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2015-04-08郑达仁

四川水泥 2015年9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绿色建筑

郑达仁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50003)

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郑达仁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50003)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能源资源的消耗在建筑工程中尤为常见,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为了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紧缺的问题,减少我国能源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现状与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我国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建设体系。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现状;发展策略

0.引言

由于全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能源紧缺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大问题,而建筑行业对能源消耗的量是非常巨大的。为了解决能源资源危机问题,建筑行业对于加强绿色建筑的技术研究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本身就是为人们提供房屋和设施建设的行业,而使人类长久的发展才是建筑行业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加强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施工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加强我国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我国绿色建筑实施体系不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起步的比较晚,缺乏足够的经验,再加上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整体偏低,对于绿色建筑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的配置都不够成熟,对于绿色建筑的建设重点都放在建筑的实施过程以及建筑设计的过程,而并没有加强对技术的研究,所以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水平也处在一个比较低的阶段,其可靠性并不高。由于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特殊性使得人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过多的考虑建筑的节能系统以及对建筑的外观设计,而忽略了建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用与特点,那就是经济适用。这些原因都使得我国的绿色建筑处于一个发展比较低的水平。我国建筑的耗能量是非常大的,几乎占了全国总耗能量的三分之一,不仅如此,建筑中的建材在生产的过程中的耗能量也是非常巨大的[1]。

我国虽然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并且对绿色施工也有专门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室内环境节能设计设计参数、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以及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等,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并没有对将这一标准落实,很多设计并没有完全参照这一标准中的数据进行设计,使得我国绿色建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1.2 绿色建筑的设计能力较低

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很多设计师都缺乏绿色建筑规划的专业知识,并不能系统的、标准的来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的绿色效应自然是得不到保障的。对绿色建筑的一个完整的步骤首先应该是从市场调查开始的,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所有的生产设计都应该以市场的需求为主要目标,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设计。一个完整的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是市场调查、建筑规划、市场运营以及建筑施工,但是很多设计师并没有按照这一个完整的流程来进行实施。

我国的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基本都是引进国外的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很多建筑师虽然已经积累了一些绿色施工技术,但是却没有真正掌握节能环保的具体操作技能。绿色建筑技术是一项学科性很强的技术,并且它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多,包括信息技术、市场营销以及节能减排等多方面,但是设计师掌握的知识却并没有这么系统。绿色建筑方与设计、施工方的交流不够也是导致他们设计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他们缺少系统全面的交流,建筑施工方对于绿色节能知识缺少系统的了解,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并没有很好的实施,对于施工中存在的通病问题短期内也很难改正过来。最后,为了培养专业性强的人才,我国对专业知识的划分越来越细致。建筑行业也是一样的,对于很多不同方面的专业都进行了特别细的划分,他们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这就造成了整体效率普遍偏低,甚至只有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后期才会有节能设备以及建筑结构设计的参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

1.3 没有形成完整的经济产业链

由于人们对绿色建筑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系统的理论知识已经越来越成熟,技术方面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却并没有将这些技术很好的运用。由于绿色建筑的技能、技术在不同的地区相差比较大,不同地区其具有高度的分散性,这样,导致了绿色建筑在一些民用建筑中实施起来非常困难,使得绿色建筑在一些地区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起到节能的作用。在我国,往往一个行业的发展会带动很多行业的发展,从而又促进这一行业更好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并没有形成一条绿色建筑行业完整的经济产业链,由于经济产业链的不完整使得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2]。

2.节能技术层面的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2.1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而我国又是水资源非常短缺的国家,很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缺水的情况,所以在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中一定要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的主要措施还是开源节流。住宅小区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特别大,所以在住宅小区的建设中,可以提供两套供水系统,即饮用水系统和使用水系统。对于饮用水的洁净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这个系统的水必须是符合饮用标准的要求,可以供居民煮饭、饮用、冲茶等。而使用水系统提供可以循环利用的水资源,将区民洗衣洗菜的水以及屋面的雨水引入到蓄水池内,经过过滤、净化等处理再输入到使用水系统中供居民使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用水,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2.2 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节能减排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取之不尽的能源,并且非常清洁,为了减少我国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就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在绿色建筑中运用太阳能不但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并且还可以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它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一般从三个层面来实现,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除了太阳能之外,浅层地热也是一项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对于浅层地热能的运用一般是运用在是运用在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中,主要有地埋管换热、地下水换热以及地表水换热三种方式。在进行绿色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对土壤进行测试,然后根据土壤的不同选择适宜的系统类型和换热设备。为了避免水资源受到污染,运用浅层地热的时候应该要在没有水污染的情况下进行。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风力发电、水利发电等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最终实现绿色建筑。

2.3 建筑围护结构与智能化系统

建筑在使用过程能量消耗的大小受到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为了实现节能的最终目的,应该控制透明围护的大面积使用。近几年,建筑围护结构中透明玻璃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从节能角度上看应该尽量减少使用。虽然透明玻璃可以使室内的采光效果更好,在冬天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加太阳的辐射量,但是由于我国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有限,透明围护结构的热阻比较小,如果在夏天经过透明围护结构进入到室内的阳关会增加空调系统的负荷,使得空调系统能量的消耗变大,或者会在外侧安装具有遮阳效果的卷帘等,也增加了能源的消耗。所以在绿色建筑施工中应该减少透明围护结构的使用。另一方面,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建筑节能以及环境保护的作用,以建筑为基础,提供良好的建筑设备,充分利用通信网络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建筑环境[3]。

3.建筑实践层面的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3.1 构建多维度的技术体系

绿色建筑的技术体系应该是多维度的,相互之间应当互为联系。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组成要同时考虑建筑本身以及城市的整体性,对于建筑内部的不同专业的技术系统也要同时兼顾,并且从施工的各个阶段中都要考虑到技术的集成。建筑技术体系的多维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绿色建筑是城市中的单体模块分配给它的功能配置,其次是绿色建筑个体的内部的技术集成系统,最后就是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来构建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以及使用中的技术综合系统。

3.2 走集成优化路线

要对绿色建筑进行改革,对于技术组织的方式也要发生改变。绿色建筑技术要求其具有系统性以及整体性,只有改善其技术才能使每一项技术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只是孤立的提高某一个系统每一个部分的效率,并不能很好的使整体效果都得到提升,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主要注重技术的系统化以及整体化。如果不对技术进行优化,而只是简单的把很多项技术叠加在一起,会使得系统发生冲突,甚至会使整个成本增加,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把整体设计的思想贯穿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对技术进行集成与优化,才能很好的发挥绿色建筑的绿色效果[4]。

3.3 引进本土化技术

由于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的比较晚,所以很多新技术以及新产品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很多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完全照搬,这对我国的绿色建筑是不完全适应的。对于国外引进的一些新技术都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经过本土化的改造才能适用。绿色建筑技术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例如外界环境以及气候等,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总之,就是要使绿色建筑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的特点,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应该完全照搬,必须要经过改造方能使用[5]。所以绿色建筑必须要加强对本土化技术的研究,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绿色建筑节能的作用。

3.4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在实际的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应该利用冬季日照并且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的自然通风,建筑的主朝向应该选择本地最佳的朝向或者接近最佳的朝向。对于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该按照不同的地区根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中给出的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对于采暖、通风和空调节能设计时施工图设计阶段都必须进行热负荷和逐项时的冷负荷进行计算。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要求组织施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绿色施工贯彻到施工的过程,把绿色建筑施工真正落到实处。

4.结语

由于能源资源紧缺的国际性问题使得现在对于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仅仅考虑建筑的美观程度以及整体结构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到建筑的生态效益,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在实现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应该从节能技术以及实际建筑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不但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建立智能化建筑系统,同时还应该构建多维度的技术体系、引进本土化的技术。将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应用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1]胡建兰,王桂秀.政府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作用[J].经济视角,2013,32(05):56-57.

[2]吕锐锋.发展绿色建筑:深圳城市建设必由之路 [J]. 建设科技 ,2014,25(07):42-43.

[3]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 [J]. 建筑技术 ,2014,25(07):31-32.

[4]仇保兴.绿色建筑——通往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捷径 [J]. 中国建设信息,2014,25(05):34-35.

[5]仇保兴.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 [J]. 广西城镇建设 ,2013,32(01):47-48.

S210

B

1007-6344(2015)09-0184-02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建筑行业如何开展员工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