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2015-04-07管沙沙闫文政

四川水泥 2015年1期
关键词:原材料水化骨料

管沙沙 闫文政

(1.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工程建设事务中心 2.辽宁建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优化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管沙沙1闫文政2

(1.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工程建设事务中心 2.辽宁建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建设中土建工程实际上占据工程总量的的比重较大。如果这个基础性工作的质量控制的不好,不仅会给结构物的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同时对整体建筑的造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认真对待认真解决。本文分析了当前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探讨了提高其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措施。

土建工程 施工质量 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土建工程成为建筑工程体系中比较常见的施工类别。目前我国土建工程在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土建工程的整体的施工质量。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改进质量控制的措施,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从而为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特别多、时间产品特别多、工序交接交叉多。工程质量存在很大的隐蔽性。如果在施工中不及时进行质量检查,不做好质量的事先和事中控制,事后就只能从表面上检查,很难发现内部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

低温施工时混凝土强度问题。一般来讲,水化作用可以促进强度的增长,而当水结冰时,水化作用就会停止而且体积也会膨胀,这将促使混凝土结构变得较为松散,水化作用对强度的影响很大。刚搅拌的混凝土冻结后孔隙度会显著提高。当孔隙率增加15%时,强度就会有10%的下降。当冻胀应力足够大以至于可以产生裂缝时,表明混凝土结构已被破坏,强度就不会再变化了。一般来讲,骨料表面会有一层水膜或水泥浆膜,在受冻后,其粘结力下降,解冻后也不能恢复。研究证明,若粘结力全部消失,强度将下降 13%。在结冰与溶解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水分输移现象,而受冻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有较低的温度,先结冰而后产生冻胀压力,在冻结应力的作用下,水分流向混凝土内部,使混凝土内部的游离水分增加。溶解过程中,外部先溶解,在内部较大应力作用下,水分又被挤向表面,即水分反向迁移,水分体积的反变化,促使混凝土各组分的相对位置也发生变化,这就是强度较低的新拌混凝土容易产生结构性裂纹的原因。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混凝土的物理以及化学性质决定了它在硬化过程中将发生如下变化:水分蒸发、体积减小,结构收缩,从而导致混凝土板的约束应力增大,加之,混凝土板因受周围支座的限制而不能自由伸展。当混凝土结构收缩所导致的板的约束应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现浇板必然会产生裂缝,裂缝往往产生在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方。当水泥水化后,多余的水分就会在混泥土结构中形成孔隙,缩小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在荷载作用下,应力集中分布在孔隙周围,使楼板表面的这些部位极易出现裂缝,当采用粉砂配制混凝土时,因其含泥量大导致混凝土结构收缩大,拉力强度较低,极易因塑性而产生裂缝。

2.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冬季施工措施。冬季施工时有发生。为了缩短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常采用硅酸成分的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MPa,水灰比不应大于0.6,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并应加入早强剂。为了减少冻害,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应为最低限度,可采用加入减水剂,尤其是高效减水剂控制坍落度的方法。为了防止钢筋锈蚀,在钢筋混凝土中,氯盐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掺氯盐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汽养护。对于整体浇筑的结的规定。对混凝土原材料加热的优先顺序为:水,骨架。即应优先采考虑加热水的方法,当此方法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对骨料进行加热。对混凝土原材料加热的方法可根据工地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但骨料不可以在钢板上进行炒灼。水泥不能直接加热而且应该储存在暖棚内。当使用的外加剂为液体时,使用前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的溶液,然后用规定浓度溶液根据要求再配制成施工溶液。拌制混凝土时所采用的骨料不得夹杂各种宜冻裂物质,用前必须进行清洁。

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一是把握原材料质量关。对于原材料质量控制,必须做到精心选择材料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对于高强混凝土(C60)施工前,必须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测定各种原材料和生产状态,特别是对原材料的进料、储存、计量应全方位监控;为确保混凝土强度,必须采取措施将毛细孔填满,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因而,需要在砼配比中,加入微米级径增密处理的超细活性颗粒。使其在水泥浆微细空隙中水化,减少和填充毛细孔,达到增强和增密作用;高强混凝土要求低水灰比,这就需要掺入高性能的外加剂。二是非强度裂缝处理措施。土建工程中经常采用化学灌浆法、迭合层法以及综合法来处理非强度原因形成的混凝土裂缝。所谓化学灌浆法,系指结合环氧类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对裂缝部位进行强力灌注填充,这样的处理后,既有效阻止钢筋的进一步锈蚀,又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必要时在土建施工中的受拉区裂缝两侧粘贴碳纤维布或钢板,这样可以阻止混凝土继续开裂(如混凝土楼板),提高安全储备。所谓迭合层法(针对楼板而言),系指对原有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与此同时,铺设钢筋网格,第二次浇筑一层细石混凝土整浇层,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能提高混凝土的刚度和整体抗变形能力。所谓综合法,系指通过增加相应构件、结合力的传导路径、改变传力点、地基混凝土施工、结构补强等方法提高现混凝土板的抗裂能力;对于已出现的裂缝,视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封堵或约束处理。

3.结语

毫无疑问,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归根究底,可追溯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必须把握好温度和搅拌措施,在非人为原因产生的裂缝,必须采取相应技术进行质量控制,这样才能从源头控制土建工程质量。

[1] 杨艳,陆彦.住宅质量政府监管职能定位分析与制度建议[J].工程管理学报.2013(01)

[2] 于小生.加油站装饰工程质量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13(24)

[3] 冷泉.论如何提升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J].科技创新导报.2013(22)

[4] 孔志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32)

[5] 任彩艳.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想法[J].东方企业文化.2013(21)

TU75

B

1007–6344(2015)01–0149–01

猜你喜欢

原材料水化骨料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水化热抑制剂与缓凝剂对水泥单矿及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观点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知识无穷尽
水泥混凝土再生粗骨料与天然骨料主要性能对比分析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