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印度现代建筑史看可持续建筑发展

2015-04-05

山西建筑 2015年18期
关键词:柯布西路易斯查尔斯

李 尔 威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从印度现代建筑史看可持续建筑发展

李 尔 威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从印度现代建筑的开端、兴起、尾声三个阶段阐述了印度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结合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思想,分析了印度现代建筑的设计理论,对可持续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环境,可持续,生态

0 引言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土化与地域性建筑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印度建筑,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现代建筑大师柯布来到印度,针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建筑设计,引进并改进了现代建筑设计理论,随后便有查尔斯柯里亚为代表的建筑师将其理论本土化,发展出了一套可行的生态建筑理论,对可持续建筑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

1 印度现代建筑历史

1.1 印度现代建筑的开端

印度学术界普遍认为印度现代建筑运动的开端为1947年印度独立。其标志则是1951年开始设计的遮普邦新首府昌迪加尔。在20世纪初,由于英国统治,英式建筑这种生硬的做法一直延续到30年代,英国建筑师勒琴斯于30年代初完成的新德里总督府便吸收了印度传统建筑精华并加以抽象。而在印度公认第一座纯现代主义建筑为1938年设计的印度教高僧住宅。

美籍建筑师安东尼奥·雷蒙多(Antonin Raymond)是日本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他深受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他也是在日本首位成功设计素混凝土建筑作品(灵南坂的自宅,1924)的建筑师。1919年,他与赖特共同负责东京帝国大厦的项目,在赖特1922年永久性地离开日本之后,雷蒙多留日工作长达43年,并在关东大地震和二战后参与重建日本的工作。在一系列的项目中,雷蒙多创造出一系列地域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围绕着炉灶进行空间布局,但在外形和材料上有所区别。

而印度教高僧住宅也是印度较早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的住宅,它虽然是运用了现代主义手法的建筑,但是它却充分考虑了印度当地的湿热气候,建筑立面等也符合了宗教的氛围要求。并在屋顶形成了双层通风结构,设计了可以通过调节棒调节的百叶窗,这些构件弱化了印度炎热气候带来的不适。同时印度教高僧住宅开放了底层,并精心设计了庭院,小品与喷泉又更一步弱化炎热气候。成功将一个现代建筑地域化,融入了当地环境之中。适应了当地气候,是印度可持续建筑先驱之作。

1.2 印度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

1.2.1 埃德温·勒琴斯的新德里规划

在印度尚未独立之前,1919年英国为了方便统治,放弃加尔各答,在新德里重新规划建设新首都,在这个规划中,对方案影响最大的建筑师便是埃德温·勒琴斯,新德里规划简洁明晰,中轴线明显突出,从印度门直达总督府,干道则呈六角形发射状。而总督府则融合了印度传统建筑符号,虽然这种融合是简单的,富于表面的乃至粗糙的,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生态环境,但仍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在文化方面本土化的一个尝试。

1.2.2 柯布西耶与印度现代建筑

1951年,柯布西耶来到了印度,而柯布西耶在来到印度之前,柯布西耶努力的方向往往是在超自然抽象的“普适性”上,代表作便是萨伏伊别墅。柯布西耶在印度之前关注的是空间和形态等建筑本源问题。而来到印度之后,他的建筑实践便把关注抽象的空间形态,构图等要素转变为印度当地具体气候条件了,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当地工艺水平与技术工人水平等因素不断地修改和调整建筑设计,这避免了所谓“通用建筑”可能会造成的失败,毕竟不同的地方,审美,材料,气候以及当地工艺水准都不相同,一个通用的建筑模式是行不通的。

柯布西耶在印度的建筑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昌迪加尔的政府项目以及艾哈迈达巴德的民间项目。首先是昌迪加尔,昌迪加尔位于印度西北山区,曾经是沙漠和稀树草原地貌的交界地区,全年旱季长,仅有两个月雨季,阳光辐射量大。在昌迪加尔的政府性项目中,柯布西耶充分考虑了昌迪加尔的气候特点,他认为在当地决定建筑的两个最重要气候条件便是太阳和雨水。也就是建筑要考虑遮阳以及符合水力学。

到了单体建筑,柯布西耶对遮阳的考虑下足了功夫。由于印度过于强烈的日照,柯布西耶设计的建筑从拥抱太阳转向了遮挡太阳——遮阳,柯布西耶在印度极大发展了遮阳手法。其中遮阳手法最为出名的就是:体量遮阳,立面遮阳以及屋顶遮阳。

1.3 印度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尾声——路易斯·康与砖

当柯布西耶在印度引领风骚时,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也来到了印度,不得不说的是,路易斯·康在砖这个材料上的天赋在印度与孟加拉这片土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印度管理学院与孟加拉国议会大厦成了路易斯·康留给建筑学后来者最宝贵的财富。费城学派的掌门人在南亚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实现了他所谓的“废墟”梦。

1962年,路易斯·康来到印度,他被选为印度管理学院的设计者。因为印度当地技术的限制,路易斯·康大量使用当地砖作为材料,并使用当地本土施工技术,因为印度这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砖这个最常见的材料在康手里发挥出了不一样的光辉。在印度管理学院,厚重的砖墙成为天然的隔热屏障,精心设计的绿化提供了一片片树荫,将炎热隔绝在学院之外。与此同时,路易斯·康拿手的空间连接,秩序,几何开口与砖拱在印度管理学院随处可见,在印度管理学院一个个砖拱投下的光影以及严整的空间秩序又将印度管理学院的空间品质提高了一个档次。

除了材料隔热特性,路易斯·康为了防止隔热又发展了新的构造形式——双层皮肤。双层皮肤是通过厚墙壁形成,在其上面开挖的孔洞也多是圆形和三角形这种具有象征性的形态。为了避开强烈的日照,路易斯·康在开有象征性的大孔洞之内再次树墙,形成双层墙构造,这个构造既满足了路易斯·康所追求的象征性空间,也减弱了炎热的气候以及强烈的日照影响。

2 印度本土建筑师的探索

2.1 印度本土建筑师的崛起

随着西方现代建筑大师的影响,印度本土建筑师跟着他们茁壮成长,多西曾与柯布西耶和路易斯·康合作过项目,而查尔斯柯里亚也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深造,他们虽然受到了西方建筑教育,但是由于其自身是地道的印度人,印度文化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设计,而不是像路易斯·康等人需要迎合印度文化,他们更加有力地发展了在印度的现代建筑理论与可持续建筑理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印度本土建筑师已经在当地甚至国际打出了名号。

2.2 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思想

查尔斯柯里亚,1930年出生于印度,在建筑求学过程中于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建筑学硕士,学成后归国建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经过多年建筑实践后,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这个震撼人心的观点,设计作品充分考虑到了印度气候环境与文化环境,是印度现代建筑本土化的旗手。

这篇提出“形式追随气候”的论文——《气候控制论》是在柯里亚长年建筑实践中所得,在论文中,他敏锐发现印度由于特殊的位置(临海以及低纬度),气候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最大,针对印度的环境,他提出了围廊、管式住宅、中央庭院、跃层阳台、一系列分离的建筑单元5个概念,十分切合印度湿热的环境。

2.3 小结

查尔斯柯里亚继承柯布西耶继续发展适应印度气候环境的建筑,他所提出的“形式追随气候”口号对照空调技术这一消极的普世技术的确有其进步的一面,他试图摆脱柯布以及路易·康对他的影响,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好的建筑有很明显的继承柯布西耶与路易斯·康的痕迹。但是笔者认为,查尔斯柯里亚仍然属于地域主义。因为他本人对印度本土建筑理论的推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从印度最传统的民居入手学习到建筑适应气候以及文脉的方法,并加入了现代建筑构造元素,使印度的可持续建筑随着现代建筑并行发展。

3 结语

经过上文的讨论,笔者讲述了印度现代建筑运动的历史,这部历史前进的动力很明显便是建筑与印度本土气候的结合倾向,从安东尼奥·雷蒙多的印度高僧住宅通过使用混凝土打开了印度现代主义建筑的大门。而柯布西耶引领了现代建筑运动的高潮,使现代建筑最常见的材料——混凝土得以发展。路易斯·康,一位建筑的诗哲,相比于柯布西耶更进一步,从当地技术水平与材料入手,使建筑更加地适应气候,可持续建筑理论也得以发展。

随着路易斯·康的去世,查尔斯柯里亚等印度本土建筑师闪亮登场,将柯布西耶与路易斯·康的手法更加本土化,建筑也更加具有了可持续的属性。还有B.V多西,拉吉·里瓦尔等也很出名的印度建筑师的努力,使印度现代建筑也更加符合印度的文化与气候。这或许对中国一味模仿现代主义却忽视本土地域化和自身本土环境的设计手法有一个较好的指引作用,中国地大物博,纬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多,需要更加谨慎考虑气候对建筑的影响,可持续建筑之路可以深入各地民居去探讨当地人的智慧,在千年的生活中自然积累出的建筑经验或许就是最本土的可持续建筑。

叶晓健.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柯布西耶.柯布西耶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原口秀昭.路易斯康的空间构成.徐苏宁,吕 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董豫赣.现当代建筑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汪 亮.印度现代建筑发展历程简述.建筑与文化,2010(12):77-78.

李建斌.服从太阳的绝对律令——勒·柯布西耶印度实践的气候适应性策略.建筑师,2007(6):15-16.

高鹏宇,张永胜.浅谈“管式住宅”.科学之友,2011(1):78-79.

On sustainabl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from Indian modern architectural history

Li Erwei

(CivilEngineeringCollege,JinanUniversity,Jinan250000,China)

From the startup, flourishing and end of Indian modern buildings,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Indian modern buildings, and analyzes the design theory for the buildings by combining with the architectural thoughts of Charles Correa, and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sustainabl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theories.

building, environment, sustainability, ecology

1009-6825(2015)18-0016-02

2015-04-16

李尔威(1992- ),男,在读本科生

TU-09

A

猜你喜欢

柯布西路易斯查尔斯
Tricks or Treats
更多的可能
My New Teacher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Looking Forward/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期待
勒·柯布西耶:建筑是最高的艺术
光辉之下—柯布西耶的一生
勒·柯布西耶——色彩的交响乐
天津大学学术会议论“后柯布西耶时代”
路易斯·威廉姆斯最佳第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