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建设探究

2015-04-08朱凤君

四川水泥 2015年9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基础考核

朱凤君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建设探究

朱凤君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深入研究施工原理和施工技术,对高职学生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的帮助。按照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对《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这门课程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实现课程改革,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改革;高职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建筑行业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极大,客观上推动了高职教育对建筑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重视。高职教育正在逐步探索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重视学生技能的掌握,向社会输送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人才。

1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1 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对于中国的建筑行业来说,从业人员多是农民。因为建筑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存在风险高、危险系数大、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艰苦等特点,而农民因为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大多数农民纷纷把建筑业作为首选行业。农民由于自身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有些是文盲,所以建筑行业的文化水平都普遍比较低。但是高职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受到学校专业的技能训练,毋庸置疑高职学生本身职业素养就比较高。一旦高职学生毕业从事建筑行业,势必会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建筑业的发展。

对于高职学生,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定位。定位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技能型,另一种是技术管理型。对于技术技能型定位的理解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课程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技能,了解各项工作的工作程序,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对于技术管理型定位的理解是,高职学生无论技术多么娴熟,都必须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才能逐渐成为技术管理人才。成为技术管理人才的这个过程必定是漫长曲折,需要时间的累积和工作的磨练。高职学生必须完成第一步,成为一名合格具有高技术的人才,才能逐渐过渡成为技术管理人才。

1.2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高职学校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这门学科教材的选用上,所选择的教材多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作为未来从事建筑行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大量的理论知识在今后的日常过程中往往不太会用到,而且《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教材中涉及到大量的理论计算,这些理论计算大多是比较繁琐的,并且计算量比较大,要求的精确值也比较高。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上,只要求高职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舍弃掉大量繁琐的理论计算。此外在基础工程上,分为深基础施工和浅基础施工两部分。深基础工程指的是,采用人工进行挖土,把浇筑的混凝土利用挤压定的方式注入到已经挖好的孔或槽中。浅基础工程指的是,采用敞开的挖法,进行浇筑基础后回填。这两个部分主要讲述了施工的工作方法,而对于基础工程类的设计则采取了淡化的方法。因为基础工程的设计大多借用专业的设计软件完成,相应的难度就随之下降了。

2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变

2.1 改变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给学生。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直在课堂上讲述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新的教学理念。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在上课时从知识的单向输出改为知识的双向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同时还要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思考,给教师教学反馈,这样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知识的理解接受情况。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学习建筑的高职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2.2 改变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要注意讲解知识重点和知识难点。对于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教师不仅要布置理论作业,还要布置实践操作性强的作业。普通高中学生的作业基本上全部都是有关于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操作方面涉及的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实践操作的作业。高职学生有别于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各项专业技能。教师布置的实践操作作业,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课程进度,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让学生独立操作完成。从学生独立完成递交的作业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情况,哪些实践操作是学生的薄弱处,哪些实践操作是学生的强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着重强调需要加强的地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学生通过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也能及时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情况。

2.3 改变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通过板书讲授知识。教师一边讲课,一边手写板书。但是教师通过板书授课的方式,上课的速度会比较慢。另外板书对教师的字迹要求较高,如果教师的字迹潦草,不够工整,学生对教师的板书存在一定的辨认困难,会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速度,也会拖慢上课的进程。建筑工程专业会涉及到一些图纸设计,教师上课手绘图纸时,可能因为要控制课堂教学速度,图纸的绘画会比较马虎,不够精确。这些都是板书授课的弊端。现代的教学手段更为先进,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提前做好课件幻灯片,利用计算机,把教学内容直接呈现在课堂上。多媒体的优点是,节约课堂时间,能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板书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运用视频和flash动画,改变了图片的静态方式,转为视频动态方式。施工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施工中需要涉及到很多方面,视频动画能很好得展现施工的过程和施工设备的使用。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3 考核教学成果

高职学校对教学成果的考核是十分必要的。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考试体系,拥有统一标准的考试题库。对于考试题库,不仅要包括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包括实践知识的考核。考核教学成果,有助于教师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对工作认真负责,有助于学生认真学习课堂知识,重视对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仅包含期末考试的成绩,还要包含期中考试的成绩和学生的出勤状况。可采取一定比例的方式计算学生的总成绩,如学生的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 2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采取比例成绩的方式计算学生成绩是一个比较全面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如果学生平时表现优秀,但是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这种考核方避免极端情况的出现,使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得到充分的反映。此外,还能保证课堂的出勤率,督促学生按时上课。

考核教学成果,即是对教师的考核,也是学生的考核。完善健全的考核体系,有利用教学成果得到及时和充分的反映,全面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情况,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状况。

4 总结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这门课程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和实现的,需要经过一步步的变革才能逐渐完成。积极探索《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过程中一定要不畏艰难,勇于克服困难,多多创新。

[1]周晖,鄢维峰.高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8):42-43.

[2]卢敏健,胡洋.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63-63,64.

[3]朱桂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四川建材,2014,(5):207-208.

G322

B

1007-6344(2015)09-0052-01

朱凤君,女,汉,1984.10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本科,勘查技术与工程,初级,712000,地基基础工程方向的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基础考核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内部考核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