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花灯歌舞的表现形式

2015-04-09熊晓辉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明清时期花灯土司

★民族研究★

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花灯歌舞的表现形式

熊晓辉

【摘要】土家族花灯歌舞流行于湘鄂渝黔边邻的土家族聚居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土家族文化重要的体现形式。明清土司统治时期是土家族花灯歌舞兴盛时期,由于保存完整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因而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土家族土司花灯歌舞在表现形式、表演形态、音乐特征等方面与其它民间歌舞艺术不同,有着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 】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花灯;歌舞;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I193【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熊晓辉,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湘潭,邮编:416000)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

The Forms of Flower-Lantern Dance of Tujia Headme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Xiong Xiaohui

Abstract【】Tujia flower-lantern dance with a long history is popular in the adjacent areas of Tujia in Hunan, Hubei, Chongqing, and Guizhou province, so it is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form of Tujia culture. Because of the intact and rich local style in the Headmen-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thriving period of the Tujia's lantern dance, it has important cultural, artistic and research value. The flower-lantern dance of Heanmen in Tujia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s much different from other folk songs and dances such in the aspects of form, performance and music feature, etc.

【Key words】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ujia; headmen; flower-lantern; song and dance; form

土家族花灯歌舞是流行于湘、鄂、渝、黔边邻的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传统舞蹈。土家族花灯歌舞表演形式短小多样,有单一的方桌表演、有铺席子在地上表演、有花灯单边戏等等。土家族花灯歌舞动作活泼诙谐,曲调旋律优美流畅,有着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深受土家族人喜爱。土家族花灯歌舞起源于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思南土家族的许家坝、文家店、大河坝、大坝场、塘头等地花灯盛行。[1]明清土司统治时期,是土家族民间艺术发展的兴盛时期,尤其是歌舞戏曲音乐,最能体现土家族音乐文化特色。[2]据史料,唐宋时期,土家族地区就有花灯歌舞活动的记载,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清以来,土家族花灯歌舞继承了土家族民间单花灯(跳团团)“二人转”的传统表演形式,又吸纳了土家族摆手舞、傩戏、山歌等艺术元素,其伴随着人们的民俗生活,经过民间传承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较为完整、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土家族土司花灯歌舞分为花灯二人转(一旦一丑)、双花灯(二旦二丑、四旦四丑)、花灯群舞与花灯戏等形式,其集音乐、舞蹈、戏曲、诗歌为一体,它的内容与素材直接来源于民间故事、民俗生活及宗教祭祀,并且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郁 的民族特色,具有珍贵的民族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从明清土司统治时期的土家族花灯歌舞现象、形态来看,它不仅生动地体现了土家族土司文化制度及政治上的特点,而且也反映了土家族民间音乐舞蹈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使土家族音乐活动在形式上保留在原生状态,为研究土家族土司音乐舞蹈文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土家族花灯歌舞的生态生成

土家族人世代在湘鄂渝黔边邻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且独具一格的歌舞、音乐和戏剧,湘鄂渝黔边邻山区属酉水流域,生活在这一地区最早是古代巴人,他们是土家族的先民。因受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制约和影响,土家族人相信梯玛,崇拜神灵和祖先,他们认为万物是有灵的,在万物有灵的信念中渴望万事如意、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所以,在特定的民族习惯中形成了花灯歌舞、摆手舞、打溜子、毛古斯等,成为土家族风俗仪式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家族人喜爱歌舞,他们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歌舞艺术。从史料记载推断,土家族歌舞源自古代巴渝舞,土家族先民创造了跳丧舞、摆手舞、毛古斯舞、八宝铜铃舞、梅山舞、跳马舞等等,它们都是表现土家族民俗生活与宗教信仰的民间艺术形式。土家族有爱戏剧的癖好,而这种习已成癖的风俗又是伴随着其民族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土家族聚居的湘、鄂、渝、黔边境山区,重峦叠嶂,古时必是森林莽莽,荆棘丛生,人烟稀少,交通闭塞之地。土家族先民为了生存,首先要觅食,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捕鱼。从渔猎生活步入农耕时代,于是,有了砍火畲,挖生土,撒小米等。他们在渔猎农耕之余,必然有求乐之思。然而,历史和自然赋予他们的,只有对猎物姿态的模仿和生产活动的再度体验,这种模仿和体验,便产生了土家族最原始的戏剧——毛古斯。[3]可见,土家族毛古斯与土家族民俗生活和宗教信仰有关,它所反映的是土家族先民的原始生产、生活状况,并且初具了戏剧因素,形成了戏剧雏形。同毛古斯一样,土家族花灯歌舞也是伴随着土家族民俗生产而产生的,土家族花灯歌舞欢腾高亢、热烈激昂、曲调悠扬、语言明快,动作性较强,载歌载舞,只在每年的新正期间十五天内表演。土家族花灯歌舞带有祛病去灾、求祷吉祥的意义,有一种原始古朴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土家族花灯歌舞据传起源于唐代京都民间“灯儿戏”。后来经过不断加工,逐渐演化成一种格调新颖、舞姿活泼、妙趣横生,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民间歌舞。土家族花灯歌舞在明清时期臻于成熟,广为流传,它使歌、乐、舞、剧融奏在一起,成为土家族喜爱的民族歌舞。每逢婚丧喜庆、逢年过节,土家族山寨一片欢腾,顿时成了歌舞的海洋。土家族花灯歌舞虽然是一种民间歌舞艺术,但它最初是土家族先民们为祈福纳吉、驱鬼除病的演出,具有强烈的祭祀性与风俗性,承载了土家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意义。花灯歌舞最初流行于湖南湘西、张家界、常德;湖北鄂西、长阳、五峰;贵州铜仁、江口、德江、思南;重庆石柱、彭水、酉阳一带。根据王萦绪(清)的《石柱厅志》记载,我们认为明清时期土家族流行的花灯戏就是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土家族花灯戏因流传地域不同又有不同称呼,流行于鄂西的花灯戏称“灯戏”,流行于酉水流域龙山、永顺、保靖、吉首、古丈、桑植、沅陵等地称“酉戏”,重庆秀山、酉阳称“酉阳丝弦灯戏”、贵州铜仁地区称为“花灯戏”。“花灯歌舞”的称谓究竟是何时出现的?据明代谢肇淛所著的《俗略》记载:“元夕,家家燃灯,亦有鱼龙走马之鳌山诸戏。然皆染纸为之,无他奇巧,市上结彩为架,作松棚为小屋,然爇灯其中,游人歌舞达旦,然仅十三至十五而止。至于花爆烟花之属,皆远不逮他处。”这可能是花灯的最早记载。又据《中国音乐词典》“花灯”条目解释说:“花灯,民间歌舞。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汉、苗、侗、布依、土家等民族中。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各地花灯有不同称谓。如湖南称对子花鼓、地花鼓、茶灯、耍灯或玩灯;贵州称地灯、红灯、小唱灯等。”[4]从《中国音乐词典》中可看出,西南地区是花灯的发祥地。关于花灯的起源,可以从流传地的花灯词中找到线索。如这首流传于贵州东北地区的花灯歌舞《盘灯》唱道:

灯从唐朝梨园起,灯从唐朝园内生。

王母娘娘眼睛昏,

许下三百六十盏大红灯。

九十九盏天星灯,

九十九盏地星灯,

七十二盏水星灯,

七十二盏佛前灯,

还有一十八盏无搁处,

留下来元宵会上玩花灯。[5]

可见,这首花灯歌词指明了土家族花灯流传的具体时间,概括起来分为三个问题,首先是土家族花灯起源的时间是在唐朝,产生于唐代梨园内;其次是玩花灯的原因是因为王母娘娘眼睛不好,于是许愿玩灯,还特定在元宵会上玩;其三指的是花灯从宫廷梨园开始,后来才流落民间的。[6]那么,土家族花灯歌舞到底起源于何时?关于土家族花灯歌舞的起源,民间有多种说法,主要是以土王娱乐、祭祀祖先、民俗生活、汉族传入等四种观点较为流行。据清乾隆三十年《辰州府志》卷十四(风俗)中记载:“元宵前数日,城乡多剪纸为灯,或龙或狮,及各鸟兽状。十岁以下童子扮演采茶秧歌诸故事。”据考证,这种民俗活动萌芽于唐宋时期,盛行于明清年间。我们考察花灯歌舞,发现它同阳戏、傩戏有很大的渊源,阳(阳戏)花(花灯)傩(傩戏)常常同台演出,称作“三合班”。据清道光四年《凤凰厅志》卷之七(风俗)记载:“元宵前数日,城乡敛钱扮各样花灯,为龙马禽兽,鱼虾各状,十岁以下童子扮演采茶秧歌诸故事。至十五夜,笙歌鼎沸,灯烛辉煌,谓之闹元宵”。人们还根据秀山花灯的形状与宋代宫灯十分相似的理由,猜测土家族花灯可能起源于宋代。研究者们的依据就是秀山花灯的唱词内容,其中秀山花灯《花灯起源》唱道:

灯由何处起?

灯由何处生?

仁宗皇帝登龙位,

王母娘娘瞎眼睛,

许下红灯三千六百盏,

只有两盏到如今。

不论何说为真,但都能表明土家族花灯源远流长,最迟在宋代即已形成。

清代土家族诗人在《溪洲竹枝词》中曾写道:

彭公祠畔赛神歌,火树银花招言娇;

侬识踏歌郎识曲,今宵相约闹元宵。[7]

可以肯定,在土家族地区早已有玩花灯的历史,最迟在北宋时期花灯已经盛行了。笔者通过对土家族地区花灯歌舞及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考察发现,土家族花灯歌舞起源于北宋年间,原属于祭祀、风俗性歌舞,是由汉族花灯以土家族其他歌舞艺术组合并演变而来。土家族花灯最初是人们为了驱鬼除病、祈福纳吉的演出,后来逐渐向世俗化发展,娱人、自娱成分加强,至明清土司统治时期,花灯歌舞极盛一时。

二、土家族花灯歌舞的表现形式与表演形态

明清时期土家族花灯歌舞继承了古代巴人“好歌喜舞”的传统,在毛谷斯、摆手舞、山歌的基础上,从土家族人祭祀舞蹈的“跳团团”(也称门斗转)逐渐演变为一旦(也称旦角、花妹、幺妹子)、一丑(也称丑角、花子、赖花子)的单花灯,到两旦一丑或两丑一旦,两旦两丑,四旦四丑的双花灯,再到多丑多旦、集体歌舞的花灯小戏(也称单边戏),成为一种古朴、诙谐、抒情优美,集歌、舞、韵白为一体,并成为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艺术。

(一)基本程序

1.启灯

土家族花灯歌舞在春节的初二至十五(元宵)举行,初二的首场表演很重要,人们俗称“启灯”。首场演出前,艺人们先要扎两盏花灯。花灯精巧别致,六片花瓣,雕花镂空,花絮垂悬,色彩鲜艳,显得春意盎然。出灯前,花灯班要在灯堂举行庄严的“启灯”仪式,灯堂上供有“蜡光仙人”“金花小姐”“银花二娘”等神位。掌灯师(主持)敬过神灵后,要唱“启灯调”。如这首流行于重庆秀山地区的《启灯调》:

迎请灯来叩请灯,迎请灯神降福临。

来有三杯下马酒,请来灯前跳花灯。

金花小姐听我讲,银花二娘听端详。

一张方桌四角方,金杯玉盏摆中央。

七色供果来摆起,出灯老少保平安。

由于土家族花灯歌舞轻便灵活,演出时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只要有一个土坡、草坪,甚至两张门板或一张饭桌就可以表演。

2.送灯

土家族花灯歌舞的演出,一般是在春节期间,由艺人组织玩灯班子,走乡串寨依次演出,俗称“送灯”。花灯首先在本村挨家挨户演出,然后才走村串寨去演出,先由“下灯贴”的人手提大红灯笼,挨家挨户通知主人家接灯。主人家都把这看成是喜庆吉祥的象征,都热烈欢迎。待花灯班来临时,各家都会摆设香案,燃放鞭炮,虔诚相迎,人人心中充满了对花灯的热情,寄托美好的希望。花灯班每到一户表演时,一般都要先唱祝福之类的歌,如:“正月里好拜年,将身来到贵府门,身作揖慢下礼,招财的童子忙扶起,禄位早高升,玩花灯家发人也兴”。然后,由主人点唱或看人演唱,如家有老人就唱“送寿”,做买卖的就唱“送财”,表演结束时,主人得送一些彩礼(一般为钱和糯米粑粑),这时还得唱“谢茶歌”,以示主人的感谢。花灯班子进入别的村寨演出,要先去参拜该村的灯堂,行参灯礼,然后才能进到各家各户去演出,一般首先要唱《开财门》,祝贺主人家开门大吉。土家族“送灯”活动往往是与“接灯神”和“送灯神”以及其他酬神内容结合起来。

3.赞灯

土家族花灯在表演时,一般都是针对性的表演一些吉祥喜庆的花灯曲目,人们称“赞灯”。“赞灯”唱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丰富,除了在赞灯时所唱的“福、禄、寿、喜”之外,其它大量的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爱情,以及讲述历史典故,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和规劝亲人之类,它包括赞美大自然,歌颂爱情,讲述人生哲理,咏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歌颂真善美,鞭笞假丑恶,真是包罗万象。如《唱古人》《采花调》《十劝》《种茶》《一颗秧苗》等。

4.烧灯

正月十五最后的一场表演叫“收灯”,表演完后,都要把灯烧掉,来年又重新制作。每年正月十五演出结束时,土家族人都要举行辞灯仪式,通常在河边举行,唱《辞灯调》,然后把花灯烧掉,目的是让吉祥光明之火将花灯送上天庭。表演结束后,主人家要给花灯班“打发钱”,有的还要请花灯班喝酒吃肉、吃甜酒粑粑,这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

(二)舞蹈形式

土家族花灯歌舞分“单花灯”“双花灯”“群花灯”三种。

1.单花灯

土家族单花灯就是“一旦一丑”两人跳,俗称“二人转”,其他人和声伴唱。单花灯的舞蹈形式从单一的方桌表演发展到搭花台,铺席子在地上表演,花灯单边戏等多种形式。但不论什么形式都只有一男一女两个角色,女装男扮居多。土家族单花灯有旦角、丑角之分,旦角叫“幺妹”,也叫“花妹”,多是男扮女装,扎假鞭,包头巾,系花裙,穿短围衣;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幺妹子踏着丁丁步,轻摇折扇,曼舞彩巾,翩翩起舞,楚楚动人。丑角叫“赖花子”,也叫“花子”。“赖花子”把头巾扎成“半边月”,反穿皮袄,扎红绸腰带,手拿大蒲扇。赖花子围着幺妹子,踩着矮桩步,挥着大蒲扇又跳又唱,动作活泼诙谐,形象滑稽逗乐,妙趣横生。[8]在湘西自治州的土家族地区,花灯歌舞的演出形式多以单花灯为主,土家族人称为“对子花灯”。“对子花灯”即一小旦(女)、一小丑(男)两人表演。明清时期,“对子花灯”均由十岁左右的男孩扮演。早期玩花灯只演不唱,由掌灯师傅帮唱(帮腔),以后发展到又演又唱,所以土家族人有“摆灯”(即哑灯)、“跳灯”之称。这种形式在湘西自治州土家族地区比较普遍,剧目也最多,如《四季花儿开》《绣荷包》《闹五更》《进花园》等。另外,人们又在“对子花灯”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民间武术动作,发展而成了“武花灯”,如《十打》等。

2.双花灯

土家族双花灯主要是二旦二丑、四旦四丑表演的花灯,常常表演《双盗花》《双采茶》《大采茶》等,表演者边唱边舞,基本上保留了单花灯的表演样式。还有两旦一丑的“姊妹花灯”,如《姐妹观花》等。

3.群花灯(团场)

土家族群花灯属于带有一定歌唱成份的小型歌舞,多旦多丑,具有广场演出形式,其特点是队形变化多,充分运用舞蹈和道具来渲染气氛。据历史文献考证,土家族群花灯盛行于清代,并带有一定故事情节,当时是由群舞伴着一个“打岔”的角色成对歌对舞形式。这类花灯以别出心裁的情节表现嬉戏热闹的气氛,如《赶春》《大采茶》和伴有武术成分的《十打》等。

(三)唱词形式

生动的地方民间语言是土家族花灯歌舞唱词的一大特色,它以通俗、幽默、平实的口语化形式抒发感情,说明道理,听起来十分耐人寻味,倍感亲切。如《开财门》《上茶山》等。在花灯的“对子花灯”中花子道白多是即兴创作,随意发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鄂西地区的土家族花灯唱词常常为七言句,上下对偶,句式一般为二、二、三字句,有时也出现十字句的。有的句式为三、三、四字句或三、四、字句,十字句的唱词出现得很少。鄂西土家族花灯唱调非常押韵,其与流向的地方戏曲一样,唱词押韵,而且处理的方式也相同,也就是起句起着定韵的作用,严格要求句式上仄下平,双句通押,一韵到底,唱段句数呈偶数。鄂西土家族花灯在“道白”和“打引上韵”的韵白上类似与恩施南剧,其唇齿音不多,往往是将普通话的阳平声字念成上声,而把普通话属上声的字念成了去声,普通话声母为q、k、h,韵母为e的字,恩施话则将e读作o,如“河”读成“活”等。鄂西土家族花灯唱词运用的是恩施本地方言,读字发音声调调值为阳平(11)、阴平(55)、上声(54)、去声(35)。

(四)音乐形式

1.旋法

土家族花灯歌舞音乐旋律流畅、欢快、喜庆,富有歌唱性,表演时常常是专调专曲,没有一曲填多词的现象。据考察,土家族花灯曲调有千首之多,但已搜集的有500多首,分为24大调,有正调类、杂调类和锣钹类之分。史料显示,明清以来,土家族花灯歌舞表演的专用腔调是由“正调”和“小调”组成。属于“正调”类的声腔有“本腔”“ 四平调”、 “一字板”“七句半”“悲腔”“神狗调”、及“辰河调”等,而且都属于板腔体。“本腔”则是鄂西土家族花灯歌舞的主要腔调,在民间被广泛使用,宫、商、角、徵、羽诸调式都有,虽然单一调式的花灯曲牌数量最多,但常常有时也穿插着交替调式,如角羽交替、羽商交替,甚至徵商调式、商宫调式等等,大部分属于五声音阶。在表演中,土家族花灯曲调与花灯舞蹈动作紧密配合,音乐与动作协调发展,由于表演形式与场地的要求与局限,使得土家族花灯音乐在曲调和节奏方面必须有相应的发展,如旋律曲调多为平行级进,跳跃较少,尤其是四、五度以上的大跳就不多见,使花灯旋律曲调显得欢快流畅。土家族花灯歌舞音乐的曲式结构一般是两个单乐句,有时也为四个乐句的单乐句,并且分为“正调”“杂调”。“正调”多唱传统词,“杂调”可即兴新编,灵活多变。以四季、十二月、数十的数字为逻辑顺序组织唱段,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2.唱腔

土家族花灯唱腔主要为上、下句结构的板腔体,生(男)角与旦(女)角同腔。有时表演花灯时,唱腔主要又为板腔变化体的结构形式,腔调属于“正格”,且属于句幅一样长短的对偶上、下句。我们也发现,花灯艺人们平时也将一整句唱词分为两段来唱,构成了上、下乐句的规整唱腔,人们常常称之为“一流”板体。土家族花灯唱腔还有三句式,唱腔处理时是将第三句的唱词分解为两个半句,构成了上、下乐句,于是出现了“七句半”的“整句”“半句”“快句”之分。土家族花灯歌舞唱腔中大量运用衬腔,这样既丰富了曲调的表现力,又增添了歌舞的生活气息,突出体现了花灯歌舞对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土家族花灯歌舞的衬腔运用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用在唱词的词与句之间,有时又用在词与句之前,衬腔用在词与句之后也常见。所用的衬词衬句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花灯唱词颇具文采,五、七字句居多,灯词轻快活泼。在鄂西土家族地区,花灯演出时一般男、女行当都常常用本嗓演唱,但有时根据剧情的需要,男人扮演旦角,运用假嗓演唱。有时男声在帮腔中也用假嗓演唱,其演唱方法类似土家族山歌演唱。土家族花灯歌舞的唱腔板式变化并不多,非常口语化,而且用演唱速度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在花灯唱腔的开头和结尾有时采用锣鼓起板引腔,锣鼓收板收腔。花灯润腔多用上、下滑音和颤音,在演唱较长唱段时,常常将其中的上句移调演唱,花灯艺人们俗称其为“花灯公母调”。

3.节奏

土家族花灯歌舞节奏自成一体,节奏活跃,较短时值的音符节奏较多,较长时值的音符节奏则用得比较少,典型的节奏型多为:×× ××× ×××× ×××。就这类节奏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类节奏型适合律动,而且比较适合动态不大、动律较快的舞蹈律动这样,花灯歌舞中欢快跳跃、风趣活泼的情绪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明清以期,土家族花灯的伴奏乐器只是锣鼓,表演时也只有一些简单的锣鼓点,如花灯《十八相送》的鼓点为:“匡乃七七|匡匡匡七|乃乃七乃乃匡|乃乃七乃七乃匡||”等,锣鼓可以独立配合舞蹈动作,也可以用来渲染气氛。

4.伴奏乐器

史料记载,清康熙时期,土家族花灯歌舞的伴奏乐队编制有了改进,当时有“文场”(弦乐)和“武场”(打击乐)之分,但花灯歌舞的“文场”只固定了一人操琴(大筒子),兼吹唢呐,常以1=A为调,定弦为2-6。“武场”也固定一人司鼓,其它如勾锣、小锣、土锣、土钹等,以不登台的演员轮流演奏。在当时花灯戏班人员极少的情况下,也只有一人操胡琴、吹唢呐,又敲击装有鼓、钹的特制“锣鼓架子”,用来代替“武场”乐器的伴奏功能。土家族的花灯歌舞演唱部分舞蹈性都不强,而且常常每唱完一段词,再由锣鼓乐伴奏表演花灯舞蹈,但是锣鼓点子十分复杂、多样,表演舞蹈的艺人根据变化多端的锣鼓点,跳出优美动人的舞蹈。明清土司统治以前,土家族花灯歌舞的主要伴奏乐器只是锣、鼓等打击乐。明清土司统治以后,才逐渐增加了唢呐、竹笛、胡琴等吹管、丝弦乐器。

(五)道具与服装

在湘西土家族地区,花灯歌舞演员的化妆是,男(丑)穿马衣彩裤,头戴罗帽,扎绸腰带,鼻梁上画白花。男子扮演的旦角多以青丝帕代替假发,做成发髻或编成长辫,系勒子,辫梢扎红头绳,头上插12条茉莉花针戴通花草。由于受到辰河戏的影响,有的地方旦角也有头戴凤冠的,服饰以大襟、对襟为主,大襟要绣栏于花边,也有素花大襟的,下身要系罗裙或花裙,项上戴银牙签或项圈,有的地方还披云肩。女(旦)穿彩衣彩裤,梳蝴蝶头,结一大辫,头上插花。表演时,女的一手拿扇、一手拿帕,男的有拿扇和不拿扇两种。在鄂西土家族地区,土家族花灯歌舞的道具与服装非常简单,表演时几乎没有什么舞台布景与装饰。表演时。艺人只穿一件官衣,头戴纱帽,手拿三副口条(红白黑三种)和一把木剑。脸上只画了眉毛,画眉毛的颜料是演员自己制做的“烟于”,偶尔也用胭脂涂染嘴唇和两腮,服饰色彩以红色花色为主,从这些衣着上看,都基本保留了土家族妇女的服饰特征。值得注意的是,鄂西土家族花灯歌舞所表演的内容基本上是没有涉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因此戏班不需要制做蟒袍玉带、凤冠霞帔。鄂西土家族花灯歌舞多是表现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戏文,演出中艺人穿的都是土家族民俗生活装。

土家族花灯歌舞是土家族人在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中创造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是土家族人在客观事物的审美过程中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在土家族地区,花灯歌舞的普及率是相当高的,并且还保留了土家族的艺术特色。土家族花灯歌舞是土家族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群众是花灯歌舞的创造者、传承者、传播者,也正是广大土家族人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正是他们以口耳相传和表演形式等使土家族文化根植于民间,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土家族花灯歌舞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显著的传承性特征,它在民族文化发展中得到传承与保护。因为土家族花灯歌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土家族人自娱性的歌舞,它凝聚了土家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也是其具有传承性和生命力的真正原因。人们在花灯歌舞中可以窥见到土家族乐观、进取、向上的精神,土家族用花灯歌舞来丰富、充实自己的生活,来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可以说,土家族花灯歌舞是土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参考文献

[1]胡萍、蔡清万.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p156

[2]熊晓辉.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戏曲音乐生态生成与特征[J].三峡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p1

[3]田荆贵.中国土家族习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p166

[4]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p167

[5]田永红.走进土家山寨——贵州土家族风情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p189

[6]黄柏权.鄂西南灯戏的源流及艺术特色[J].土家族研究,2005年第1期,p43

[7]杨昌鑫.土家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p146

[8]彭英明.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p261

[责任编辑:古卿]

猜你喜欢

明清时期花灯土司
看花灯
挂花灯
“土司文化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Fort Besieged
做花灯
闹花灯
扬州明清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乌江流域土司文化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