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蚕品种“秋华×平30”基地繁育探讨

2015-04-06

蚕学通讯 2015年3期
关键词:雄蛾蚕种杂交种

陈 曦

(浙江省杭州蚕种场,浙江 杭州 310021)

雄蚕品种“秋华×平30”基地繁育探讨

陈 曦

(浙江省杭州蚕种场,浙江 杭州 310021)

杭州蚕种场从2012年开始,在淳安原蚕区进行雄蚕品种“秋华×平30”试繁。通过三年实践,逐步掌握了原蚕区基地雄蚕繁育的技术要点,实现了雄蚕繁育的稳产优质。本文介绍了雄蚕品种“秋华×平30”的发育经过、饲养标准和在原蚕区繁育该品种的技术要点。

秋华×平30;基地繁育;繁育成绩

“秋华×平30”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培育,于2005年通过浙江省省级审定,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雄蚕品种。通过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雄性与常规家蚕品种的雌性相交,下一代雌性在胚胎期死亡,仅雄性正常孵化、发育并结茧,可实现专养雄蚕,为实现蚕业的高效、省力化打下良好基础。杭州蚕种场是较早试繁雄蚕杂交种的专业蚕种场之一,但由于雄蚕繁育难度大、繁育系数低、蚕种场由专业场向原蚕业转移等原因,曾有数年繁育间断。为促进杭州地区雄蚕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杭州蚕种场从2012年开始,在淳安原蚕区基地进行雄蚕品种“秋华×平30”试繁。在三年实践中,逐步掌握了雄蚕原蚕区基地繁育的技术要点,实现了雄蚕繁育稳产优质的目标,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其中的经验教训。

1 原蚕区基地和原蚕户的选择

1.1 原蚕区基地的选择

选择淳安县界首乡燕上原蚕区作为“秋华×平30”的试繁点。该基地地处山区,山清水秀,民风朴实,在县内养蚕技术与蚕茧产质量较高,桑园管理水平相对较强,此地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合蚕种、特别是平30的繁育。

1.2 原蚕户的选择

原蚕户主要选择条件齐全,具有专用蚕室、专用贮藏室且劳动力充足的人家。要求原蚕户有较高的饲养水平,能严格执行各项防病措施,使用的蚕室保温、保湿性能良好。

2 原种性状

2.1 平30

日本系统,二化性四眠,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限性卵色原种。越年卵雌性为紫色,雄性黄色,每蛾总卵数500粒左右,因属平衡致死系,雌雄各有一半在胚胎期死亡,孵化率30%左右,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小蚕趋密性强,小蚕用叶要求适熟偏嫩,中秋期饲养若小蚕用叶偏老,易发生五眠蚕,大蚕体色灰褐,普斑,体质强健好养,茧色白,茧形浅束腰,缩绉中等,蚕蛾交配性能适中。

发育经过:催青11d,幼虫期23~24d,蛰中17d,全蚕期51~52d,利用限性卵色可区分雌雄,在繁制雄蚕杂交种时,只饲养雄性黄卵[1]。

2.2 秋华

中国系统,二化性四眠。秋华是限性皮斑品种秋丰与华光组成的中系杂交原种,越年卵灰绿色,卵壳淡黄色,每蛾总卵数520粒左右,良卵率95%左右。蚕种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文静,克蚁头数2 100~2 300头,各龄眠起齐一,食桑猛,行动活泼,强健好养,壮蚕体色青白,限性皮斑,雌性花蚕,雄性白蚕。在繁制雄蚕杂交种时,只利用雌蛾,故在四龄第二天应去掉雄性白蚕,只养雌性花蚕,以降低成本。熟蚕营茧快,茧色洁白,茧形椭圆,缩皱中等。

发育经过:催青10d,幼虫期23~24d,蛰中经过16d,全蚕期49~50d,与平30对交需掌握起点胚子一致,推迟2d出库催青为宜。

由于秋华四龄去雄,因此平30与秋华出库蚁量以1∶5为宜。

表1 原种平30、秋华各龄温湿度及蚕发育经过

3 饲养中的注意事项

3.1 平30的饲养

平30的饲养比较困难,注意做好以下几点[2]:

①温度适当偏高,一龄29.5℃,二龄29℃为宜,特别是小蚕期。

②及时提青分批:由于平30小蚕期容易出现发育不齐的现象,不能等等齐再加提青网分批,而应及时分批提青,分批饲养,特别是加强迟批的饲养,确保珍贵的平30的健蛹率。

③叶质要适熟偏嫩,稀放饱食。做到薄饲多回,严防桑夷子过厚,导致遗失蚕增多。各龄眠起时,注意湿度,防止不脱皮,未脱皮蚕的发生。

④方格蔟上蔟中及时捉好游山蚕,重新上蔟,并保证蔟中温湿度合理。空气状况适宜,提高营茧率。

⑤适时采茧,加强种茧保护,确保每颗好茧不受损伤。

3.2 秋华的饲养

秋华的饲养比较容易,但要注意抓好两个关键:

①注意及时分批,要人为地有意识拉开批次,防止过于整齐导致发蛾太涌。

②四龄去雄时,要及早安排劳力,集中时间去雄,并重复去次,检查去雄效果,这也是确保雄蚕杂交种雄蚕率的关键措施。

3.3 制种技术

关键要解决雄蛾多次交配的技术问题,提高受精率。

①发蛾调节中要确保雄蛾适当提前1~2d发蛾,保证交配尽量减少雌蛾冷茧。

②一日多交,做到边拆边交,雄蛾1日以2~3次交配为宜,超过3次,不受精卵明显增多。当日,1交时间为2.5~3h,2交时间为3h,3交时间为4h。

③当日不再交配的雄蛾要及时进雄蛾冷藏室,7℃左右温度冷藏,每匾或一筐雄蛾不能太多,防止损伤。

3.4 蚕病防控

原蚕区繁育雄蚕,关键在于防控微粒子病,要严抓常规消毒,重视大环境消毒,严格做好叶面消毒,从而确保每一项微防措施都落实到位。

4 繁育成绩

通过从2012年秋季开始连续5期在燕上原蚕点基地繁育秋华×平30的实践,杭州蚕种场已基本掌握了这对品种的繁育技术,可将单产稳定在10张/g左右,繁育成绩位居各雄蚕杂交种繁育单位前列,实现了雄蚕杂交种的基地繁育,为雄蚕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秋期及春期繁育成绩见表2、表3。

表3 春期繁育成绩

[1] 陈素娟,韩崇雷,卢志行.雄蚕“秋华×平30”饲养技术探讨[J].蚕学通讯,2011(4):30-31.

[2] 沈根生,马秀康.优质丝雄蚕新品种秋华×平30的饲养技术[J].中国蚕业,2004(4):31-32.

猜你喜欢

雄蛾蚕种杂交种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斑纹限性家蚕品种同时生产中药材僵蚕与雄蛾的试验
家蚕雄蛾染色技术研究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攻克优质蚕种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