][宋]孙奭.孟子.离娄上.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M].中华书局,1988.

[5]成尚荣.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J].人民教育,2010(23).

猜你喜欢

政治课教育者师生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