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5-04-08邓朝阳

四川水泥 2015年9期
关键词:测温体积混凝土

邓朝阳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基建科,重庆市 401331)

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邓朝阳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基建科,重庆市 401331)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中。但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本文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准备工作和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工程施工中养护工作和成品保护。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断面尺寸超过1m以上。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一些相关技术措施来有效处理由于温度应力以及水化热所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问题,并且有效控制了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1]-[4]。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整体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较适用于各类大型设备以及高层建筑中。比如高层建筑中的箱形基础、筏板基础等方面。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不允许预留设施工缝,而是要求连续浇注。②结构体积较大。在浇注混凝土以后,通常会产生水化具有较大热量,同时在其内部集聚不易散发,导致混凝土内外表面存在较大的温差,从而产生温差应力,致使该混凝土工程的结构体积变大,如图1所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

一、混凝土施工的准备工作

1、建筑材料的准备和检查。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的不同,不同的建筑工程对于混凝土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为了确保浇筑后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对各种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能够达到建筑浇筑工艺的要求。混凝土施工的原料主要包括了水泥、石子以及钢筋和砂子等,对原材料要进行生产日期、包装质量、产品厂家和堆放仓号的核实,并进行相应的抽样和检验,只有经过检验的材料才可以进一步的投入使用。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还要做好样本的记录和实验室的合成实验,在代成品合格之后再进行整体浇筑。

2、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严重影响着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整体强度,对于混凝土骨料配比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控制搅拌和浇筑的时间,对于不同强度和不同品种的水泥要进行严格的区分,做好材料的检验与管理。此外,还要对混凝土拌制的外加剂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误差在5%以下。在搅拌的过程中要注意均匀的搅拌,防止局部过量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确保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均质性。

3、混凝土的输送。拖泵和移动泵可以将配制好的混凝土输送到浇筑的地点。在此之前,技术人员要对混凝土泵的技术功能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准备充足的易损零件,做好对突发状况的应对。在甭管的安装过程中,要对残留的混凝土进行视察,避免漏浆和跑浆现象的出现。在泵的暂停期间,要及时采用有效的倒泵措施,确保泵优越的性能。

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 混凝土的浇筑是根据混凝土的水平分层、流淌坡度、或者是斜向分段、连续地逐层推移的方法进行。在混凝土的浇筑中,禁止将水加入到已拌好的混凝土当中;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应退回;还要按照搅拌车中的漏斗大小以及运输车容积进行分层数量的确定。各层的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均确其被上层的混凝土所覆盖,使上层与下层的浇筑时间少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以免出现裂缝现象。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尽量避开刮风、降温及下雨情况,遇到较高温的气候时, 还应有效降低混凝土入模的温度。

2.混凝土的配料。为了更好的对掺合料或者外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 对混凝土的配料进行分析,有助于改善其的性能。针对强度等级不同的混凝土而言,应采用不同品种的水泥,用量也应有所不同,对外加的剂掺量、掺合料的掺量以及不同的浇灌方式, 需进行试验的对比。更好地对混凝土的强度、抗腐蚀的特性与耐酸碱性、干缩性及冻融性、抗渗性等性能,进行比较,从而作出更有利的技术分析。通过对配制机理进行试配,可以将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与满足需要的配料的比例计算出来,以确保混凝土整体的效果符合规定的要求。

3.混凝土的搅拌。对于混凝土的搅拌, 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确保原材料的规格、性能指标与产地尽量保持不变。并根据环境气候与运输的时间、砂石的含水量及运输的道路距离等情况而定, 及时地对原来的配合比率适当微调, 保证混凝土供应的质量符合施工的要求。此外,还应合理、正确地进行搅拌,对于搅拌的时间、搅拌的投料量以及搅拌的顺序方面均等认真确认、进行。

4.混凝土测温。在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时候应安排专人进行测温管的埋设,测温线的埋设必须依照布置图进行,埋设的过程中应保证测温管和钢筋之间绑扎牢固,防止出现损坏或者位移的现象。每组测温线中2根线都做上标记,方便进行区分。用塑料带将测温线绑扎牢固,要防止测温端头损坏或者受潮。现场应配比专职测温人员,应采取两班倒的原则。首先对于测温人应进行一定的相关培训以及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其次测温人员必须做到按时进行测温,不能出现遗漏或者做假的情况;最后测温记录必须要做好细致、清楚,在换班时候必须要将所有事项都交代清楚。

在实际的测温中应保证连续测温,只有经过技术部门的确定之后才可以停止测温。如果在测温的过程中出现温差大于 25℃ 的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技术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 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水养护应在浇筑混凝土后 12h或混凝土终凝后进行,第一次、第二次养护采用(无压水)喷雾器喷射,以免混凝土表面被压力水破坏。

2.第二次养护后应将混凝土表面采用麻袋覆盖,第三次养护将麻袋全部湿润。

3.混凝土养护根据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求,养护为14d,前1~3天白天为2h/次,晚上不少于2次;4~7天白天每天不少于4次,晚上至少1次;7~14天白天每天不少于2次,并确保覆盖物湿润。

4.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测温工作,如在养护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相差大于25℃时,应在覆盖(麻袋)面上立即采用薄膜封闭覆盖。

四.成品保护

混凝土浇完后,应将周边采用钢管扎成拦杆,以防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12N/mm2,上面行人。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 12N/mm2 时,严禁在其上面放线、测标高、运输材料和搭设支模等,以防混凝土受到破坏。对刚浇好的混凝土面如遇下雨天气,应采用薄膜随抹面随覆盖,以防雨水将其表面浆冲掉。检查基坑坡顶材料是否堆放整齐,以防大风将坡顶材料吹至已浇好的混凝土面上。对操作人员应进行技术交底,在搭设支模架和安装模板时,严禁材料上下抛掷,以免破坏混凝土面。侧模拆除应用钢撬从下往上托拆除,严禁采用钢撬从上往下插入拆除模板,以免破坏混凝土棱角。

结语

总之,建筑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要重点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和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抗渗以及抗侵蚀能力,提高建筑的耐久年限和使用年限。以此有效的提高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 更好的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1]侯君伟.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07)

[2]陈文通.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 科技资讯, 2010,(28)

[3]李勇.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J]. 民营科技,2011,(05)

[4]田金红.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 (03)

TU75

B

1007-6344(2015)09-0297-01

邓朝阳,男,籍贯四川华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基建处,工程项目管理硕士,工程师。

猜你喜欢

测温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谁的体积大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测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