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面临的困难及机遇

2015-04-07

四川水泥 2015年1期
关键词:建筑节能能耗建筑

李 璞

(湖北工程学院 城市建设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浅议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面临的困难及机遇

李 璞

(湖北工程学院 城市建设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加强和重视建筑节能,努力降低能耗,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利国利民。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给出了建筑节能的涵义及意义,分析了我国目前在建筑节能方面所面临的困难与机遇。

建筑节能 能源危机 能耗 机遇

目前,我国的既有居住建筑有400亿m2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总量庞大,潜伏巨大能源危机[1]。我国目前处于建设鼎盛期,每年建成的居住建筑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m2,而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2,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预计至2020年,建筑能耗将占我国能源消耗的40%。建筑能耗将超越工业、交通、农业等其他行业成为能耗的首位,使得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如果现在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和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将会加剧能源危机。

1 我国建筑节能迫在眉睫

我国的建筑能耗总量在逐年上升,占社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10%,上升到目前的32%。国家有关部门研究表明,我国建筑能耗比重最终将达到35%左右。到2020年,中国的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煤,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的能力。因此,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已经制约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如果国家继续执行高耗能的设计标准,将产生巨大的能源负担和治理问题。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加剧能源危机。建筑节能的形势非常严峻,已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加强和重视建筑节能,努力降低能耗,改善居住环境,提高舒适度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2008年,我国政府启动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预估节省2.2亿吨能量,其中建筑节能占1亿吨,约占45%。建筑节能将是我国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其现实紧迫性与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建筑节能的涵义及意义

2.1 建筑节能的含义和特征

所谓建筑节能[4],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建筑节能的本质是提高建筑物中的能源利用率,即在保证提高建筑物舒适度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 建筑节能的意义

建筑节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当前经济进步的需要。建筑行业采取节能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整合建筑行业中的各项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构建绿色型生态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舒适感,从而提高城市居民对所居住城市的规划建设的满意度。建筑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传统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转变城乡建设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行业中开展节能工作对城市居民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建筑节能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3.1 建筑节能面临的困境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30多年来中国建筑节能成效“雷声大雨点小”,建筑节能进展缓慢,步履艰难,高能耗建筑越来越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到目前为止,建筑节能仍然停留在试点、示范的层面上,尚未扩大到整体。虽然制定了很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是很多地区就是无动于衷,束之高阁,不像抗震、防火、结构标准那样,谁也不敢违抗。面对如此巨大的建筑能耗,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很不乐观。

3.2 建筑节能面临的机遇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建设部批准颁布了第一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2年批准颁布了第一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设部先后批准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21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标志着具有我国特色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多年来,我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采取先易后难、先城市后农村、先新建后改建、先住宅后公建、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的策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新的能源危机与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建筑节能问题。2007年,在国家“节能减排”重大战略部署的强力推动下,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全面深入发展,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有关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技术文件密集出台;一系列国家级和部级建筑节能科技计划项目和示范工程得到了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一大批建筑节能科研机构和建设科技企业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并获得了发展良机。在2005年国家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实现节能50%,其中,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居住建筑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结合城市改建,开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大城市完成应改造面积的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目前国家要求对既有建筑有计划地每年按标准改造一批,逐步增加到每年改造3亿~4亿m2。从2008年起,中国地方省级官员将开始向中央上交节能答卷,如果成绩单未能及格将面临问责和“一票否决”,公众期待已久的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已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有关部门实行,给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政府对建筑节能的重视,在国家相关技术政策的支持下,建筑节能将遇到重要的机遇期。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节能建筑产业,促进我国节能建筑产业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1]卢维明.广西建筑节能的初步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3(z1): 52-54.

[2]浙江大学.夏热冬冷地区墙体白保温体系研究总结报告[R].浙江: 浙江大学, 2009.

[3]钱晓倩,朱耀台.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J].施工技术, 2012,41(3): 27-29.

[4]张会平,王小召.建筑节能及建筑节能措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32(4): 178-180.

S210

B

1007–6344(2015)01–0282–01

李璞(1991-)男,湖北孝感人,土木工程专业,湖北工程学院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建筑节能能耗建筑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