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2015-04-07佟明明金秀实

四川水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信用监理

佟明明金秀实

(1辽宁岫岩县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14300 2辽宁岫岩县水利局,114300)

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佟明明1金秀实2

(1辽宁岫岩县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14300 2辽宁岫岩县水利局,114300)

作为一项基于实践经验管理的行业,我国的水利建设行业一直限于对出现问题的专项治理,没有真正探索建设工程质量的内在规律。实践证明,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本次研究总结了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构建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的措施与建议。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一、前言

近年来,水利部以《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为龙头,颁发了工程建设程序、质量监督、质量评定、质量检查等一系列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框架,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要搞好工程质量工作,必须使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探索工程建设质量形成过程中各种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关系,研究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中各层次间的互动机理,建立起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充分发挥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保障作用。

二、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市场主体管理问题

目前,建筑市场的主体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借证卖照、资质挂靠等违规违法行为较多。有的中标单位并不具备实际施工能力,只能将工程多次转包分包。这种现象不仅造成管理费的层层流失,还容易引发偷工减料。由于参加施工的不同人员分属不同队伍,造成整体质量控制工作难以开展。

(2)施工队伍素质问题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往往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加快进度不得不引入大量的临时施工队伍。这些临时人员或者缺乏足够的施工经验,或者对于施工规范和质量意识十分淡漠,加上现场监管工作的缺失,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

(3)建设单位技术问题

近年来,各地成立的项目部或工程建设处数量较多,急需专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然而,实际工程中的人员配置往往难以满足管理与技术需求,项目部工作内容,岗位目标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制定不够完善,量化质量目标不到位,从而对工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4)质监机构缺失问题

目前监理单位普遍人员配置不足,部分人员并不具有正式的监理资格,对施工现场的监控能力较弱,缺乏有效的监管方法和手段。质量监督和现场监理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对工程的一些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监控存在不足。

三、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措施和建议

(1)严格管理制度,规范建设市场秩序

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程建设市场秩序意义重大。作为项目法人,有责任和义务对每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加强规范管理,避免发生借证卖照、资质挂靠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对施工分包和转包加强监督和检查,规范监理行为。进一步健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验收制,积极营造规范的建设市场。

(2)强化主动监督,发挥好监管部门

作为工程质量的监控主体,建设单位除了负责工程项目前期招标、落实施工单位等责任以外,还要实施严格的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一是督查监理单位履行监理责任。二是充分发挥建设单位主动监督作用。三是发挥好质量监督机构作用。作为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在工程建设项目较多,建设时段较为集中,质量监督站人员又相对少时,应分片分项目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适时组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员培训,充实质量监督员队伍。

(3)发挥项目部作用,强化施工单位质量管理

一要制定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岗位职责,抓好各施工小组的质量管理,强化具体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二是落实“三检制”自检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由项目部经理、施工队长、班组长三级组成的工程质量自检体系,建立起一支覆盖施工工作面和施工作业工序的质量控制队伍。三是加强质量预防。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具体化的质量控制工作。四是建立质量管理工作例会制度。施工单位要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针对施工中存在问题及时地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解决方法。

(4)改革管理模式,创新监理机制

工程监理能够促进承包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对工程建设质量、工期、投资目标进行有效控制,防范发生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问题。建设方要在监督监理行为的同时,充分相信监理单位,放权给监理单位,让其真正履行监理职责,执行监理规范,真正做到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理。政府作为依法行政监督的主体,必须从保护公众利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着手,严格实施执法监督,把质量监督覆盖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同时注重对水利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及责任人的行为监督。

四、构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用评价体系

(1)水利工程质量信用体系

水利工程建设各主体的质量信用,就是指主体在兑现工程契约的基础上(包括遵守工程质量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标准、兑现质量承诺、履行合同和相关合理预期等)完成的工程满足相关单位需求和期望。水利工程质量信用体系是依托于国家信用体系和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子体系,对于水利工程质量信用体系完善的前提是国家信用体系、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而一个健全的信用体系的前提正是相关法规的完备。水利工程质量信用活动体系主要是针对建设主体自身而言,其中包括建设主体信用自律和信用风险防范。

(2)建设主体质量信用评价

水利工程建设主体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是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协同管理体系下的一个子体系。目前,建设主体的质量信用数据可从下述机构收集:政府相关部门、独立的征信机构、中介机构及行业协会等。质量信用的本质是企业在各种质量契约中守约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标准、兑现质量承诺的能力和程度。

(3)质量信用数据收集处理

首先,进行质量信息数据收集与处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传媒等)建立信用信息公告平台,将建设主体企业的基本信息、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等级以及其他相关资信报告整理收编到信息库,然后定期发布。其次,通过行业协会建立的信息平台或者政府主导的相关信用信息公告平台,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发布满足相应需求的信用报告。再次,通过信用信息的公布,不但要使实力强大、诚实守信的建设主体声誉远扬,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形成良性互动,也要使扰乱市场秩序信誉缺失的建设主体受到惩罚。

五、结语

在1997年颁布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水利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承包商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本次研究从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出发,对当前的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研究认为: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建筑市场质量信用体系是健全市场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对于提升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1]师明.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 2008(02):19-20.

[2]王慧,王广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内江科技,2009(07):6.

[3]曹福君,方国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优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03):142-146.

TU723

B

1007-6344(2015)10-0167-01

佟明明 女(1986-) 辽宁岫岩人 岫岩县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信用监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信用中国网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