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植物分分家

2015-04-07

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豆苗命名爸爸

故事发生在18世纪瑞典的一个小乡村。

“小林奈,快来帮我个忙,看看这是什么植物?”邻居大妈颤巍巍地递上一棵小秧苗。

“豆苗!和您去年、前年以及大前年让我辨认的一样。”林奈把玩着手里的小秧苗,无奈地说。

邻居大妈却是一脸的难以置信:“刚发芽的豆苗不是有两片叶子吗?可是这棵豆苗只有一片叶子。它肯定是什么新品种!”

“哦,这个问题,您可以回去问问您家小孙子,他可能掐掉了一片叶子……”

植物小专家

这位年仅8岁的“植物百事通”名叫卡尔.林奈,他出生于一个牧师世家,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倒也温馨和睦。

当林奈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他就表现出对植物非同一般的兴趣——每当他哭闹时,只要给他一朵花,他就能立马安静下来。同样是植物爱好者的林奈爸爸很开心:“这小子,像我!”温柔端庄的林奈妈妈却很忧虑:“我儿子会不会变成一个花痴呀!”

林奈爸爸曾经是一名放羊娃、大学生,现在是一名牧师,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摆弄家里的花花草草。小林奈对自然的热爱简直是爸爸的升级版,不过爸爸的知识却是他的升级版。

“爸爸,这朵花叫什么呀?”小林奈扑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一脸的求知欲。

“这个上次你已经问过了,我说过,同一个问题我不会回答第二遍。所以你必须加强自己的记忆力。”

在爸爸严苛的要求下,林奈的记忆力果真尽职尽责了许多,只要他见过的植物,都会“篆刻”在大脑里。可惜这种“过耳不忘”的本领只适用于植物和动物,一旦运用在神学或者数学等科目上,超强的记忆力就又开始“玩忽职守”了。

林奈同学的学习成绩稳定地徘徊在班级下游,这令妈妈的眉间时常皱成一个“川”字,就连向来乐天的林奈爸爸都逐渐怀疑自己的儿子是不是块读书的料。

命运的转变

眼看林奈靠学习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林奈爸爸终于一咬牙,将儿子拉到了房间里:“儿子,本来呢,我希望你能子承父业,成为一名牧师,可你的神学课成绩……也罢,现在我觉得你要是能去皮匠铺当学徒,或者去学做裁缝,也会是不错的选择!”

听说林奈要辍学,他的物理老师突然着急了。这位独具慧眼的“园丁”赶忙跑到林奈家对他的父母进行劝导:“小林奈虽然不是学霸,可他在拉丁语和自然科学方面极有天赋。我觉得你们应该让他继续在大学进行深造,说不定他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呢!”

总之后来,林奈的父母最终被老师说服了。他们没让林奈辍学,而是砸锅卖铁凑了点钱,吃力地将林奈送进了大学,学习医学和自然科学。

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优秀的手艺人,多了一位著名的博物学家。

名字的故事

在林奈生活的时代,大多数瑞典人是没有姓的。林奈祖父的名字叫做英格玛.彭茨森,“彭茨森”的意思就是彭茨的儿子。林奈的父亲则叫尼尔斯.英格玛森,一听就知道他是英格玛的儿子。按理说林奈的全名应该叫卡尔.尼尔斯森,不过他的父亲终结了这种传统——他上了大学。大学注册时要求每个学生都提供一个“姓氏”以供记录,没有姓氏的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造一个。林奈的父亲想起了家门口一棵古老的椴树,椴树在当地方言里读“林”,加以拉丁化后便成了“林奈乌斯”,简称林奈。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乖僻的少年很可能会成为科学家;还告诉我们,不听爸妈职业规划的孩子也没啥。

18世纪生物学的进步是和林奈紧紧相连的。瑞典政府为了纪念林奈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先后建立了林奈博物馆、林奈植物园等,并于1917年成立了瑞典林奈学会。

又酸又甜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涯对林奈来说既美好又困窘,他的吃穿开销都成问题,所以不得不在学习之余做点兼职,赚点生活费,比如帮同学补补鞋。什么,你问他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要知道在科学界,脸皮是最没用的东西。林奈老早以前就看透了这一点。凭劳动赚生活费,根本不丢脸。

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出门在外的林奈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很靠得住的“良师益友”。

一次,林奈正在大学的植物园中聚精会神地观察植物,一位教授走了过来。他对眼前这个刻苦的青年很感兴趣,交谈一番后,教授便热情地邀请几乎要露宿街头的林奈住在自己家,并且可以自由翻阅他的个人藏书。

林奈傻了才会拒绝。

在这位教授的帮助下,林奈的学业突飞猛进。不久,作为一名还没有毕业的学生,他竟然开始在大学讲授植物学,并发表了许多关于植物的文章。此时的林奈还立下了一个志向:为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系统地命名。

上帝创造,林奈整理

林奈身处的时代,也正是欧洲的大航海世纪。许多航海归来的生物学家和博物学家带回了世界各地的动植物,并用自己的喜好为之命名。这样便导致一物多名,或异物同名的混乱现象。比如英文叫做potato的植物,中文可以叫做马铃薯、土豆、洋芋、薯仔或者山药蛋。当进行学术讨论时,由于命名的混乱,人们往往搞不清对方提到的生物到底是什么,在发表文章时生物名称更是混乱不堪。

这个时候,林奈提出了一种“双命名法”。并且对动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林奈将动物界分为哺乳、鸟、两栖、鱼、昆虫及蠕虫等6纲;纲下还有目、属、种共4个阶元(此时“门”及“科”两个阶元尚未诞生)。比如,他将一种特别难看的蟾蜍就归于两栖纲无尾目蟾蜍属蟾蜍种。

归好类就该命名了。林奈双命名法的命名规则,即每一种动物或植物用两个拉丁词来表示,第一个词是生物的属名,表示它所在的类群;第二个词是种名,与其他生物区分开;在种名的后面,再注上命名者的姓名,一方面表示荣誉归属,另一方面表示此人要对这个命名负责。

比如银杏树的拉丁学名为Ginkgo biloba L,Ginkgo是属名,biloba是种名,第三个字母L则是命名者林奈的缩写。这样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楚了?

自然史上的祸害

林奈的命名法一经问世,立即受到学术界的大力推崇。直到今天,生物学界仍在用这种方法为新发现的动植物命名。不过双命名法问世的同时,竟然还产生了一些令科学界头疼的社会问题。

动植物的分类学需要小心翼翼地描述和比较大量的标本。可林奈命名系统传到英国后不久,就成为“有闲阶层的一种游戏”。那些有钱有闲的贵族们没事就拿着植物指南,展开时髦的乡村漫游。看见眼生的植物就赶紧命名。这为真正搞研究的科学家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就连查尔斯.达尔文都将这群人称为“自然史上最大的祸害”。

林奈小八卦

很多人都以为像林奈这种出身贫寒、靠努力成才的实干派会是那种谦虚谨慎的“学究”式人物,事实上并非如此。林奈年少成名,勤奋又聪明,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天才,还让别人都这样认为。如果有人批评他,他会勃然大怒。他非常自信,毫不谦虚,甚至认为自己的墓志铭应该写上“植物学王子”。他还曾说:“没有人能成为比我更伟大的植物学家或动物学家。”最好玩的是,林奈晚年记忆受损后看到自己的著作,大加赞赏,完全想不起来自己就是作者。

猜你喜欢

豆苗命名爸爸
割豆苗
豆苗儿家的门辩论会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豆苗儿家的辩论会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我和爸爸
河鲀命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