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机遇挑战及对策

2015-04-04万培余董国跃候志铭楚金强

陕西林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油用牡丹陕西省

万培余,董国跃,候志铭,楚金强

(1.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陕西 西安 710082; 2.汉中市林业技术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

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机遇挑战及对策

万培余1,董国跃1,候志铭1,楚金强2

(1.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陕西 西安 710082; 2.汉中市林业技术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

从市场需求、种质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政策等方面,分析了陕西省发展油用牡丹的优势条件与挑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

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优势;对策

牡丹通常是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的总称,为中国名贵木本植物,源于陕西黄土高原,衍于秦巴山区,迁于豫鲁诸地,有2 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油用牡丹是指结实能力强、能够用来生产种籽、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牡丹类型,广泛分布于陕西、山东、河南、湖北、甘肃、安徽等20多个省市区。近年来,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产业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组织编制了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一批自主投资的示范带动企业,在全省6市新建不同种源、不同立地、不同方法试点示范播种育苗基地17处17 hm2,建设不同苗源、不同密度、不同苗龄、不同设计功能的油药观赏兼用示范园23个670 hm2。目前陕西各类油药观赏兼用牡丹园或示范园区50多个,已形成潜在牡丹观光旅游路线5条,在建的油用牡丹示范基地和示范点户100多个,扶持建成了西北首条、技术国内领先年产千吨牡丹油自动化示范生产线,生产出用先进充装技术储存保鲜的牡丹籽油。油用牡丹作为新型油料资源,其综合利用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是国家积极倡导和重点支持支持的优势产业项目,利用陕西省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对于保障食用油安全,推进陕西“地上油库”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美丽陕西”具有重要意义。

1 陕西省油用牡丹发展的机遇

1.1 市场需求巨大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消费,对动物油脂消费越来越少,植物油消费逐年增加,尤其是食用油中的木本植物油从20世纪90 年代至今急剧增加。近10多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逐年提高,特别是优质木本油料消费量呈增长态势。2000年我国食用油消费量1 389万t,2007年消费量2 250万t,2013年食用油消费2 890万t,比2000年增长108.1%,人均消费量21.1kg。优质木本油料消费呈增长态势, 由2010年占食用油总消费的1.2%提高到2013年的1.5%,但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橄榄油费量占40%以上相比,差距很大。食用油料供给严重不足,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也是食用油进口大国。2010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965万t,首次超过欧盟成为最大的植物油进口国;2012年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960万t,目前国内食用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0%以上。随着人口自然增长、人均消费增长以及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在较长时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预测到2020年,我国食用油消费量将达到3 200万t,木本植物油需求量将达到320万t以上。而2012年国内橄榄油产量只有几千t,茶油产量约30万t。预计2020年橄榄油产量将达到2万t,茶油产量达到60多万t。2020年,国内木本植物油缺口在250万t左右,牡丹油市场潜在需求巨大。

1.2 消费升级加快

经几年,陕西经济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增速排第6位。2013年 GDP 16045.21亿元,居全国第16位,人均42 692元,跃升至中等收入水平,超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 858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 680元,食品消费水平发生了由量到质的飞跃,饮食更加追求质量、营养及结构均衡,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生物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油用牡丹一般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环境污染少;牡丹籽油营养丰富、质量上乘,具有有机或绿色产品的优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牡丹油比橄榄油、茶油等具有更高的品质,随着消费升级加快,牡丹油作为一种高品质保健食用油必将成为陕西省中等以上收入家庭首选食用油。

1.3 发展机遇

1.3.1 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优势产业项目 2006年,中国林科院实验室对牡丹籽油的各项成份检测评定,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随后,山东菏泽进行了小规模、专业化的实验,并成功生产出了高品质的牡丹籽油。2011年3月,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油用牡丹列入国家积极倡导和重点支持的优势产业项目。

1.3.2 耕地面积的刚性制约,为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食用植物油供给方面,在国家耕地面积不能大幅增长、国家奉行保粮政策的前提下,草本油料种植面积难以大幅增长。未来增长的主要渠道:一是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包括研发和使用良种,增加肥效水平等;二是不与粮争地,在林地上发展木本油料。这为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1.3.3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油用牡丹等特种油料作物。山东、河南、甘肃等省已经相继制定了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配套扶持政策。

1.3.4 综合效益明显,比较效益高 油用牡丹产量高、含油率高、品质好、经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据有关资料,牡丹籽单产是国产大豆产量的2倍,是陕西省油菜籽产量的2.3倍;含油率22%以上,分别高于大豆、油茶和油橄榄的平均含油率;牡丹籽油所含亚麻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是花生油的100倍,橄榄油的60倍,茶油的40倍,菜籽油和大豆油的6倍;油用牡丹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一年栽多年收,加之栽培技术简单、病虫害少,省工、省时,经营成本较低,堪称“铁杆庄稼”;初步测算,从栽植到初产期共需投入30 000元·hm-2,第4 a产值可达30 000~45 000元·hm-2,第5 a可达5 000~8 000元·hm-2,收益是种植粮食作物的5~8倍。

1.3.5 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实施 2014年5月日,陕西省林业厅与陕西省发改委、陕西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划到2020年,按照“陕北油用生态兼用发展区、关中油花一体化发展区和陕南油药一体化发展区”的总体布局,在全省77个县(市、区)通过建设资源培育、良种繁育、产品加工贸易、科技支撑等四大体系,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规划全省油用牡丹种植总面积达到13.3万hm2,建成年产牡丹籽50万t、年生产牡丹油8万t的高档木本食用油库。实现油用牡丹产业年产值200亿元,带动40多万农户、160多万林农增收致富。

2 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2.1 发展优势

2.1.1 种质资源丰富 中国野生牡丹种类多,种质资源有9种2个变种,包括矮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四川牡丹、卵叶牡丹、狭叶牡丹、紫牡丹、大花黄牡丹、黄牡丹等。陕西是野生牡丹起源中心,是中国野生牡丹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分布的野生牡丹有6种以上,占全国野生种质资源一半以上。

2.1.2 自然条件优越,适生范围广 陕西气候从北至南纵跨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带,年平均气温7~16℃,年平均降水量461.7~864.6 mm,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集中,气候条件适宜牡丹的生长。从牡丹天然分布来看,陕西是牡丹天然分布区之一,陕南秦巴山区的汉中是我国人工栽培牡丹最早的地区,陕北黄土丘陵区的延安市也有大面积牡丹分布。从全国栽植的油用牡丹品种来看,主栽品种为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凤丹牡丹耐湿热高温,耐-18℃极端低温,更适宜渭北旱塬及以南栽培;紫斑牡丹喜冷凉、干燥气候,对低温和干旱适应性较广,适生区海拔1 100~2 500 m,年均气温5~12℃,耐-29.6℃极端低温,适宜渭北旱塬以北及其他高海拔地区栽培。

2.1.3 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陕西省林地面积1 200万hm2,其中适宜发展油用牡丹的林地面积约53.3 万hm2,主要包括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和宜林荒山;利用不同作物生长习性,适宜在林下栽植油用牡丹的面积约20万hm2;此外,还有40万hm2的坡耕地,按三分之一面积测算,约有13.3万hm2坡耕地可用于发展油用牡丹。全省适于油用牡丹种植的土地资源约76.7万hm2。

2.1.4 栽培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好 陕西是牡丹的原产地,也是牡丹栽培发源地,栽培历史悠久,民间形成了良好的栽培习惯,积累了丰富的牡丹栽培技术和经验。历史上,陕西牡丹文化源远流长,各地以种牡丹、赏牡丹为荣。唐代牡丹栽培最盛,赏牡丹风气浓厚,举国上下酷爱牡丹、尊崇牡丹,视牡丹为国花,时称“长安牡丹甲天下”,“花开时节,万人空巷”、“以不观为耻”,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牡丹文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丹皮市场崛起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掀起了大面积栽培牡丹的高潮,以药用为主的牡丹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收集保存了大量珍品牡丹种质资源,发展牡丹产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1.5 区位优势明显,科技力量强 陕西地处内陆腹地,为华夏之心脏,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承东启西,交通网络密集。便利的交通为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销售和运输条件。

陕西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多家科技依托单位,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科研实践,在牡丹的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4年1月18日,陕西省林业厅与北京林业大学签署了《产学研协议》,可为陕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国家林业局牡丹研究中心已在陕西省成立,在种质资源收集、紫斑牡丹优良无性系品种选育、不同立地条件下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同时随着周边省区油用牡丹规范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陕西必将成为全国油用牡丹系列产品的集散地,油用牡丹商贸、加工和研发中心。

2.2 挑战

2.2.1 产业认识不足,种植规模较小 牡丹籽油及其副产品经济价值极高,但不少人认为油用牡丹是“低产、低效”树种,周期长,见效慢,经济价值不高,对高产油用牡丹的巨大潜力、到油用牡丹深加工、综合利用产品的巨大产业链和广阔市场空间认识不足。2013年全省人工栽培面积仅为0.16万hm2,处于初产、盛产的面积仅为0.09万hm2,难以满足建立收储系统和加工生产的需要。

2.2.2 建设成本较高,资金投入缺乏 新造牡丹林的前期一次性投入高,一般投资30 000元·hm-2左右。对于新造牡丹林,到了第3 a才开始少量结果实,一般5~8 a后才能收回投资。由于投资回收期长,一般农户和企业难以承受。各地财政虽然对油用牡丹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支持力度有限,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良好局面。

2.2.3 种苗供应不足,良种繁育滞后 全省油用牡丹育苗面积只有167 hm2,年产苗木仅有3.38亿株,仅能满足0.47万hm2的种植需要,大量苗木需从外地引进。目前全省种植的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主要是一些传统品种和引进的一些外来品种,品种较为混杂,真正在陕西适生优生、结籽率好、产油率高的优良品种有待进一步选育。

2.2.4 产业化程度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全省油用牡丹产业化发展虽呈现产业化发展趋势,但基地规模小,市场体系尚未建立,相应技术标准不完善,产品仅停留在牡丹油加工,没有药品或化工原料深加工项目。产品销售市场拓展、产品品牌创立在起步阶段,在全国的影响力有限。缺乏油用牡丹龙头企业,油用牡丹基地未能摆脱以农户建设为主的模式,“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少,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

3 发展对策建议

3.1 全面落实《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全面落实省级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有序发展,防止“一拥而上,一哄而散”。各地根据当地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林地、气候等资源情况,结合林业生态和专项建设工程科学布局油用牡丹生产基地,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区域布局、建设重点以及目标任务等,并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

3.2 制定和完善优惠配套政策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鼓励农户通过转包、转让、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向懂技术、有经营实力的大户、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合理流转,便于牡丹产业规模化经营。积极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参与油用牡丹产业发展,鼓励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合作社+基地+农户”建设模式。

3.3 扶持龙头企业

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在财政投入、贴息贷款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开发牡丹油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打造一批市场前景好的拳头产品,形成陕西油用牡丹核心品牌,使全省牡丹油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一批油用牡丹产业科技园、产业园,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生产加工一体化,扶持、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

3.4 多方筹措资金

争取各级扶助资金,建立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撑良种培育、苗木繁育、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等;整合退耕还林及其后续产业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农业产业化、以工代赈、水土保持、防火林带、科技创新等项目资金,扶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落实信贷支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结合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特点,加大对高产油用牡丹林建设、龙头企业精深加工以及企业并购重组等的信贷支持力度,实行优惠利率;建立面向广大农民、种植大户的油用牡丹发展小额贷款扶持机制,允许高产油用牡丹林林权抵押贷款。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资本、民间投资及外商投资的政策和措施,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油用牡丹产品的生产和开发。

[1] 李嘉珏,张西方,赵孝庆.中国牡丹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2] 周琳,王雁.我国油用牡丹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14(1):68-71.

[3] 刘萍,薛寒.我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2014(2):95-108.

The Opportunity with Challenge and the Countermeasure of Peony with oil Industry in our Province

WAN Pei-yu1,Dong Guo-yue1,HOU Zhi-ming1,CHU Jin-qiang2

(1.ForestInventory,PlanningandDesingninstituteofShaanxi,Xi'an,Shaanxi710082;2.HanzhongForestryCente,Hanzhong,Shaanxi723000)

The peony seed oil owns the vast the development of value.Effort to develop the industry of peony seed oil by the resource advantage of our province will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cooking oil, rapidly construct the ground oil depot, Increase farmers'income and construct the beautiful Shaanxi ,which will get the important meaning .The passage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Peony with oil ,and the challenge of advantage ,meanwhile, in the passage.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roposal ,which will provide countermeasure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y in the future.

peony with oil;development of industry;opportunity;advantage;challenge;countermeasure

2015-06-10 作者简介: 万培余(1966-),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程咨询、林业重大专项工程规划等工作。

S793.9

A

1001-2117(2015)05-0054-04

猜你喜欢

油用牡丹陕西省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三不够”牡丹节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油用牡丹在园林中的运用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河北省油用牡丹发展前景分析及对策