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学府公园(坞城缓洪池)美化工程

2015-04-06

山西建筑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府湖底太原市

李 亮

(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太原市学府公园(坞城缓洪池)美化工程

李 亮

(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以太原市学府公园(坞城缓洪池)美化工程为依托,对项目的地理位置作了分析,结合工程的建设目标,对公园进行了景观规划,主要阐述了生态湖体景观工程的改造方法及缓洪池调蓄排空方案、循环水方案、补水工程,以期将公园建设与城市美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公园,景观规划,排洪渠,湖体

坞城缓洪池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学府街北侧,其作为太原市城南地区重要防洪排水设施,主要用于调节来自上游王村渠和狄村渠排入的山洪和雨水,缓洪池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多年来由于资金紧缺,缓洪池得不到综合整治,污水乱排,垃圾成堆,已成为城市中一处开放的“下水道”“垃圾场”和“公共厕所”,严重地影响着城市防洪及周围地区的环境质量。

1 项目概况

太原市学府公园位于太原市小店区,东临军民路、西接体育路、北起绒绒街、南到学府街,公园总占地面积约26.5 hm2。

公园现状场地中央为太原市城南地区重要的防洪设施——坞城缓洪池,缓洪池现状面积10.32 hm2,池容约13.0万m3~14.0万m3,目前淤积严重,垃圾成堆、环境恶劣,既不能满足防洪要求,又影响着周边环境。王村排洪渠及狄村排洪渠分别于体育路及绒绒街排入至缓洪池内,然后由学府街排出。

2 建设目标

鉴于本公园所处的位置及使用人群分析,该公园的功能定位为:在确保城市防洪功能的基础上,力求创造一个环境优美,融文化品位及绿化生态、休闲娱乐及城市防洪和景观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市级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具备多样功能的绿色户外空间,满足市民休闲、游憩、健身、社交的需求,同时成为市民文化交流、传播与科普教育的场所,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兼具防灾减灾的综合性开放型公园绿地。

3 公园景观规划

太原市学府公园是以生态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依据场地内特定的地脉条件,综合平衡生态、景观、游憩三大功能,公园主体规划六大功能区,在六大功能区的基础上设置六亭八桥十八景,六大功能区具体为:

1)滨水游览区:公园西北人工山脉,自然丛林,依山傍水;2)水体景观区:以现状坞城缓洪池为主体,中心设有湖心岛,湖面向体育路及学府街延伸;3)植物观赏区:公园东侧山林,植物众多,自然天成;4)公共活动区:公园南侧主入口,有公共活动场所,体现人文环境;5)静谧游憩区:公园东南角,有泉、石、树、水,曲折幽静;6)特色休闲区:公园西南区独立景观空间,可赋予其公园特色。

4 生态湖体景观工程

学府公园生态湖体景观工程建设,首先必须要完成对坞城缓洪池、王村排洪渠及狄村排洪渠的综合改造,以达到满足城市防洪及水体净化的目的。

1)王村排洪渠。王村排洪渠在学府公园内设计起点为体育路暗涵东口,终点与改造狄村渠在缓洪池西北角相接,全长 227.56 m,结合公园总体布置方案,该段排洪渠改暗,走向为由西北向东南,暗涵与狄村渠交汇处设溢流孔。排洪暗涵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方涵,涵洞内净尺寸为3 m×2.6 m×2.0 m,方涵底板、侧墙采用C25混凝土,预制盖板采用C30混凝土,侧墙上设置调节孔,用于调节三孔方涵内水量。

2)狄村排洪渠。狄村排洪渠在学府公园内设计起点为绒绒街暗涵南口,终点与改造王村渠暗涵在缓洪池西北角相接,全长161.73 m,该段排洪渠改暗,走向为由北向南,暗涵与王村渠交汇处设溢流孔。排洪暗涵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方涵,结构尺寸同现状绒绒出口暗涵,涵洞内净尺寸为3 m×3 m×2 m,方涵底板、侧墙采用C25混凝土,预制盖板采用C30混凝土,侧墙上设置调节孔,用于调节三孔方涵内水量。

3)导流渠。导流渠起点位于狄村排洪渠与王村排洪渠交汇点,即坞城缓洪池西北角,终点与坞城缓洪池出口学府街暗涵相接,全长468.29 m,导流暗涵平面结合公园总体方案布置,走向沿缓洪池西堤由北向南后向东南接学府街暗涵北口,暗涵沿线设清淤孔两处。导流渠出口处设缓洪池排空控制闸一台。导流暗涵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方涵,结构尺寸同改造狄村渠暗涵,涵洞内净尺寸为3 m×3 m×2 m,方涵底板、侧墙采用C25混凝土,预制盖板采用C30混凝土,侧墙上设置调节孔,用于调节三孔方涵内水量。

4)生态湖体(坞城缓洪池)。坞城缓洪池包括王村渠入池流量及狄村渠入池流量,合计最大流量为54.06 m3/s,出口规划流量12.6 m3/s,缓洪池调节池容为19.8万m3。学府公园整块用地面积约26.5 hm2,其中建筑用地5.8 hm2、水面(缓洪池)用地8.0 hm2、公园绿化用地约12.7 hm2。a.中心湖。中心湖湖底高程775.50,湖深4.5 m,湖底总面积约5.4万 m2,湖岸采用复式断面,即设置2 m~3 m高1∶2.5植草护坡,湖坡下为环湖步道,环湖步道宽2.5 m,湖体一级堤防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堤顶高2.0 m,湖内正常运行水位高程为770.0,堤防顶距水面差0.5 m,堤顶采用花岗岩压顶。为确保游人安全,湖底在靠近堤防处设置7 m宽1∶10护坡,挡墙脚水深0.8 m。湖底防渗采用GCL土工防水毯防渗,采用网格状C20素混凝土及砂卵石护底,混凝土网格宽5 m,厚0.15 m,砂卵石厚0.20 m,靠近挡墙处均采用素混凝土护底。湖心岛位于中心湖东侧,湖心岛与东岸间架设曲桥。湖心岛堤岸做法同中心湖面。b.西湖。西湖总面积约0.76万m2,湖底高程777.0,湖岸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岸顶高程780.0,堤顶采用花岗岩压顶。湖底做法同中心湖,西湖靠近排污涵处约50 m处全部采用素混凝土护底。c.南湖。南湖总面积约0.96万m2,湖底高程776.5,湖岸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岸顶高程790.0,堤顶采用花岗岩压顶。湖底做法同中心湖,湖底贴近中心湖处30 m范围内采用C20素混凝土护底。

5)环湖道路工程。环湖道路仅在中心湖四周设置,路宽2.5 m,靠近护坡处设置0.3 m×0.3 m排水边沟,路面采用3 cm厚花岗岩,环湖步道面积约2 650 m2,高程777.50。

5 公园湖体运行

1)缓洪池调蓄排空方案。在导流暗涵出口设置单向控制DN600排水闸阀三个和抽排水泵房一座,抽排水泵抽排量为1.0 m3/s。在汛期缓洪池调洪蓄水运行中,当洪水过后,首先采用打开单项控制闸阀将调蓄水排入至导流暗涵中排向下游,当调蓄水位高程低于导流涵出水闸阀高程时,启动排水泵将水位调节至渡汛水位。排空所需时间为15.5 h,排水量约为5.6万m3。

2)湖体(缓洪池)循环水方案。为保障水体水质,改善水体的景观效果,对湖区水体提出水循环方案,循环方案包括水系及整个湖区水循环方案。a.将中水入湖点及雨水入水口均设置于湖区北侧,出水口设置于湖区南侧,形成一个大的水循环。b.在湖体南侧设置泵站,泵站有两方面功能:a.汛期排空湖内水体;b.将水抽送至湖区各个角落,在整个湖区形成水循环,泵站控制循环流量,使常水位时的湖水循环时间不超过20 d,每天循环8 h,整个循环水量应不小于360 m3/h。

3)湖体(缓洪池)补水工程。学府公园建成后,在原坞城缓洪池的基础上改建形成约8.0万hm2水体,湖体正常运行水深约1.5 m,湖体总水量约11.6万m3,由于湖体兼有缓洪功能,汛期要求排空部分湖水渡汛,汛期过后将湖水补充至正常运行水位,因此湖体补水水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受蒸发及渗漏的影响,每日必须向湖中补水以维持水面正常高度。学府公园拟将其附近杨家堡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中水作为其水源。

6 结语

太原市学府公园作为太原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不仅能有效提高城市防洪标准,为太原市城南地区的防洪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而且公园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融文化品位及绿化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市级公园,将公园建设与城市美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太原市的城市品味,改善了太原市区的人文环境,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有巨大的社会环境效益,同时对城市旅游及房地产开发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University Park in Taiyuan city(Wucheng flood retarding pond)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Li Liang

(TaiyuanMunicipalEngineeringDesignInstitute,Taiyuan030002,China)

Based on Taiyuan University Park(Wucheng flood retarding pond) beautifying engineer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ject geology location, carries out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by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oals, and mainly describes ecological lake landscape engineering transformation methods and flood retarding pond adjustment scheme, recycling water scheme and water filling engineering, which integrates park construction with city beautification organically.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flood drainage channel, lake

1009-6825(2015)02-0191-02

2014-11-04

李 亮(1982- ),男,工程师

TU986.51

A

猜你喜欢

学府湖底太原市
华谋学府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凭眺青海湖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你似一轮明月走过我心的湖底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巍巍学府 作育英才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百年铸就巍巍学府 求是笃定再续新篇
百年铸就巍巍学府 求是笃实再续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