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病因及综合防治

2015-04-05魏学萍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畜牧兽医站665005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尿血盲肠公猪

魏学萍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畜牧兽医站 665005)

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病因及综合防治

魏学萍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畜牧兽医站 665005)

有些养猪场在饲养种公猪过程中往往是重养轻防,管理不当或免疫失败,发生了猪病,导致公猪缺乏性欲,精液质差量少,极大地影响了公猪的繁殖性能,给种猪场及生猪生产发展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研究,对引起种公猪繁殖障碍的疾病有着较深的了解。现就种公猪发病原因及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1 传染病的影响

1.1 猪乙型脑炎 公猪在蚊子猖獗季节易感,感染后表现为睾丸炎,多为单侧性,初期肿胀有热痛感,数日后炎症消退,睾丸萎缩变硬,性欲减退,精液带毒,可通过交配传染给受配母猪,久病不治将失去配种能力。确诊可用猪乙型脑炎乳胶凝集试验诊断盒进行诊断。发现该病应及时治疗,对于睾丸炎可冷敷治疗,同时根据症状采取以下治疗措施,防止继发感染应抗菌治疗,使用各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体温过高可使用脱水疗法,静注20%的甘露醇或选择适当的静脉放血,亦可使用磺胺嘧啶配合安乃近治疗。

1.2 猪瘟 病猪体温41℃,呈及留热,喜窝、弓背,食欲减退或废绝,喜欢饮水,部分发生呕吐,结膜发炎,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住,初期便秘,后期腹泻,鼻端、耳后根、腹部及四肢内侧皮肤等黏膜处出现针尖状出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包皮发炎,用手挤压时有恶臭、浑浊的液体射出。解剖可见脾脏边缘缺血性梗死,肾脏表面有密集或散在的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呈“雀斑肾”外观。猪瘟为一类动物疫病,目前无特效药,主要通过免疫预防,根除净化可用疫病监测方法逐头检查,及时发现带毒猪并立即扑杀深埋无害化处理。

1.3 猪细小病毒 公猪感染细小病毒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通过精液传播病毒。初产母猪如未接种疫苗感染率极高,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及时能产正常仔猪,仔猪亦会带毒成为传染源。解剖患病母猪可见子宫内膜有轻度的炎症,胎盘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内被溶解吸收。确诊需要采集病料进行细胞培养鉴定。发现细小病毒感染时,可用猪细小病毒弱毒苗紧急接种,药物治疗可肌注黄氏多糖注射液,2次/d,连用3d,心功能差的注意强心,脱水严重的要静脉补液。

1.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又称蓝耳病,患病公猪初期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偶有咳嗽、喷嚏,随后眼睑肿胀、结膜炎、腹泻和肺炎等,死亡率高;公猪感染无发热现象,极少数出现皮肤双耳变蓝。解剖病猪可见肺组织呈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肿胀变硬,边缘有弥漫性出血;淋巴结有不同程度淤血、出血,切面多汁,肺淋巴结出血呈大理石样外观;脾呈暗紫色,轻度肿胀;肾脏肿大、出血,急性死亡病猪可见肾脏不满大小不一的出血点。确诊需要采集病猪的血液、鼻分泌物、粪便或肺脏接种细胞进行鉴定。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做好防疫工作是最有效的防治办法。亦可在公猪日粮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泰妙菌素、金霉素、阿莫西林等,以防续发感染。

1.5 猪圆环病 患猪渐进性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轻、皮肤苍白或有黄疽,有呼吸道症状,时有腹泻,有的表现为肾型皮炎,感染圆环病毒后主要是造成免疫力低下,可通过精液传播病毒,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该病尚无特效药,主要采取预防为主,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2 寄生虫病的影响

2.1 猪疥癣病 是由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内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以皮炎和奇痒为特征,任何年龄猪均可感染。首先皮肤发炎,很快出现奇痒,病猪磨擦墙壁尤其圈舍门洞的凸出面和饮水器,脱毛、皮肤破损出血,渗出液、血液瘀结成韧硬的痂皮,使皮肤粗糙肥厚形成皱褶。始于面部,很快扩散到耳部、颈部、阴囊、肩胛部、背部及躯干两侧,病情严重时,感染皮肤枯缩、龟裂如同龟背一样,尤其面部、全耳部、阴囊及背部,病猪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顿、衰弱消瘦、弓背、贫血等全身症状。治疗方法:用“虫克星注射液”(主要成份是阿维菌素) 0.3ml/10kg体重作颈部皮下注射,间隔15d再用药1次,治疗效果明显,为巩固疗效,迅速治愈病猪,采用间隔7d用药1次、6ml/头次,连续用药4次,发病猪全部治愈。

2.2 猪的鞭虫病 是由毛首线虫寄生在猪的大肠(主要是盲肠)内引起的,猪鞭虫(毛首线虫)的成虫呈乳白色,前部细长为食道部,后部短而粗为体部,整个虫体外形很像一根赶羊的鞭子,故称鞭虫。成虫在猪的盲肠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猪的小肠内蜕化发育,然后移行到盲肠及结肠内,附着在肠黏膜下,约在感染后30~40d发育为成虫。毛首线虫以头部钻入肠黏膜,引起盲肠及结肠发炎,同时分泌毒素,引起猪中毒。一般感染时无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有肠卡他性炎症,引起机体消瘦和贫血,排稀粪,粪便有时带行血液和黏液,猪可呈顽固性下痢。病变可见在盲肠内有许多鞭虫寄生。猪盲肠呈慢性黏膜炎症。通过粪便检查虫卵,可见腰鼓样两端有栓塞的棕黄色鞭毛虫卵;尸体解剖时,可在盲肠内检查到鞭虫,即可做出诊断。可用丙硫苯咪唑或左旋咪唑,剂量为10~15mg/kg体重,内服。也可用伊维菌素,剂量为0.2mg/kg体重,肌肉注射。本病要搞好猪场的清洁卫生,粪便要进行热发酵处理。猪舍、饲槽及运动场要定期消毒,对猪群要定期预防性驱虫。

3 其他病的影响

3.1 蹄裂病 是种公猪肢蹄病的一种以蹄壳干裂为特征的外科病。猪只卧地少动,行动困难,局部疼痛,严重的影响猪的食欲和性行为,或者继发肌肉风湿,四肢关节炎症。裂蹄病的发生,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多集中在晚秋初冬季节的10~12月份。入秋以后,气温由高转低,季风频繁,空气干燥。猪体表毛细血管收缩,末稍循环受阻,正常的油脂类营养类物质供应不足,蹄壳得不到韧性保护,弹性韧性减退,脆性增加是主要原因。此外,猪舍地面凹凸不平粗糙,蹄壳与地面磨擦,磕碰引起蹄裂;驱赶运动速度过快;场地碎石异物损伤;突然离圈,猪兴奋撒欢奔跑的意外损伤;野禽兽的惊吓;剧大响动的刺激引起猪骚动;导致蹄部损伤。饲料中脂肪、蛋白质不足,特别是微量元素、维生素A、维生素H(生物素)不足,是引起蹄裂病的重要营养因素。蹄裂病的预防治疗与护理主要是给蹄壳涂抹油脂类药物,如植物油、凡士林油、鱼肝油等滋润蹄壳,3~5d/次,对蹄壳不整,变形的要及时修蹄。并向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占日粮的1%,维生素H(生物素)不低于25mg/kg。或每日投给胡萝卜0.5kg,饲料中添加油脂粉1%。为防止感染,涂抹抗生素类粉剂或油剂。同时搞好护理工作,减少运动与定时辅助站立运动,防止肌肉风湿和体表磨伤。

3.2 公猪尿血 是指公猪排出的尿液混有血液或血块的现象,是种公猪较常见疾病之一。发 病原因是种公猪配种过早、阴茎发育不全、配种强度过大、采精时用力过猛等,造成阴茎、龟头擦伤或磨破;公猪爬胯、斗殴、摔倒、受到打击等,损伤肾、膀胱、尿道,均可引起尿血。此外,出血性肾炎、膀胱炎、尿道结石,棉籽饼、菜籽饼、酒糟、铜、杆菌肽锌、磺胺类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砒霜、有机汞、磷化锌等毒物中毒,也可引起尿血。发病的公猪精神不振或沉郁,吃食、饮水减少,排尿时弓腰努责,尿液鲜红、暗红或呈浓茶水样。有时出现排尿呻吟、排尿不畅,后躯运动不灵,按压腰部敏感疼痛,眼结膜颜色苍白。损伤性尿血若无继发感染,多无体温变化及其他全身性反应,对于由其他原因所致尿血常伴发体温升高、器官患部病理性反应及全身性反应。发现尿血,立即停止配种,注射维生素K,休息1个月,同时加料、加强营养。恢复后,严格控制配种强度,如不控制,继续无节制配种,当再次尿血时,公猪将报废。

3.3 包皮炎 一般对精液质量没有太大影响,但包皮炎可能引起包茎,使阴茎不能伸出或不能缩回,造成交配困难。包皮炎通常是包皮垢、包皮囊的分泌物或包皮腔的分泌物腐败引起的,也可能是与有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的母猪交配引起的感染。种公猪表现为包皮及阴茎游离部水肿、疼痛,甚至溃疡和坏死。种公猪发生尿道炎时,尿道疼痛剧烈,性欲减退,交配困难,偶尔能进行交配,精液通过尿道时,会使精子受到损害,而不能使母猪受精。因交配而感染的,种公猪表现为排尿困难,可呈里急后重,尿少甚至尿闭。种公猪包皮炎和尿道炎的防治技术中治疗很重要,包皮炎和尿道炎可采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4 加强种公猪的免疫预防

主要是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种公猪的防疫:以每年的春秋两季做好一猪两针三苗即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321免疫技术;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丹毒疫苗、猪肺疫疫苗;每年肌肉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疫苗;每年在右侧胸腔注射一次猪喘气病疫苗;每年4~5月注射一次猪乙型脑炎弱毒苗;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S858.28

B

1007-1733(2015)11-0032-02

2015-09-14)

猜你喜欢

尿血盲肠公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同是尿液异常:一喜一悲
同是尿液异常:一喜一悲
尿血安合剂联合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安全性及对患者VEGF、NF-κB表达的影响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尿血验案1则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