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都奏响为民曲

2015-04-07蔡林

关键词:学用抚顺市示范园

蔡林

共和国煤都的赞誉积淀了敢为人先的工作作风,雷锋精神发源地的荣光照耀出“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情怀。辽宁省抚顺市远程办充分注重基层的学用需求,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开拓进取,自2014年以来实施了远教助学“四个一”工程(一站、一台、一户、一园)。理念创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用模式,使全市党员群众真正沐浴在了远程教育的阳光下,这座与时俱进的辽东古城又一次在远教工作领域体现出了“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村里来个“大嗓门”

想当年,村村都有大喇叭,可没少对群众广播。市远程办在创新学用模式时,充分考虑了基层现状,把这个“老传统”又捡了起来,在每个村终端站点都建起了无线大喇叭广播站,安装高质量、大功率的无线大喇叭, 由站点管理员负责每天播放每日新闻、惠农政策、致富信息等内容,让农民通过挂在脑门顶上的这个“大嗓门”学用远教,走上致富的快车道。截至目前, 全市三县四区、47个乡镇、669个村都安装了远教大喇叭,致富的声音喊遍了抚顺的乡村田野。

联访调研,汇总需求。首先,市远程办通过发放调查表、入户走访、电话抽访等形式开展“联访”,了解基层需求;其次,对访问结果进行汇总梳理,统计出群众的共性需求,做好广播内容规划。据统计,全市各级远教部门已召开座谈会4次,发放调查表1万多份,组织入户调查30次,收集意见建议213条,大喇叭真正成为了“符民意、传民情”的传声筒。在一次入户走访中,清原县椽子沟村村支书纪忠英反映:本村以中草药种植为主,希望大喇叭能给关照关照。市远程办重视这一呼声,并结合本地中草药种植规模较大的现状,在大喇叭里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关于中草药种植的内容。如今,类似椽子沟村的中草药种植村已经遍布抚顺东部地区,很多村民都因此发家致富。

自主制播,平台联动。首先,市远程办根据规划,自主制作广播节目,每天定时播出,时长不少于1小时;其次,将大喇叭与远教平台的音频接口对接,丰富远教节目的播放学习形式。据统计,各站点全年播放自制节目平均时长达400小时以上,大喇叭成为抚顺农民靠得住的致富好帮手。抚顺县的苏子村有长年种植果树的历史。自从村里响起了大喇叭,村支书关英顺就带着大家伙儿按照喇叭里传授的技术推行科学种植,还搞起了采摘旅游,建成了苏子采摘园。现在果园年接待游客2000人,不仅果子好卖了,还带动了全村餐饮业的红火。

手心里的好老师

现如今,手机几乎是人人皆备,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抚顺市远程办充分研究了这一现状,并借助辽宁省远程办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引进到传统远程教育领域的契机,在全市广泛推广“北斗网”手机客户端。通过3G手机,党员群众可随时登录远教平台,小小的手机成为了他们贴身的教师。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一万多名党员群众经常性使用远教手机平台。

分筛信息,分类发送。首先,市远程办从北斗网上筛选出适合本地工作实际的学用信息;其次,将信息按照项目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创业项目群体定向发送。截至目前,已累计发送各类信息上千条,手机已成为了群众手心里的远教老师。新宾县宝汤村的刘春生就是远教手机平台的受益者。他的林蛙基地离村很远,平时总守在基地忙活的他想去站点学点啥很不方便。自从有了远教手机平台,他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养蛙技术了。手机上经常收到的技术和市场信息让他如获至宝,乐得他直说:“这可真是手心里攥了个好老师啊!有了它,不愁富不起来。”

收集反馈,定期调整。首先,市远程办不定期收集手机用户的反馈信息,并汇总梳理出整改计划;其次,每月月初根据整改计划,调整发送信息的种类及内容。据统计,已累计收集各类反馈信息两百余条,因需而发的手机信息也越来越贴近群众的心窝。2013年10月的一天,市远程办的赵勃接到了抚顺县郑家村刘洪彦打来的电话。在电话里,刘洪彦说自己正在种植黑木耳,但对于如何控制湿度还是没把握。赵勃通过协调,在以后发送短信时为刘洪彦专门加开小灶,多选发一些关于真菌温湿度控制的技术信息。有手机平台的贴心服务,刘洪彦如今早已通过种木耳发了家。

“第二站点”到炕头

在基层,学用工作都压在终端站点“一个人”身上,难免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抚顺市远程办下决心改变这种依赖村站点单枪匹马打江山的局面,创新开辟了“第二站点”——中心活动户,让中心户成为组织群众学用远教的新老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中心活动户三十多个,数万名群众从中受益。

精选户主,集中学议。首先,市、县(区)远程办根据“党员自荐+支部推荐”的方式,选出积极性强、综合素质高、党龄长的党员,在其家中设立起中心活动户;其次,中心户“户主”每周最少开展一次集中学议活动,将附近的党员群众组织到一起,指导大家学用远教。据统计,该项工作启动以来,已举行集中学议活动1400余次,中心户完全起到了“远教第二站点”的作用。2013年8月的一天,夏日炎炎,抚顺县八家子村的李建国家却坐满了人,他正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解养蚕技术呢。自从被树立为“中心活动户”,老李家就成了村里的第二个远教站点,他不是忙着传经验,就是忙着教技术。八家子村在他的张罗下,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蚕专业村了。

分类互助,集约学用。首先,在各级远程办的指导下,中心户“户主”对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按其需求进行分类,成立互助小组;其次,“户主”负责联系几个互助小组,协调技术帮扶事宜。目前全市已成立了互助小组近千个,引领广大农民手牵手地走上共同致富之路。抚顺县前安村的中心户“户主”夏晓飞是个热心肠,除了在自家积极开展远教学用活动,还把村民分成了中草药种植、养猪、科技农业等几个互助小组,并约请县远程办派来专家到村指导。在老夏的努力下,前安村正阔步走上远教致富的金光大道。

跟着打头把钱赚

群众最实在,总讲究个眼见为实。抚顺市远程办抓住群众这一心理,大力开展示范性远教活动,建起学用示范园,让典型说话,让示范领路,从而极大地焕发了群众学用远教的信心和热情。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起了三个学用示范园,受益群众近十万人。

模拟授课,现场指导。首先,示范园定期召集群众,让种养殖带头人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对群众进行模拟授课;其次,对群众听课时产生的问题,现场立即加以指导解决。截至目前,示范园已累计授课14次,参与群众达6300多人次,典型示范的威力尽显。抚顺县郑家村的侯清林是黑木耳示范园的顶梁柱,他将自己娴熟的黑木耳种植技术毫不藏私地传授给前来示范园学习的农民兄弟,仅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就达上百例。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附近不少村民都种上了黑木耳,发家致富在望。

全程帮扶,吸纳新血。首先,示范园积极开展延伸性服务,对需要技术指导的农民,派出技术能手进行全程技术帮扶;其次,当帮扶对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示范园积极将其吸纳为新成员,从而壮大典型授课队伍。目前示范园累计吸纳成员已达60多人。这种良性循环的示范模式使远教学用示范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清原县幸福村的陈成龙原本在中草药示范园里学习,等感觉技术水平过关了,就自己种起了龙胆草、玉竹、桔梗,当年下来,就发财了,而且谈起中草药种植来那是头头是道。县远程办便把他作为乡土专家,也发展到了示范园进行授课。如今的他,整天忙着教村民怎么种好中草药,可是忙得很呢。

学用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远程教育能否真正“让群众长期得实惠”,因此作为基层远教部门,还是应当将工作重心向学用上做重点倾斜。辽宁省抚顺市开展的“四个一”工程,正是立足于远教学用而推出的创新之举,表面上看,只是推出了四种创新型学用形式,而实质上,正是通过形式的“新”,从而做到了内容的“实”,最终让远教向“情为民所系,福为民所谋”迈进了一大步。从这一点上来看,“四个一”,真正做到了“实打实”。这也给我们远教工作者一个新的启示:要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实实在在地让远教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远程办)

猜你喜欢

学用抚顺市示范园
抚顺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抚顺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抚顺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
流翔高钙花生 托起示范园主“致富梦”
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从一道题的多种证明中提高自己的技能
抚顺市亦杰机器有限公司
流翔高钙对比示范园,在齐鲁遍在开花
塘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